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8061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80075492.9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减少在粗碎部与解纤部之间原料的滞留。薄片制造装置具备:粗碎部,其将包含纤维的原料在空气中至少粗碎成为细片;解纤部,其至少将所述细片在空气中解纤;成形部,其利用通过所述解纤部而被解纤成的解纤物来成形为薄片,其中,作为由所述解纤部在每单位时间内所解纤处理的量的解纤处理量大于或等同于作为由所述粗碎部在每单位时间内所粗碎处理的量的粗碎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268987C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03146072.0
申请日:2003-07-2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阿部信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09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32 , G03G2215/0148 , G03G2221/1642 , G03G2221/1675 , G03G2221/1687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载像体(20)的周围沿转印带(16)对各色分别设置配置有充电部件(22)及显影部件(24)的图像形成站(Y、M、C、K),其中,包括将上述各图像形成站及转印带配设在内部的壳体主体(2)、支持张设上述转印带的辊(14)的支持框架(9a)、以及与上述转印带对置来配设的图像浓度检测部件(18),可在壳体主体上转动自如地装卸上述支持框架,并且具有将上述支持框架止动在壳体主体上的止动部件(9c),在上述止动部件的近旁配置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件,从而防止图像浓度检测部件的检测精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42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52210.7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分别适当地对因带电的影响而滞留或导致附着的原料、和堆积了解纤物的料片进行加湿。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粗碎部(12),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粗碎;解纤部(20),其将被粗碎了原料在大气中进行解纤。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第一及第二料片形成部(45、70),其使被解纤处理了解纤物堆积,从而形成料片(W1、W2);薄片形成部(80),其由第二料片(W2)来形成薄片(S)。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气化式加湿单元,其在粗碎部(12)中对将原料粗碎的空间进行加湿;雾式加湿单元,其对利用第一及第二料片形成部(45、70)而形成的料片(W1、W2)进行加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75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9829.1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9/001 , B26D2007/322 , B26D2011/005 , B29C41/28 , D04H1/425 , D04H1/60 , D21B1/08 , D21F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具备:解纤部,其能够在空气中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解纤;成形部,其使用通过所述解纤部而被解纤的解纤物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加热加压并进行切断,从而成形为薄片,在所述成形部中,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为所述薄片的短边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484107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49596.6
申请日:2003-07-1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阿部信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05 , G03G21/1609 , G03G2215/0132 , G03G2215/0148 , G03G2215/1623 , G03G2221/1687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沿着转印带(16)按各色设有在载像体(20)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22)和显影装置(24)的图像形成站Y、M、C、K,其中,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16),同时在所述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封装盒(5)。并且,在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阵列式写入头(23)的驱动电路。从而提供一种超小型,且维护性能卓越的图像形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8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101633.1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不会发生变形等而具有优异的操作性的纤维结构体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纤维结构体制造方法以及纤维结构体。本发明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解纤机(30),其对含有纤维的纤维原料进行粉碎并进行解纤;输送管(60),其对由所述解纤机而解纤了的解纤物进行输送;熔融材料混入部,其使熔融材料混入至由所述输送管所输送的解纤物中;纤维状料片成形机(100),其使被混入有所述熔融材料的解纤棉堆积并使纤维状料片(S)成形;薄片供给部(81、82),其向所述纤维状料片(S)供给形状维持薄片;加热加压机构(150),其在平板间对所述形状维持薄片以及所述纤维状料片进行加压并加热至所述熔融材料软化的温度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6292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811106804.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阿部信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纤维性材料和金属片混合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对金属片进行吸附并去除的解纤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该解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具有:解纤区域,其对纤维性材料进行解纤;回旋区域,其使回旋流产生,并在通过所述回旋流而使所述纤维性材料回旋的同时将之送入所述解纤区域,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磁性体单元,所述磁性体单元被设置于所述回旋区域内,并具有通过磁力而对与所述纤维性材料一起被输送至所述回旋区域的金属片进行吸附的磁性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56281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494174.8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D21B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B1/06 , B02C4/10 , B02C4/286 , B02C4/30 , B02C18/141 , B02C18/146 , B29B15/00 , B29L2007/008 , D21D5/18 , D21H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解纤部,所述薄片制造装置具有对被解纤物进行解纤的解纤部,在该解纤部中,在不过度解纤的条件下进行解纤,从而能够制造出具有实用的强度的薄片。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解纤部,所述解纤部使旋转部进行旋转而对被解纤物进行干法解纤处理,所述薄片制造装置对通过干法解纤处理而得到的解纤物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堆积并加热,从而制造出薄片,其中,所述旋转部具有:转子,其在外周上具备多个突部;输送叶片,其被安装于所述转子中的所述被解纤物的流入部侧的侧部上,并产生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278192C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03149596.6
申请日:2003-07-1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阿部信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05 , G03G21/1609 , G03G2215/0132 , G03G2215/0148 , G03G2215/1623 , G03G2221/1687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沿着转印带(16)按各色设有在感光鼓(20)周围配置了充电装置(22)和显影装置(24)的图像形成站Y、M、C、K,其中,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16),同时在所述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封装盒(5)。并且,在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阵列式写入头(23)的驱动电路。从而提供一种超小型,且维护性能卓越的图像形成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477457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46072.0
申请日:2003-07-21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阿部信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21/1609 , G03G2215/0119 , G03G2215/0132 , G03G2215/0148 , G03G2221/1642 , G03G2221/1675 , G03G2221/1687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载像体(20)的周围沿转印带(16)对各色分别设置配置有充电部件(22)及显影部件(24)的图像形成站(Y、M、C、K),其中,包括将上述各图像形成站及转印带配设在内部的壳体主体(2)、支持张设上述转印带的辊(14)的支持框架(9a)、以及与上述转印带对置来配设的图像浓度检测部件(18),可在壳体主体上转动自如地装卸上述支持框架,并且具有将上述支持框架止动在壳体主体上的止动部件(9c),在上述止动部件的近旁配置上述图像浓度检测部件,从而防止图像浓度检测部件的检测精度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