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14855.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 G01N33/574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能的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流控传感器由微流控底板ITO导电玻璃,微流控芯片,双极微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中,修饰氧化锌/硫化镉ZnO/CdS的微电极作为参比/对电极;通过原为生长碘掺杂的氯氧铋I‑BiOCI作为微工作电极;双极阴电极的微工作电极上固定前列腺特异性适配体PSA‑apt,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双极电极微通道中加入含鲁米诺的Tris‑HCI溶液,实现双极微电极的自供能和信号放大模式;将双极微电极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传感器上,利用泵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干扰可快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该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PSA的快速、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12658.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压力变化式微流控芯片合成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微流控合成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采用压力变化式微流控芯片合成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形貌可控、核壳厚度可调、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本发明将金银核壳纳米粒子作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底,用于降钙素原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666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92280.2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可控合成金纳米星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采用分步合成法,通过制备多孔分步进料的微流控芯片可控合成不同尺寸金纳米星。所述多孔分步进料微流控芯片包括进样区1、8、13,混合区4、12,加热区4,反应区5、15和出样区6、16五个部分。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浓度、微流控管道的内径尺寸、反应溶液在微流控管道内的流速和反应剂与还原剂的比率来调控合成金纳米星的尺寸。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可控合成金纳米星的方法,合成过程节省材料,操作简便,合成结果精确可控,结构优化实现多孔分步进料,实现了不同尺寸金纳米星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20074.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氧化铜和纳米铂增强鲁米诺发光的信号双放大型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在本发明中,鲁米诺Luminol作为发光体与牛血清蛋白包覆的金纳米粒子Au@BSA反应生成Luminol-Au@BSA,然后与氧化铜纳米球结合生成Luminol-Au@BSA-CuO作为信号探针。氧化铜和纳米铂可以催化H2O2得到更多的O2•-,从而极大增强了Luminol在低电位下的发光强度,实现了信号的双重放大。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PCT可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Ab2-Luminol-Au@BSA-CuO,从而引起了传感器发光强度的变化,实现了PCT的定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2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3247.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气阀调节通道内压力的微流控芯片。其能够精确控制芯片内通道压力,具有响应快速,可连续调节等特点。该芯片主要部件包括:气动电磁阀;微流控通道;注射泵;连接导管;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气体通道;控制器;电磁阀驱动板;驱动电源;控制程序。该芯片在微流控通道下方集成多个气动阀,通过控制各气动阀的开关时序对通道内流体压力进行快速调节。本发明通过个人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器将指令转换为电平信号发送至电磁阀驱动板,驱动板根据电平信号将驱动电压输送至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连接导管与芯片相连,从而控制芯片中气动阀的开关时序。该技术有望在材料合成及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6270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114855.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27/327 , G01N33/574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能的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微流控传感器由微流控底板ITO导电玻璃,微流控芯片,双极微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中,修饰氧化锌/硫化镉ZnO/CdS的微电极作为参比/对电极;通过原为生长碘掺杂的氯氧铋I‑BiOCl作为微工作电极;双极阴电极的微工作电极上固定前列腺特异性适配体PSA‑apt,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双极电极微通道中加入含鲁米诺的Tris‑HCI溶液,实现双极微电极的自供能和信号放大模式;将双极微电极集成到微流控芯片传感器上,利用泵的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干扰可快速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该双极微电极微流控芯片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可以实现对PSA的快速、高效、灵敏、自动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891970.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33/74 , G01N33/531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S2/MoS2‑Pd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属于微流控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采用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的CoS2/MoS2‑Pd与具有磁性以及导电性良好的四氧化三铁包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粒子在微流控芯片上逐步构建起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在制备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上完成了对降钙素原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以及可控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7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15484.0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功能化电化学微流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四氧化三铁包二硫化钼‑金包铂作为基底材料,材料的优良磁性有利于在微流控芯片磁性工作电极上的负载,为传感器进一步构建奠定基础;具有优良电催化活性的二硫化钼与金包铂核壳纳米粒子的协同催化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电化学信号响应,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的磁性功能化电化学微流控传感器可实现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简单、快速、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1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91970.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36 , G01N33/74 , G01N33/531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S2/MoS2‑Pd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属于微流控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本发明采用具有高的电催化活性的CoS2/MoS2‑Pd与具有磁性以及导电性良好的四氧化三铁包聚吡咯负载金纳米粒子在微流控芯片上逐步构建起夹心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在制备的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上完成了对降钙素原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以及可控性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