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成像扫描位置误差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3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8916.3

    申请日:2023-10-17

    Inventor: 窦健泰 裴子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成像扫描位置误差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始猜测物函数和探针函数,并在初始扫描位置下,将实验采集到的衍射图像代入重建算法中迭代s次;步骤二、随机生成粒子坐标,并利用粒子坐标替换初始坐标,计算每个粒子的衍射图像和采集的衍射图像之间的相关系数,寻找个体最优位置和全局最优位置,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更新每个粒子的位置,并将全局最优位置代入重建算法中迭代,重复计算直至满足预设总校正次数。本发明能够提高校正扫描位置误差的准确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决重建图像中出现周期性网格的问题,并且提高重建质量。

    一种基于差动对称法的透镜焦距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39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95303.1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动对称法的透镜焦距快速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包括获得多幅差动干涉图之间的对等关系;评价焦距与多幅差动干涉图之间的关联度;设置焦距搜索范围,计算该范围内每一位置处的评价函数并确定最小值,该最小值对应的焦距即为待测焦距。本发明提出的测量方法无需反复移动器件,消除了初始位置距离误差的影响,量程不受轨道长度的限制,简化了测量原理和分析过程,避免了实验中需精确定位待测透镜到CCD的水平距离,对称式采集干涉图解决了实验中因实验环境变化对单一实验图的影响,使得整个测量过程中仅控制差动距离ΔL,即可实现透镜的简单、高效、高精度、大范围测量。

    一种基于多指标优化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0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756309.8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标优化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偏振方向不同的水下图像,并由此建立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与后向散射光强度模型;设置模型中目标反射光偏振度与后向散射光偏振度为自变量,以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与后向散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之间的互信息和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的对比度为目标函数,获取满足互信息小与对比度大的多组最优解;以信息熵为目标函数,选取最优解集合中代入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信息熵最大的为最终成像结果。本发明能够自动搜寻最优参数,无需人机交互,且在成像过程中加入多指标考量图像质量,避免了因指标单一而导致成像结果与期望不符的局限性,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

    一种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光参量振荡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66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11539.8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光参量振荡器,包括偏振分光镜,所述偏振分光镜将入射的光束分成P偏振光和S偏振光,其中P偏振光完全通过,S偏振光被反射后经反射镜反射形成与P偏振光平行的光束,以上光束分别经聚焦透镜聚焦到光参量谐振腔内,光束在光参量谐振腔内发生非线性作用,经非线性效应后的闲频光经偏振合束镜合束成高阶庞加莱光束,其中,与偏振合束镜出射方向垂直的光路上设有第一分色镜,与偏振合束镜出射方向相同的光路上设有第二分色镜。本发明通过将高阶庞加莱光束分解为两束正交偏振的线偏振光,利用两个正交放置的非线性晶体分别对两束线偏振光进行光参量转换得到两束中红外线偏振光,合束得到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

    一种腔内泵浦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光参量振荡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07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91793.2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内泵浦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光参量振荡器,包括环形腔,环形腔内设有光参量振荡器,光参量振荡器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聚焦透镜、输入腔镜、呈正交放置的非线性晶体、输出腔镜和二向色镜,光束在光参量振荡器内发生非线性作用,产生信号光和闲频光,信号光在腔内振荡,闲频光透过输出腔镜,并经二向色镜反射输出,获得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本发明利用腔内泵浦光参量振荡器产生中红外高阶庞加莱光束,将光参量振荡器置于高阶庞加莱光束光纤激光器的腔内实现腔内泵浦,利用谐振腔内泵浦光的高功率密度,降低光参量振荡器阈值,提高效率;将正交非线性晶体放置在光参量振荡器内,以解决非线性晶体光参量转换的线偏振依赖性问题。

    一种基于多指标优化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0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6309.8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标优化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包括获取偏振方向不同的水下图像,并由此建立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与后向散射光强度模型;设置模型中目标反射光偏振度与后向散射光偏振度为自变量,以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与后向散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之间的互信息和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的对比度为目标函数,获取满足互信息小与对比度大的多组最优解;以信息熵为目标函数,选取最优解集合中代入目标反射光强度模型成像信息熵最大的为最终成像结果。本发明能够自动搜寻最优参数,无需人机交互,且在成像过程中加入多指标考量图像质量,避免了因指标单一而导致成像结果与期望不符的局限性,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

    一种用于液相反应釜中的基体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74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84896.4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相反应釜中的基体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顶座、基体柱、支撑柱和基体夹,所述顶座上连接有支撑柱和多根基体柱,每根基体柱底部均连接有基体夹,所述基体夹与基体柱之间夹持有基体,水热反应时,能够在若干个基体上同时生长材料。本发明在水热反应时,能够在若干个基体上同时生长材料,满足环境的一致性;基体夹方向向下,最大限度地避免物质沉积于基体上,保证材料生长的均匀性;目标基体的厚度、长度、宽度、材质皆可根据需求设置,方便灵活;支撑柱与基体柱皆设有螺旋纹,能够根据实验需求,调节反应釜内衬中溶液的体积,节约原材料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仅设单一支撑柱,不仅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方便后续清洁。

    一种具有薄膜微结构的镜片以及微结构镀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9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19920.5

    申请日:2020-04-22

    Inventor: 窦健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薄膜微结构的镜片以及微结构镀膜制备方法,包括主体镜片,所述的主体镜片表面设有加硬层,形成加硬后待镀膜的镜片,并在其外表面覆盖金属薄片,所述的金属薄片上设有多个圆孔,并在金属薄片上镀制多层膜,多层膜透过金属薄片的圆孔与镜片表面接触,其余无圆孔的位置隔绝薄膜材料与镜片接触,镀制后的金属薄片圆孔内形成微结构,镀制完成后,取下金属薄片,并在镜片上镀制光学薄膜,形成具有薄膜微结构的镜片。本发明薄膜微结构所在区域与主体镜片的屈光度不同,增强人眼的适应度,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可在常规模具制作的任意镜片上制作微结构,提供不同屈光度,而且其中的金属薄片可重复使用,大大减少制作成本。

    包含样品形状优化的叠层成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7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83544.X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样品形状优化的叠层成像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采集电路板样品的多层级信息数据,结合环境变化数据;通过氧化效应系数、吸湿效应系数和挥发效应系数的量化计算,分析环境因素对电路板样品各层级的物理效应影响,生成每一层级电路板样品的修正形状校正方案,并进一步计算整体电路板样品的形状优化值E,生成全局形状校正和优化,包括通过真空干燥、激光准直和防氧化涂层措施,提高样品的形状精度和耐环境性能。本发明通过结合多层级优化模型和自动化调整技术,提升了叠层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实现了高效的电路板样品形状优化的叠层成像。

    一种基于涡旋光干涉的二维微位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88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482492.6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旋光干涉的二维微位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包括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源经扩束系统和线偏振片后入射到第一分束棱镜,经第一分束棱镜分束后,其中一束光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依次进入圆偏振片和涡旋波片;另一束光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进入双凸透镜,由涡旋波片和双凸透镜出射的光进入第二分束棱镜后,出射的光经四分之一波片后进入偏振分束棱镜,偏振分束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设有可移动反射镜,并通过偏振相机分别采集二维移动方向位移前后的干涉图。本发明测量方法所需的光路结构简单,测量流程易于操作且快速,消除了现有的涡旋光干涉测量位移方法中存在的周期性计数的问题,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并且使用了可移动反射镜、偏振分束棱镜和四分之一波片结合的方式,使偏振相机能采集两个位移方向的图像,实现了二维的微位移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