一种等离子弧焊接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046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7538.8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弧焊接设备,工作台上端的凹槽内设有驱动机构和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凹槽内居中设有的滑轨机构以及左右分布滑接在滑轨机构上的装夹架,两组装夹架之间活动连接有隔离机构;弧焊机构包括支架座下端中部固定的左右两组连接板、左右两组连接板之间的前后部活动连接的转动架以及转动架末端设置的安装架,安装架内部设有经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固定有压轮;本发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实现对两个待焊接工件的装夹固定,对两组待焊接工件进行持续焊接的同时,去除两组待焊接工件后部之间的缝隙的灰尘以及碎屑,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一种平衡机构及其扩展坞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011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38113.2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衡机构及其扩展坞设备,包括多足扩展坞平台,所述多足扩展坞平台上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下方的多足扩展坞平台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悬吊口,所述悬吊口上方的承载架上开设有承载口,所述电动平衡陀螺在配重块内置陀螺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承载口内部还设置有防摆动吸盘,所述防摆动吸盘与泵气装置连通,本发明功能多样,配重块内置的电动平衡陀螺能够在不同模式下辅助进行观察设备安装座或多足扩展坞平台的姿态控制,此外,配重块还能通过延长长度的方式进行无动力悬吊调平,根据不同的地形及运动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使得观察设备安装座或多足扩展坞平台在爬行过程中保持稳定。

    一种等离子弧焊接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162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377543.9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弧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等离子弧焊接装置及工艺,其中等离子弧焊接装置包括:气室主体,气室主体开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设置有焊接头;移动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安装块进行移动;封闭组件,封闭组件用于在进行焊接时对焊接头四周进行封闭;气流控制组件,气流控制组件包括填充机构和气流调节机构;焊头调节组件;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气室主体和封闭组件对焊接区域和焊接工人进行多次分隔可以有效地防止氧气和其他杂质进入,从而减少氧化和污染,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可以大幅减少焊接工人直接和工作气接触的频率,可以有效地保证焊接工人的生命健康。

    一种扑翼飞行器动力系统及其扑翼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02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659823.0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扑翼飞行器动力系统及其扑翼飞行器,包括扑翼机体,所述扑翼机体设置于机身骨架外侧,所述扑翼机体包括机身、飞行翼部和方向舵尾翼,所述飞行翼部在摆动机构驱动下进行规律性摆动从而为扑翼机体提供升力,所述扑翼机体两侧还活动设置有划水叶轮,当扑翼机体位于空中时,所述摆动机构工作带动飞行翼部摆动,飞行翼部停止摆动此时划水机构工作带动划水叶轮旋转,当方向舵尾翼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方向舵尾翼偏转改变扑翼机体在水面的运行方向,本发明的扑翼飞行器不仅能够在空气中进行飞行,还能在水面上漂浮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飞行器的单一活动场景,本发明的飞行器满足了两栖运动需求,大大拓宽了飞行器的工作场景。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分类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0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86121.4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分类系统及方法,该分类系统包括分类转盘、若干物料承接筒和视觉分类摄像头,所述分类转盘旋转式设置于若干物料承接筒上方,在分类转盘带动物料旋转至相应的物料承接筒上方时将物料承接隔间内的物料投送至相应的物料承接筒内;当处于扇形平面状态时,并在物料旋转至对应的物料承接筒上方时通过调节围合夹板的角度变化从而促使柔性承载帘由平面状态改变为U型下料状态,本发明采用若干物料承接隔间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一次进行多组物料的投放且投放过程可能连续性进行,通过柔性承载帘的形态变化自动进行下料操作,且该柔性承载帘便于进行清洗以及废水的落料,有利于保持该分类系统的卫生和清洁。

    一种底座移动模块以及四履带四摆臂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559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73900.3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底座移动模块以及四履带四摆臂机器人,其中底座移动模块包括:基板,基板设置有设备槽;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履带、驱动机构和张紧机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检测机构一和调节机构;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检测机构二和支撑机构;本申请通过检测机构一和调节机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基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通过单次抬起不同位置的履带即可实现对矮小障碍物的跨越;在对高于履带的平台、阶梯或其他障碍物进行翻越时,通过支撑机构实现对基板重心的调整并辅助基板进行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底座移动模块在移动时发生侧翻,并且大幅提升了底座移动模块的通过能力。

    一种扑翼飞行器动力系统及其扑翼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02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9823.0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扑翼飞行器动力系统及其扑翼飞行器,包括扑翼机体,所述扑翼机体设置于机身骨架外侧,所述扑翼机体包括机身、飞行翼部和方向舵尾翼,所述飞行翼部在摆动机构驱动下进行规律性摆动从而为扑翼机体提供升力,所述扑翼机体两侧还活动设置有划水叶轮,当扑翼机体位于空中时,所述摆动机构工作带动飞行翼部摆动,飞行翼部停止摆动此时划水机构工作带动划水叶轮旋转,当方向舵尾翼漂浮在水面上时,此时方向舵尾翼偏转改变扑翼机体在水面的运行方向,本发明的扑翼飞行器不仅能够在空气中进行飞行,还能在水面上漂浮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飞行器的单一活动场景,本发明的飞行器满足了两栖运动需求,大大拓宽了飞行器的工作场景。

    一种减震机构及其扩展坞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86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30048.9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机构及其扩展坞设备,包括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固定安装在扩展坞平台上方,所述减震底座上方设置有减震板,在磁性滑动板与磁性活动板的磁性相斥力作用下,所述磁性活动板绕扭力转轴座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观察设备安装座悬空设置,所述扭力转轴两端延伸至粘滞阻尼舱内部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阻尼叶片,本发明在扩展坞平台上设置减震机构,通过磁铁形成的磁性排斥力从而将观察设备安装座悬空设置,在扩展坞平台的上下震动过程中,并通过液体粘滞方式控制减震板的往复摆动,进而保证了回传图像的稳定性,还能够根据扩展坞平台的倾斜调整观察设备安装座的角度,便于在极端情形下观察地面信息。

    一种流程化的沙化土地多线程栽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37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69960.6

    申请日:2025-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线程栽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流程化的沙化土地多线程栽苗设备,包括履带式移动小车、气动栽苗装置和自动化旋转苗仓装置,所述履带式移动小车连接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储液盒,所述储液盒用于储存灌溉的农药;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喷洒机构和喷洒管;防堵塞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驱动机构、移动刮除机构和气流喷射机构;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加压盒、空气压缩机构和连通机构;本发明通过每次开沟时收集压缩空气,不仅有效实现了农药的雾化以提高喷洒效率和均匀度,还利用这部分压缩空气对喷射器进行自动清洁,从而避免了堵塞并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的六足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17536.1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六足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的六足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包含下列步骤:S1,获取环境信息(障碍物数量、出发位置、到达位置、障碍物位置),并定义目标函数fut(A,B);S2,执行改进北方苍鹰优化进行六足机器人路径规划;S3,在最后一代群体中获取到目标函数值最低的最优路径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升了六足机器人在复杂、动态工作环境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这对于六足机器人在应用领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