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50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62291.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将疏水性的金属离子‑胰岛素复合纳米粒包裹在聚氧乙烯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核心中从而得到所述纳米胶束;所述纳米胶束能够保护被包裹在核内的胰岛素使其免受恶劣的胃环境降解和蛋白酶的侵蚀;所述纳米胶束表面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乙二醇(PEG)表面显示出高的粘液惰性性能,具有高扩散和肠道表面覆盖率,同时表面活性剂具有促进跨膜渗透、短暂打开紧密连接及抑制P‑gp底物外排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实现胰岛素的胃肠道传递;所述纳米胶束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一种磁性氧化响应的载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73403.5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氧化响应的载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磁性氧化响应的载药纳米胶束将油溶性Fe3O4纳米粒负载于胶束体系中,其可包裹在氧化敏感胶束的疏水核心内。在氧化环境下,被氧化触发胶束解组装,释放Fe3O4纳米粒,实现纳米尺寸的转换。使其负载的药物在到达靶部位后快速释放、缩短体内滞留时间。将其应用在抗肿瘤药物的转运载体中可实现纳米药物颗粒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有效运输及肿瘤内部的蓄积,增强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的穿透力。

    一种基于巨噬细胞的超声递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868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513594.0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巨噬细胞的超声递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负载声敏剂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作为初级载药载体,利用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负载纳米药物,制备基于巨噬细胞的超声激活型二级递送系统。该系统具备良好的靶向性、高载药量、超声激活以及保留自身活性、表型与功能的特征,利用“特洛伊木马”效应在静脉注射后可以有效靶向到炎症目标区域。同时,在给予炎症目标区域超声波辐射后,能有效触发声敏药物产生强毒性自由基实现声动力治疗,起到对RA部位浸润的炎性细胞及增生滑膜细胞的彻底清(56)对比文件Tang et al..Oxygen and indocyaninegreen loaded phase-transitionnanoparticle-mediated photo-sonodynamiccytotoxic effects on rheumatoid arthritis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17,第12卷第381-393页.田中华等.司帕沙星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声动力细胞毒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第40卷(第19期),第1748页摘要,第1749页左栏第1段,第1752页右栏第2段.郭琳童等.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研究进展《.化学世界》.2015,(第3期),第187-192页.Shen et al..Core–shell structuredFe3O4@TiO2-doxorubicin nanoparticles fotargeted chemo-sonodynamic therapy ofcanc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armaceutics》.2015,第486卷第380-388页.Shen et al..Fe3O4@TiO2 nanocompositesfor magnetic targeting sonodynamictherapy of cancer《.Key EngineeringMaterials》.2014,第636卷第129页Introduction部分第1段,ExperimentalProcedure部分第1段.林结桃;李健;成文翔;SUN Antonia;陈建海;柯丽青;甘东浩;张鹏.THP-1源巨噬细胞上清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集成技术.2020,(第04期),第3-12页.

    一种利用生物质谱技术快速检测僵蚕蛋白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36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65772.1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谱技术快速检测僵蚕蛋白质的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僵蚕粉碎后加入水,超声提取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饱和硫酸铵水溶液中,涡旋静置过夜;然后离心收集沉淀;将沉淀用水溶解,得样品溶液;使用反相键合固相萃取C4 Ziptip吸附样品溶液中的蛋白质,乙腈洗脱,得僵蚕供试品溶液;然后采用MALDI-TOF质谱仪检测僵蚕蛋白质,发现僵蚕蛋白质的分子量主要介于10 kDa~40 kDa之间,且m/z为14803的蛋白质易于离子化或含量较其他蛋白质高;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单次分析样品多、测定分子量范围宽、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而且样品处理简便、消耗少、可分析不同来源、批次的动物药僵蚕中的蛋白质,为动物药僵蚕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具体方法。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复方缓释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294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38946.9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复方缓释混悬剂以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该制剂含左旋多巴10-50%,卡比多巴10-50%,起缓释作用的辅料为10-50%。与固体制剂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将药物包覆在树脂内,提高了药物稳定性;可分剂量服用,解决了大剂量药物制成口服固体缓释制剂难以下咽的问题;多单元释药体系,释药行为是各个微粒释药行为的总和,重现性和一致性更好;可避免口服固体缓释制剂在碎裂后容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的情况;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增加制剂的可口性。本发明缓释制剂将在临床上作为抗震颤麻痹药使用。

    一种提高NK细胞对肿瘤杀伤能力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796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8752.4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NK细胞对肿瘤杀伤能力的方法及应用,属于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脑蛋白水解物提高NK细胞对肿瘤杀伤能力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经验证,在经过白介素2(IL‑2)的刺激后,脑蛋白水解物进一步提高了NK细胞的扩增能力;同时,脑蛋白水解物明显提高了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本发明首次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调节NK细胞的杀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且培养方法经济简便。

    一种具有氧化响应性的载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57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4647.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氧化响应性的载药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氧化响应性的载药纳米胶束,紫杉烷类药物负载于胶束内,被氧化触发后胶束可解组装,在活性氧作用下通过氧化解组装实现紫杉烷类药物快速释放,实现纳米尺寸的转换。将紫杉醇或其类似物负载到胶束体系中,形成的胶束粒径为20~150 nm。氧化后可引起胶束解组装及结构破坏,触发药物的释放。可实现紫杉烷类药物颗粒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有效运输及肿瘤内部的蓄积,增强药物对肿瘤的穿透力。

    一种CaO2/Fe3O4@OA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340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40425.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O2/Fe3O4@OA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aO2/Fe3O4@OA纳米复合物,该复合物将OA包覆在CaO2/Fe3O4复合纳米粒子表面,提高CaO2在体内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其毒性。同时以具有pH敏感性的防水材料OA来提高CaO2的稳定性,克服了CaO2与水的高反应性,以简单、方便、快速的方式构建的CaO2/Fe3O4@OA纳米复合物,使CaO2/Fe3O4系统在体内循环时保持稳定而到达肿瘤部位后,在肿瘤弱酸性环境下释放药物并产生高水平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其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