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4529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94041.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采煤层底板灰岩水害的地面钻孔注浆治理方法,包括地面竖直钻孔形成钻孔竖直段,钻孔竖直段至顺层后沿顺层钻进的沟通垂向断层和褶皱轴部裂隙的钻孔顺层段,其中钻孔顺层段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通过钻孔注浆填充煤层底板灰岩疑似出水点;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地面定向顺层注浆钻孔到断层和褶皱轴部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对于横向和纵向导水差异均极大的缝洞型底板薄灰岩注浆目的层,沿着垂向裂隙倾向钻进则能沟通较多的断层和褶皱轴部裂隙以及获得更好的扩散半径,高压下注浆浆液利用率高;浆液扩散的范围大,保证较大裂隙能够填实,加固以后可有效改变底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其强度和隔水性能,有效防止突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4050.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采煤层的水害探查方法,包括钻孔探查,所述的钻孔探查是采用顺层钻孔对底板含水层溶隙、裂隙带、断层导水带、富水区域及垂向导水构造,采用地面定向顺层钻进精确控层探查底板太灰中的薄层灰岩原生裂隙疑似出水点进行探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钻探方面采用地面定向顺层钻进精确控层技术,对疑似出水点进行探查,对底板太灰中的薄层灰岩原生裂隙进行拉网式探查;通过钻孔对煤层底部治理含水层溶隙、裂隙带、断层导水带、富水区域及特殊垂向导水构造进行区域勘查深采煤层的隐含的水害,准确定位,保证下一步精准治理,以完成治理回采工作面,保证回采过程中避免底板涌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5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4042.1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通过采空区漏失段的方法,通过钻孔注浆堵漏,所述的注浆堵漏是采用堵漏剂在采空区形成完整的类似岩体;注浆堵漏包括下述方法:1)煤层厚度≤2m的采空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采空区底部形成锥形体;2)煤层厚度2~5m的采空区,以钻孔为中心,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采空区底部形成半径为5~10m的类似锥状岩体;3)多个煤层叠加厚度或者单个煤层厚度>5m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在采空区底部通过钻孔灌注混合浆液形成固定锥形体,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钻孔轨迹穿采空区范围内快速形成锥状岩体的堵水体,保证钻孔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5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611094042.1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通过采空区漏失段的方法,通过钻孔注浆堵漏,所述的注浆堵漏是采用堵漏剂在采空区形成完整的类似岩体;注浆堵漏包括下述方法:1)煤层厚度≤2m的采空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采空区底部形成锥形体;2)煤层厚度2~5m的采空区,以钻孔为中心,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采空区底部形成半径为5~10m的类似锥状岩体;3)多个煤层叠加厚度或者单个煤层厚度>5m开采后形成的采空区,在采空区底部通过钻孔灌注混合浆液形成固定锥形体,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灌注,在钻孔轨迹穿采空区范围内快速形成锥状岩体的堵水体,保证钻孔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01350.2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采煤层隐伏岩溶陷落柱封堵方法,注浆治理,所述的注浆治理是通过钻孔采用三阶段充填注浆法注浆,在底板含水层形成完整的相对隔水的止水塞;三阶段充填注浆法注浆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阶段:骨料充填形成骨料阻水体;第二阶段:水泥/粉煤灰充填加固注浆形成混合阻水体;第三阶段:水泥充填注浆形成水泥阻水体;采用本发明三阶段充填注浆法的技术方案,对陷落柱进行快速封堵,使开采工作面残余涌水量小于5m3/h,保证对探查到的涌水通道及原生裂隙进行高压注浆,在目的层形成有效“阻水塞”,达到阻隔目的层及以下奥灰含水层突水,并完成保水安全开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