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2488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80033913.1

    申请日:2014-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4818 H01R4/18 H01R13/04 H01R13/187 H01R13/20

    Abstract: 端子结构设置有:阳端子(11)的阳端子主体(15);凹凸部(17),其由多个脊部(19)和多个槽部(21)形成在阳端子主体(15)的外周面上;阴端子(13)的筒状阴端子主体(23);和弹簧接触部(37),其容纳在阴端子主体(23)中,使得阳端子主体(15)的相对移动使对应于脊部(19)设置的多个叶状弹簧片(39)从面对槽部的位置移位到面对脊部(19)的位置,并且与脊部(19)弹性接触。

    阴端子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087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30979.6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13/187 H01R13/2442 H01R13/2457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11),该电连接器用于待插入的阳端子,该电连接器(11)包括弹性接触部件(21),该弹性接触部件(21)设置于在阳端子的插入方向(X)上延伸的电连接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弹性接触部件构造成与阳端子进行接触。弹性接触部件(21)包括:第一弹性接触片(21),其在与插入方向(X)正交的横向方向(Y)上在其间形成有空间(S),在插入方向上在至少一个表面的一端侧(21a)处悬臂,并且构造成与插入电连接器中的阳端子进行接触;以及第二弹性接触片(23),其布置在空间(S)中,并且构造成与插入在电连接器(11)中的阳端子进行接触。

    阴端子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607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80030935.3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 H01R13/113 H01R13/187 H01R43/16

    Abstract: 一种弹性接触部件(21),该弹性接触部件(21)形成为与供阳端子插入的电连接器(11)独立的部件、安装在电连接器(11)中,并且与插入在电连接器(11)中的阳端子形成接触。弹性接触部件(21)包括:第一弹性接触片(22),该第一弹性接触片(22)在横向(Y)上在其之间形成空间(S),在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的弹性接触部件(21)的表面在插入方向(X)上的一端侧处是悬臂式的,并且构造成与插入到电连接器(11)内的阳端子形成接触;和第二弹性接触片(23),该第二弹性接触片(23)安置在空间(S)中,并且构造成与插入到电连接器(11)内的阳端子形成接触。

    端子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248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80033913.1

    申请日:2014-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4818 H01R4/18 H01R13/04 H01R13/187 H01R13/20

    Abstract: 端子结构设置有:阳端子(11)的阳端子主体(15);凹凸部(17),其由多个脊部(19)和多个槽部(21)形成在阳端子主体(15)的外周面上;阴端子(13)的筒状阴端子主体(23);和弹簧接触部(37),其容纳在阴端子主体(23)中,使得阳端子主体(15)的相对移动使对应于脊部(19)设置的多个叶状弹簧片(39)从面对槽部的位置移位到面对脊部(19)的位置,并且与脊部(19)弹性接触。

    端子触点结构及具有该端子触点结构的端子

    公开(公告)号:CN1035976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8323.0

    申请日:2012-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2 H01R13/187

    Abstract: 一种端子触点结构,包括:用于带插入的配对端子的导通部的插入部(3);以及布置在插入部(3)处并且被构造成与配对端子的导通部相接触的接触部(5、7、105、107)。接触部(5、7、105、107)在垂直于配对端子的导通部的插入方向(A)的方向上被布置成多排,以形成接触组(9、103、103A)。接触组(9、103、103A)中的接触部(5、7、105、107)被定位成在插入方向(A)上彼此前后错开,以分别在不同的时刻接触插入的配对端子的导通部。

    连接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21957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21961.6

    申请日:2014-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连接器连接作业为仰面作业时使用双手的连接器。该连接器(11)具有:收容有与布设于汽车底板(15)的地板下表面(17)的车内配线(13)的导体导通的端子(23),并安装在车内配线(13)的端部,用于将端子(23)与配置于底板(15)的地板上表面(51)的蓄电池侧端子板(19)连接的绝缘壳体(25);包覆固定于绝缘壳体(25)的外侧面,用于将绝缘壳体(25)固定于地板下表面(17)的金属外壳(27);和以磁性吸附于地板下表面(17),用于将绝缘壳体(25)支承于地板(15)的永久磁体(2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