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55546.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芽孢杆菌在系统分类上属于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Bacillus.sp.RP12),菌株名为RP1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018。本发明提供的芽孢杆菌RP12,不仅广谱地拮抗中国多个猕猴桃产地的猕猴桃溃疡病菌,能广泛用于防治中国猕猴桃主产区的猕猴桃溃疡病;而且可以广谱地拮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能用于防治猕猴桃采后腐烂病、小麦茎基腐病等多种植物病害。

    一种利用彩叶草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29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50448.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彩叶草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属于绿色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彩叶草预处理后榨碎,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过滤后得到彩叶草提取液;(2)将步骤(1)得到的彩叶草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反应得到混合液,再进一步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所述的纳米银颗粒。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纳米银颗粒平均粒径小、大小均一、结构稳定,且能够有效地抑制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破坏细胞结构使内溶物外渗,杀菌效果好,可以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病害。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10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565625.9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蒡根洗净、烘干后磨碎得到牛蒡根粉末,将牛蒡根粉末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离心得到牛蒡根提取液;(2)将步骤(1)的牛蒡根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20~30℃下避光反应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经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纳米银颗粒。该方法工艺简单、能源消耗较少、原料易获得、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与催化剂,不需光照、超声、加热等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得的纳米银颗粒结构稳定、平均粒径小,为5~50nm,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生物膜形成和游动性抑制率高,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优异的防治作用。

    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515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544981.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为:5’‑TTCACCGACTACACCAGTGC‑3’;5’‑CATCAGTTCGTAGTGGCGGT‑3’。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特异性好且灵敏度高,能够特异性扩增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特有的基因片段,利用该引物对实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准确鉴定,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DNA的最低检测浓度达到40pg/μL。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鉴定西瓜样品中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10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65625.9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液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蒡根洗净、烘干后磨碎得到牛蒡根粉末,将牛蒡根粉末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匀,离心得到牛蒡根提取液;(2)将步骤(1)的牛蒡根提取液与AgNO3溶液混合,20~30℃下避光反应得到混合液,混合液经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纳米银颗粒。该方法工艺简单、能源消耗较少、原料易获得、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与催化剂,不需光照、超声、加热等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得的纳米银颗粒结构稳定、平均粒径小,为5~50nm,对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的生物膜形成和游动性抑制率高,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优异的防治作用。

    一种利用植物提取液制备纳米ZnO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7819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1511518.6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提取液制备纳米ZnO的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材料洗净、烘干后研磨成粉,再将得到的植物粉末溶于去离子水,升温至60~70℃加热4~5h,冷却、过滤后得到植物提取液,所述的植物材料为橄榄、洋甘菊或番茄中的任意一种;2)将步骤(1)得到的植物提取液与ZnO溶液混合升温至60~70℃加热搅拌4~5h,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改性纳米ZnO。本发明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快速绿色、材料容易获取,得到的纳米ZnO产品具有显著的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效果,能够作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等重要植物病害的抑菌剂。

    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LAMP引物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825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68421.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LAMP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LAMP引物,包括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1条环化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LAMP引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检出具有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达到1.72×102fg/μL;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进行检测,结果肉眼可判断,且在LAMP反应前加入显色剂,大大降低了污染的可能性,适用于基层农业部门及相关检测部门的田间现场检测。

    一种利用木槿花提取液制备纳米氧化铜颗粒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95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185355.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木槿花提取液制备纳米氧化铜颗粒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属于绿色生物合成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槿花花瓣预处理后研磨成粉末,与去离子水混合,于55‑75℃的温度下提取3‑6小时,过滤后得到木槿花提取液;(2)将木槿花提取液与CuO悬浮液混合反应,再将得到的混合液经过离心、洗涤、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的纳米氧化铜颗粒。该制备工艺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得到的纳米氧化铜条状颗粒物大小均一,尺寸较小,能够有效地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等植物病原菌的活性,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