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光磁光交流调制解调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1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88523.5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光磁光交流调制解调系统及方法,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脉冲光源、光纤耦合器、集成光学芯片、光电探测器、声光调制器、半导体光放大器、磁场线圈、信号发生器以及Sagnac光纤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利用调制线圈和信号发生器对Sagnac光纤环施加磁场,进行脉冲光磁光相位交流调制;二、使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实现对输出信号的亚分辨率高增益解调;三、对调制和解调参数进行扫描,确定最佳的调制参数。本发明可以将系统对光纤环轴向非互易磁光相位差的响应搬运到灵敏度最高的工作点,并抑制电学系统中直流分量和低频噪声的干扰,有效提高磁光非互易相位差的检测精度。

    双螺旋偏振调控循环放大微纳波导磁场传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1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88520.1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偏振调控循环放大微纳波导磁场传感装置及方法,属于磁场传感技术领域和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磁场传感装置包括光源、电路控制系统、基于循环放大系统的马‑曾干涉结构,所述的电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光源和基于循环放大系统的马‑曾干涉结构;所述的基于循环放大系统的马‑曾干涉结构包括光电探测器、保偏耦合器、第二偏振分束器、光纤延迟线圈、双螺旋微纳波导磁场探头、偏振控制器、第一偏振分束器和集成光学元件;本发明结合双螺旋微纳波导磁场探头和循环放大时序控制,突破循环次数可控、循环光路中功率衰落稳定补偿等关键技术,能够实现灵敏度5pT的高性能磁场测量,大大增加了弱磁传感系统的磁灵敏度。

    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光纤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7406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91703.1

    申请日:2023-11-27

    Inventor: 张登伟 吴霄 冀翔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污染功能的光纤连接器,属于光纤连接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法兰组件和安装在法兰组件两端的一对光纤组件,所述的一对光纤组件分别接入外部光纤,使得外部两根光纤在法兰组件内接触,实现光纤连接;所述的光纤组件为双层壳体结构,其内部壳体插入法兰组件的定位插槽内实现连接,且固定在双层壳体结构上的下密封底座与法兰组件两侧的上密封底座为软磁材料,两者通过磁吸组件控制磁力吸合,所述磁吸组件设有用于控制磁力消失与恢复的外部开关。本发明能有效的防止光纤端面受到灰尘污染和水汽污染,同时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30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77500.X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经验模态分析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和系统,属于非接触测量领域。本发明采用外差干涉技术获得转动物体表面上两点的线速度测量值和间距测量值,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模块一对线速度测量值进行降噪滤波去除线速度测量误差,通过经验模块分解二对间距测量值进行降噪滤波去除间距测量误差,最终经过角速度解算模块和角度解算模块积分得到物体转动的角度。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经验模态分析的实时自适应动态角度测量方法与现有的动态角度测量方法相比,具有无需在测量前根据测量场景而改变算法参数,了高精度、实时、自适应等优点,在动态角度测量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双D型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1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522761.5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双D型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光纤领域。本发明采用双光子飞秒激光直写技术,根据材料折射率和双螺旋结构的几何形状,建立3D打印模型,双螺旋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先在玻璃基底上确定好要打印双螺旋结构的位置和轮廓,然后用第一种材料在双螺旋结构打印圆形截面的1/2圆,打印完毕后清洗多余部分材料,再次利用双光子激光直写装置打印第二种材料作为整个圆形截面的另外1/2,打印完毕后清洗多余部分材料。本发明所提出的双螺旋结构的双D型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现有的磁场传感器相比,具有易于操作、速度快、精度高、成功率高等优点,在磁场测量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斜交非接触式三维线速度及双轴动态角度测量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640635.3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交非接触式三维线速度及双轴动态角度测量系统、方法。装置包括三滑块水平位移台、三组垂直位移台和三台激光测振仪,每一组垂直位移台上均安装有一台激光测振仪,通过两组三维线速度测量单元可实现物体的双轴动态角度测量。调节两组激光测振仪分别聚焦于待测双轴惯性测量组合的两个不同位置,待测双轴惯性测量组合存在三正交运动,形成对应的运动坐标,可解算出物体在运动坐标系中的三维速度信息,通过所选待测点的不同位置可分别解算出对应的旋转角速度信息,进而积分得到角度信息。本发明可用于惯性导航器件性能标定、转位机构标定等场合,在航空航天、导航定位等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保偏光纤环的光学多次倍增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636952.8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偏光纤环的光学多次倍增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光源、2×2光纤耦合器、集成光学芯片、偏振分束/合束器、两个偏振开关、保偏光纤敏感线圈以及探测器。偏振分束/合束器基于倏逝耦合效应,可以实现特定模式光在光纤之间的相互耦合。偏振开关可以通过控制电压使通过其中的线偏振光实现90度的偏振旋转或保持不变。通过调制两个偏振开关的电压,可以使入射光信号沿保偏光纤敏感线圈循环传输,从而达到多次倍增的效果,该方案简单高效且成本低廉,在不增加光纤长度的前提下可多倍次提高光纤陀螺的有效光路长度。

    单轴双光束发射装置及三轴双光束平行光调整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14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40646.1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轴双光束发射装置及三轴双光束平行光调整系统、方法,属于光路平行关系检测及调整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三轴双光束发射组件、三平面测试组件、信息采集模块和测试PC机;所述三平面测试组件的三个平面上均安装有PSD传感器阵列,所述三轴双光束发射组件位于三平面测试组件的一侧,三轴双光束发射组件发射的激光光束分别入射至每一个PSD传感器阵列上;所述的PSD传感器阵列通过信息采集模块与测试PC机连接。克服了传统的光束平行调整装置采用平行光管的局限性,能够进行三轴(X轴,Y轴,Z轴)双光束,共6路光的平行度测量,测量调整完毕后可以实现三轴双光束轴内平行,轴间正交。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动态性能评测的信号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9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57472.8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动态性能评测的同步信号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光纤陀螺固定在角振动台上,利用校准过的高精度编码器输出转速信息;(2)同步信号采集模块实现对光纤陀螺和编码器数据的采集;(3)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计算出延迟,并对光纤陀螺采集程序进行反馈控制;(4)同步信号采集模块将同步的两路信号打包发送至上位机。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两路数据的同步接收,适用于任意频率的光纤陀螺和角振动台编码器,具有普适性;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大幅降低两信号间同步误差。本发明可以很好地满足计量领域对多路信号同步性的要求,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陀螺振动-磁场交叉耦合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26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1542.3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陀螺振动-磁场交叉耦合度的测量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测量方法的主要测试步骤是将光纤陀螺放置于振动平台上,并施加磁场,分别测量径向磁场作用下光纤陀螺的输出,以及振动-磁场交叉作用下光纤陀螺的输出,得到径向磁场作用下光纤陀螺的零偏以及振动-磁场交叉作用下光纤陀螺的零偏,从而计算光纤陀螺磁场灵敏度、振动-磁场交叉耦合度,评价在振动-磁场交叉作用下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光纤陀螺的振动-磁场环境适应性提供研究基础。本发明能用于测试光纤陀螺磁场灵敏度以及在振动条件下的磁场灵敏度;可用于测量光纤陀螺在振动-磁场交叉作用下的输出特性,评价在振动-磁场交叉作用下的光纤陀螺零偏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