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流结构及压降装置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6523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410284382.5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流结构,应用在阀体中,进流结构包括阀针组件和中空套筒,中空套筒套设在阀针组件上,中空套筒的中空部分为阶梯孔,阀针组件的阀针置于阶梯孔中,中空套筒的一端外周设有用于与阀体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缘,中空套筒的外周还设置有用于与阀体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置于第一环形凸缘的一侧,与第一环形凸缘间隔设置,第一环形凸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还涉及一种压降装置和空调器。本发明的进流结构及压降装置和空调器,设置中空套筒避免了流体对阀针的直接冲击,解决了自激振动和噪声问题。

    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890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99496.7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该限位结构包括转子部件和阀流道部件,转子部件安装在阀流道部件上,转子部件包括扇形限位部件、铁片和阀针组件,铁片安装在阀针组件上,扇形限位部件安装在铁片上;阀流道部件上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且上限位件位于下限位件的上方。该压降装置含有上述限位结构。本发明的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由阀流道部件和扇形限位部件共同对转子部件进行限位,安装方便准确,保证限位精度。

    空调机组的降噪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7973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79705.3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的降噪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降噪系统设置在空调机组的压缩机的外机壳体上,降噪系统包括:第一信号传感器,设置在外机壳体的外表面上,用于采集外机壳体的噪音信号;次级力源,设置在外机壳体的外表面上,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发出力信号;第二信号传感器,设置在外机壳体的外表面上,用于根据噪音信号和力信号获取误差信号;信号处理器,与第一信号传感器、第二信号传感器以及次级力源连接,用于按照噪音信号和误差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其中,第一信号传感器、次级力源和第二信号传感器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降噪误差大的问题,实现了减小空调机组降噪误差的效果。

    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890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99496.7

    申请日:2014-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00 F16K1/32 F16K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该限位结构包括转子部件和阀流道部件,转子部件安装在阀流道部件上,转子部件包括扇形限位部件、铁片和阀针组件,铁片安装在阀针组件上,扇形限位部件安装在铁片上;阀流道部件上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且上限位件位于下限位件的上方。该压降装置含有上述限位结构。本发明的限位结构及压降装置,由阀流道部件和扇形限位部件共同对转子部件进行限位,安装方便准确,保证限位精度。

    限位结构及电子膨胀阀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136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8958.0

    申请日:2014-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89 F16K31/0655 F16K3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及电子膨胀阀,该限位结构,包括:阀芯座、阀流道、旋转组件、阀针和上盖;阀芯座分别与阀流道和上盖固定连接,并共同形成升降空间,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空间内,旋转组件包括磁铁和阀针套筒;阀针套筒与阀流道螺纹连接,阀针套筒分别与磁铁和阀针固定连接,阀针套筒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上盖上设置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相互作用,用于限定旋转组件旋出阀流道的位置;磁铁的端部设置第二限位部,阀芯座上设置第四限位部,第四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作用,用于限定旋转组件旋入阀流道的位置。本发明设计合理,制作简单,能够对旋转组件进行精确限位,并且能够防止摩擦卡死的现象。

    一种管路热应力的测试系统、方法和应变测试软件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759073.9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热应力的测试系统、方法和应变测试软件,该方法包括:第一应变模块,对管路上一个热应力测试点的热应力进行感应,第二应变模块,对该一个热应力测试点的热应力进行补偿,得到该一个热力测试点的热应力感应参数;传输单元,接收管路上一个以上热应力测试点的热应力感应参数,并传输至客户端单元;客户端单元,对管路上一个以上热应力测试点的热应力感应参数进行采集、记录、显示和分析中的至少一种处理,以实现对管路的热应力的测试。该方案,通过采用双应变片及半桥搭接技术,能够准确测试设备管路(如空调管路)的热应变,有利于减少甚至避免设备管路(如空调管路)的热疲劳循环应力问题导致的断管和泄漏问题出现。

    空调外机降噪结构及具有该降噪结构的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4061631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410261177.7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外机降噪结构及具有该降噪结构的空调,空调外机降噪结构包括:吸音层,所述吸音层设置于空调外机壳体的内侧,且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隙形成空气层;以及多个减振件,多个所述减振件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吸音层与所述壳体之间。本发明的空调外机降噪结构,通过在空调外机壳体的内侧设置吸音层,吸音层能吸收空调外机产生的主要噪声,同时,吸音层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隙形成空气层,空气层可以增加隔音效果,提升低频段吸音系数;而且,吸音层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减振件,减振件能有效防止低温环境下变硬的吸音层对钣金件的直接作用,消除了相应噪声。

    一种基于压缩机的振动测试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8448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210564023.6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机的振动测试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启动力锤振动激励信号,并采集振动激励加速度信号,向所述压缩机储液罐通入预设流量气体,并向所述压缩机电机输入预设电流;采集多个测试点的加速度;根据所述力锤振动激励信号和所采集的振动激励加速度信号计算振动频响函数,以及,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传输的所述加速度检测装置所感应的加速度信号计算该压缩机的振动波形。本发明实施例以力锤激励振动信号,通过电流调节和流量控制达到测试条件的统一,并检测多个加速度测试点的加速度,在统一的测试条件下获得压缩机的振动频响函数和振动波形,提高了批量使用的压缩机的一致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风机装配模态调整系统和风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147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60568.7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机装配模态调整系统和风机系统,包括风机模态测试设备、电机和风叶,风叶的轮毂上周面上布置有多个与风叶的风叶轴孔连通的安装孔,电机的电机轴设置在风叶轴孔中,多个安装孔中的任意一个安装孔中设置有调整风叶和电机的装配模态的调整装置。通过设置在风叶轮毂上的多个安装孔内的调整装置改变电机与风叶的接触点。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风机装配模态调整系统能够通过设置多个接触点使得风叶与电机轴接触。通过接触调整部件调整风叶和电机轴接触和配合状态,调整电机和风叶的质量分布和约束支撑条件,从而使得风机模态测试设备实现接触点质量分布对装配模态的影响分析和试验。

    节流结构及压降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052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18692.4

    申请日:2014-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47/04 F16K4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流结构及压降装置,其中节流结构包括阀针、阀体以及阀座芯,阀座芯固定在阀体上,阀座芯内部设置有一个平滑过渡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与阀针的形状相匹配,阀针插在通孔中,并与通孔形成节流圆环。压降装置包括该节流结构。本发明的节流结构及压降装置,实现了两级节流,从而保证了节流前后压差变化有很好的平缓过渡,减小了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孔出现两相的可能性,提高了系统的换热效率。同时,减小了节流孔下游湍流涡形成和脱落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了相关噪声问题的产生,有助于产品噪声品质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