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6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0943.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IPC: D04H1/728 , D01F6/50 , D01F1/09 , D01F6/94 , D04H1/4309 , D04H1/4326 , D06C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石墨烯基纤维织物,包括石墨烯复合纤维,所述石墨烯复合纤维包括石墨烯,以及掺杂在石墨烯层间并沿纤维轴向方向取向的碳纳米管CNT。本发明通过CNT的有效掺杂,有效地避免纤维表面褶皱的形成。此外,在后处理溶胀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纤维间溶胀融合后褶皱的形成,保证了电子在石墨烯织物中传输通路的有效性,并由此制备出高导电石墨烯织物。该织物在800摄氏度碳化处理后,石墨烯复合织物导电率高达1×104S/m。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140361.0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自支撑超薄石墨膜的制备方法。用氧化石墨烯在高温下诱导油溶性木质素形成石墨结构,或用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高温下诱导水溶性木质素形成石墨结构,以得到石墨膜。本发明采用普通涂膜技术,利用亲水基底,将氧化石墨烯与木质素均匀复合,在基底上刮涂,构建超薄石墨烯复合膜,待膜干后,利用一定的化学物理手段,使得其中一种物质遇水不溶胀,另外一种遇水溶胀。利用氧化石墨烯(水溶性木质素)在水中的溶胀效应,借助水表面张力和渗透力剪切作用,结合不溶胀材料的物理交联作用,将超薄复合膜剥离到水面上,再将膜转移到易挥发溶剂体系,最后借助粗糙多孔板捞取,烘干后就可以得到单独的薄膜。该种技术解决了超薄石墨膜一直存在难以独立自支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7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69580.4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29C41/24 , B29C41/36 , B29C41/38 , B29C41/44 , B29C37/00 , B01D67/00 , B01D69/12 , B01D71/4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独立自支撑超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生产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剥离凝固浴槽,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干燥水槽浴,所述剥离凝固浴槽和干燥水槽浴的两侧均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循环传送系统,所述第一循环传送系统的表面搭接有PET膜,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循环传送系统,所述第二循环传送系统的表面搭接有滤网。本发明通过利用聚合物具有在水中快速固化成型的能力,借助水表面张力辅助剥离,通过置换表面张力小易挥发的溶剂和利用多孔粗糙接触面积小的基底减少界面亲和能,有利膜分离,基于这些简单清洁的方法得到了无褶皱的超薄复合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140361.0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自支撑超薄石墨膜的制备方法。用氧化石墨烯在高温下诱导油溶性木质素形成石墨结构,或用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高温下诱导水溶性木质素形成石墨结构,以得到石墨膜。本发明采用普通涂膜技术,利用亲水基底,将氧化石墨烯与木质素均匀复合,在基底上刮涂,构建超薄石墨烯复合膜,待膜干后,利用一定的化学物理手段,使得其中一种物质遇水不溶胀,另外一种遇水溶胀。利用氧化石墨烯(水溶性木质素)在水中的溶胀效应,借助水表面张力和渗透力剪切作用,结合不溶胀材料的物理交联作用,将超薄复合膜剥离到水面上,再将膜转移到易挥发溶剂体系,最后借助粗糙多孔板捞取,烘干后就可以得到单独的薄膜。该种技术解决了超薄石墨膜一直存在难以独立自支撑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