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流风机、其控制方法及风管机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4893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584153.X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流风机、其控制方法及风管机空调。其中,该混流风机包括:转轴,其轴向与所述混流风机的进风平面垂直;叶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用于改变气流方向;前导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位于叶轮与所述混流风机的进风口之间;其中,所述前导叶与所述转轴之间的夹角可根据所述叶轮的目标转速进行调节。通过本发明,能够对进风气流进行预旋,使混流风机的进风方向和进风量达到最优值,进而提高混流风机的做功性能。

    风管机
    2.
    发明公开
    风管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36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80752.4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中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风机腔和换热腔;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风机腔内,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朝向可调;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锁止配合结构,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风机限位配合。本发明提供的风管机,利用锁止件将风机限位在壳体上,使得风机无法产生摆动,从而保证在风管机运输或者跌落时,风机相对于中隔板无法移动,避免风机及相关结构的损坏,有效地提高风管机的可靠性。

    风管机
    3.
    发明公开
    风管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4562.7

    申请日:202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整流结构,所述整流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口之间,所述整流结构将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口之间的气流通道分隔为多个整流通道。本发明的风管机通过在换热器与风口之间设置整流结构,通过整流结构将气流通道分隔为多个整流通道,通过多个整流通道对换热器与风口之间的气流进行整流,可以有效避免局部气流流速过快,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并且降低噪音。

    风管机
    4.
    发明公开
    风管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47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81031.2

    申请日:202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转角;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转角处。本发明提供的风管机,将风机设置在风道的转角处,在保证转角实现风道内气流的方向改变的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气流在风道转角处的损失,还能够使风道中不需要额外的设置用于安装风机的水平段位置,从而减小风道尺寸,进而减小风管机的整体体积。

    具有风机的风管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95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2894.6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风机的风管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至少两个风机,所有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至少一个所述风机转动以改变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所述转动机构位于两个所述风机之间。本发明公开的风管机,将转动机构设置在风机之间,减少最远端风机到转动机构的距离,从而使位于转动机构到风机的转动臂有效减少,保证所有风机的转动精度,使得风机的出风方向相同,有效的减少风管机内风道的气流扰动,最终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62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4211.9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集流器,集流器设置在蜗壳的进风口位置处,集流器具有与蜗壳内部连通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气流进口端的内径为D1;叶轮,叶轮设置于蜗壳内部,叶轮的最大直径为D2,D1/D2的范围为0.8~0.9。本发明的混流风机通过调整导流通道的气流进口端内径与叶轮的最大出口直径的比值,使气流在流经集流器和叶轮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小,产生的紊流更少,在整体混流风机体积受限的条件下,使风量提高将近6%、压头提高将近8%,计算效率提高将近6%,大大提高了混流风机的做功能力,使混流风机的效率更高。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22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4113.5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风机以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导叶结构,所述导叶结构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内,且所述导叶结构能够对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进行整流和/或增压。本发明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在蜗壳内部设置导叶结构,对叶轮的进气或叶轮的排气进行整流和/或增压,从而有效的提升叶轮的效率及混流风机的出风效果,保证混流风机的蜗壳尺寸能够满足在风管机内部的转动的要求,在风管机的进出风方向改变时,混流风机可以根据需要整体进行转动而不会与风管机产生干涉,从而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9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84168.6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内;后导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限定后导叶结构与叶轮之间的间距,使导叶结构能够对叶轮的出风进行有效导流,保证混流风机的蜗壳尺寸能够满足在风管机内部的转动的要求,同时保证叶轮的压头能够达到设定要求,从而保证混流风机的性能,特别是在导叶上设置摆动轴,使导叶与叶轮排出的气流方向尽可能的契合,进一步保证混流风机的工作效果,在风管机的进出风方向改变时,混流风机可以根据需要整体进行转动而不会与风管机产生干涉,从而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

    混流风机及风管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9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84166.7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流风机及风管机。混流风机包括蜗壳、叶轮、前导叶结构和后导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混流风机及风管机,通过分别限定前导叶结构与叶轮之间的第一间距和后导叶结构与叶轮之间的第二间距,第一间距能够改善叶轮的进气流场,降低叶轮的进气阻力,第二间距能够叶轮的压头达到预设要求,也即可以对叶轮的进出风进行有效导流,保证混流风机的蜗壳尺寸能够满足在风管机内部的转动的要求,前导叶结构和/或后导叶结构与叶轮排出的气流方向尽可能的契合,进一步保证混流风机的工作效果,在风管机的进出风方向改变时,混流风机可以根据需要整体进行转动而不会与风管机产生干涉,从而保证风管机的出风效果。

    分液效率高的分液结构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20666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948283.8

    申请日:2020-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液效率高的分液结构及空调。分液结构包括壳体和内管,所述内管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旋流道。本发明提供的分液效率高的分液结构及空调,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内管,并设置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对不均匀分布的冷媒进行扰流混合,并且利用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分别针对不同气液分布状态的冷媒进行对应的混合分离,从而实现液相冷媒环状分布,增加分液管处的冷媒均匀性,而且设置通孔使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连通,尽可能减小分液结构内部的流动阻力,并且利用通孔与第一螺旋流道和第二螺旋流道配合形成抗式消音器结构,使冷媒流动所引发的噪音可以有效地通过消声结构加以抑制甚至消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