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2773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10820176.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65H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空气捻接与退捻装置,由空气捻接装置和空气退捻装置两部分组成。空气捻接装置包括:第一进气槽、进气孔、第一喷射气孔、第一多孔陶瓷、第一加捻腔和第一纱线通道。空气退捻装置又包括第四进气槽、第二喷射气孔、第二多孔陶瓷和退捻腔。所述空气捻接装置的第一喷射气孔和空气退捻装置的第二喷射气孔内分别设置有的第一多孔陶瓷和第二多孔陶瓷。本发明使用了多孔陶瓷材料实现了均匀分布的微细喷射气流,这些微细喷射气流进入腔后,直接冲击纱线,或者回旋加捻纱线,或者回旋退捻纱线,能较好的实现纱线的退捻或捻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纱线的捻接强力和外观,而且改善了纱线捻接强力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2809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24314.X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微波场作用下的两级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包括进气管,进气管出口端与文丘里管进口端连接,进气管上设有增压泵;文丘里管出口端与旋流分离器的旋流进料口连接;文丘里管中部收缩颈部上设有石灰水进口,石灰水进口通过管道与水泵出口连接,水泵进口通过管道与石灰水浆液池连通;文丘里管及旋流分离器位于密闭金属壳体内,金属壳体上装置有至少一个微波发生器;旋流分离器的固液出口端与金属壳体外部的石灰水浆液池连通,气体通过旋流分离器的气体出口排出金属壳体;本发明还提供了文丘里管气液混合、微波场下的两级脱硫以及旋流分离的脱硫方法。本发明通过气液充分混合、微波作用下的两级湿法脱硫及第二级的旋流强化脱硫,能有效提高烟气脱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217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240844.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5J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驱动串联板弹簧骨架机械手,此机械手由一个手掌和二个柔性手指,或一个手掌和三个柔性手指组成。每个柔性手指结构相同,主要由一个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和一个串联板弹簧组成;串联的各板弹簧的尺寸根据被抓取对象的特点而优化设计的;机械手靠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驱动产生抓持力。此机械手应用于易碎的脆性物体,或形状、大小变化的异形物体的抓持,属于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技术领域;与机器人本体联接,尤其适用于食品、农产品、轻工产品的抓取、分拣和包装等生产和物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7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124569.8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双喷式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包括发酵罐,特征是:在所述发酵罐中设置导流筒,导流筒的内部为液体上升区,导流筒与发酵罐之间为液体下降区,在液体上升区的下部安装环形分布管,分布管上设有多个喷孔;在所述发酵罐的底部安装1个或多个静态螺旋切割装置,静态螺旋切割装置上具有气液混合物出口、发酵液输入口和压缩空气输入口,压缩空气输入口与空气气源连接,气液混合物出口与分布管连接,发酵液输入口通过管道与发酵罐底部的出液循环口连接。本发明克服了气升式生物发酵系统气液混输送和气液耦合的难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生物处理能力,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04752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93670.6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蒋建忠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体纳米化技术的高氧饮用水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源水依次经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水冷却装置,冷却水经原水增压泵提高水压力后依次经过精密过滤器、超滤器进一步过滤后在净水罐储存,通过环保灭菌装置灭菌后进入脱气装置脱气,在氮封水箱贮存;将医用级氧气经氧气增压泵送入氧气罐;将水和氧气在气液混合泵中混合后进入螺旋切割器进行气液切割形成一级高氧水,随后进入锯齿喷射器形成高浓度高氧水;高浓度高氧水进入保安过滤器去除异物后流入灌装机水箱内,之后经过一体机装入容器内制成高氧饮用水。本发明可以连续生产,生产的高氧水溶氧稳定并保留人体代谢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05582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71547.0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00425 , B01F3/04099 , B01F7/08 , B01F15/00915 , B01F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液混合的切割器及大气液比气液混合输送装置,包括切割器,切割器的进口端连接加气头,在加气头中安装加气装置,加气装置连接气管。所述切割器包括切割管,切割管中设置芯轴,芯轴的进水端设置导水锥,在芯轴上依次叠加设置切割片,切割片上具有叶片,切割片沿芯轴长度方向依次叠加形成螺旋形,相邻两个切割片的叶片错开一定距离形成阶梯状切割刃口;所述螺旋形采用变螺距。所述加气装置包括安装在加气头上的管座,管座中设置导气管,导气管的外端连接气管,导气管的内端安装节流座,节流座上设置出气口,出气口与加气头、切割管的轴线同轴。本发明实现大体积气液比气体和水的微纳米量级的切割细化和混合输送,消耗能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480217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40844.8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5J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驱动串联板弹簧骨架机械手,此机械手由一个手掌和二个柔性手指,或一个手掌和三个柔性手指组成。每个柔性手指结构相同,主要由一个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和一个串联板弹簧组成;串联的各板弹簧的尺寸根据被抓取对象的特点而优化设计的;机械手靠弹性波纹管单作用气缸驱动产生抓持力。此机械手应用于易碎的脆性物体,或形状、大小变化的异形物体的抓持,属于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技术领域;与机器人本体联接,尤其适用于食品、农产品、轻工产品的抓取、分拣和包装等生产和物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493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22984.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67 , Y02P70/173 , B23Q5/10 , B23Q1/70 , B23Q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大推力盘的气-液混合支撑高速电主轴装置,包括:大推力盘主轴、液体径向轴承、气体推力轴承、冷却水套、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等,液体径向轴承设置在大推力盘的内孔面上,两个气体推力轴承分别设置在大推力盘的两个端面上,而内置电机安装在大推力盘的外圆柱面上,此电主轴装置巧妙的采用了液体静压径向轴承和带大推力盘的气体动静压双向止推轴承的混合支撑结构,由内置的变频电机直接驱动大推力盘主轴高速旋转,此电主轴装置能消除高速条件下轴承发热严重对电主轴刚度和回转精度的影响,适应了电主轴高转速、高精度和低功耗的发展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667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70713.5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68 , C02F1/001 , C02F1/281 , C02F1/32 , C02F1/444 , C02F9/00 , C02F2201/002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液体微纳米切割细化的高氧水制备系统,特征是:包括Y型过滤器、粗过滤器、轴向中心加气装置、静态螺旋切割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精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及超滤设备。所述静态螺旋切割装置包括切割管,切割管中心设置芯轴,芯轴端部设置导水锥,在芯轴上依次叠加切割片形成螺旋形,切割片上具有叶片,螺旋形的侧面形成阶梯状切割刃口。所述轴向中心加气装置包括加气头,在加气头上安装管座,管座中设置导气管,导气管连接气管;在所述导气管的内端安装节流座,节流座上设置加气孔,加气孔的轴线与加气头、切割管的轴线同轴。本发明实现气体和水的微纳米量级的切割细化和混合,消耗能量极少,获得低成本、大产量超饱和高氧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62773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20176.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65H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结构的空气捻接与退捻装置,由空气捻接装置和空气退捻装置两部分组成。空气捻接装置包括:进气槽、进气孔、喷射气孔、多孔介质、加捻腔等。空气退捻装置又包括进气槽、喷射气孔、多孔介质、退捻腔等。所述空气捻接装置和空气退捻装置的喷射气孔内均设置有多孔介质材料,所述多孔介质为采用特种加工方法获得的多微孔材料,或蜂窝材料,或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使用多孔介质材料实现了均匀分布的微细喷射气流,这些微细的气流进入腔后,直接冲击纱线,或者回旋加捻纱线,或者回旋退捻纱线,能较好的实现纱线的退捻或捻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纱线的捻接强力和外观,而且改善了纱线捻接强力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