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7281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410095114.5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俊一
IPC: G02F1/1343 , G02F1/136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34 , G02F1/1393 , G02F2001/133742 , G02F2001/133757 , G02F2203/02
Abstract: 在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避免由于像素间凹槽侧面的不对称结构而导致的长期驱动中的击穿现象,并且能够获得长期驱动的可靠性。在厚度方向上,在像素电极基片截面上的像素间凹槽的第一侧面上,通过蒸镀形成第一倾斜蒸镀取向膜,在面向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通过蒸镀形成第二倾斜蒸镀取向膜。由此,截面上像素间凹槽的这两个侧面的膜结构变成对称的,于是能够避免由于像素间凹槽侧面的不对称结构而导致的长期驱动中的击穿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914297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80041537.7
申请日:2004-10-07
Applicant: 索尼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9/54 , C09K19/52 , C09K19/58 , C09K19/60 , Y10T42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液晶材料和添加剂、优选地可以与所述液晶材料形成配合物的掺杂剂的组合物,含有此组合物的液晶元件,其应用以及提高液晶响应时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44009C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02801959.8
申请日:2002-06-0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9F9/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39 , G02F1/133553 , G02F1/134336 , G02F1/136277
Abstract: 防止在液晶响应中造成不对称性的电池效应,减小施加到驱动电压上的偏置电压,并且即使在长期驱动过程中也可以保证高度可靠性。一个不同金属膜(43)覆盖在一个像素电极上,该金属膜具有符号与构成像素电极的金属材料的标准电极电势相反的标准电极电势。与不具有金属膜(43)的常规设备,这防止在相对电极之间的电池效应。从而,与常规设备相比,防止在液晶响应中的不对称性,并且减小驱动电压所需的偏置电压。因此,用于施加偏置电压的电路被简化或者被消除,并且可以提高在驱动过程中的长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66466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510067729.1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05 , G02F1/136277 , G02F1/1393 , G02F2001/133742 , G02F2202/42 , G02F2203/02
Abstract: 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配备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和配备反光电极的Si驱动电路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和Si驱动电路基板彼此相对地布置,以便所述透明电极和所述反光电极彼此相对,由垂直配向液晶构成的液晶层插入它们之间,其中至少满足条件:d·Δn·|Δε|2≥5,这里,d(μm)是所述液晶层的厚度,Δn是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ε|是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45032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61939.5
申请日:2004-06-29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俊一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元件,抑制产生旋转位移,进行可靠性高的良好图像质量显示。该液晶显示元件包括:透明基板(2),具有透明电极(6)和覆盖透明电极(6)的取向膜(17);驱动电路板(3),具有在与所述透明电极(6)对置的面上矩阵状多个排列的像素电极(15)、以及覆盖像素电极(15)的取向膜(18);以及液晶层(4),夹置在透明基板(2)侧的取向膜(17)和所述驱动电路板(3)侧的取向膜(18)之间;其中,取向膜(17、18)使液晶层(4)的液晶分子(4a)在规定的方向上产生预倾斜并垂直取向,像素电极(15)有在大致矩形的四角的角部(16a、16b、16c、16d)中,至少将位于液晶分子(4a)的取向方向的角部(16a)切口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222785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97117848.8
申请日:1997-05-30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后投影式投影器的屏幕及其视频显示设备包括:一个平板透镜,具有光入射侧和光发射侧;设置在光入射侧和光发射侧其中之一处的透明基体;多个微透明球,两维地设置在透明的单一球层中,微透明球彼此相邻;彩色层在透明基体上,微透明球分别部分地埋置在彩色层中,微透明球具有从彩色层向光入射侧伸出的暴露的表面部分且具有折射率的光学特性,一些微透明球的折射率的值不同于另一些微透明球的折射率的值,该单一层具有折射率的不同值的非均匀的两维分布,微透明球的相邻段在从平板透镜的中心到周边的方向上是不均匀的。该投影式视频显示设备还包括一个视频投影单元。本发明的效果是具有改善的光的透射性并保证屏幕亮度和散射并能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664660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67729.1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3105 , G02F1/136277 , G02F1/1393 , G02F2001/133742 , G02F2202/42 , G02F2203/02
Abstract: 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配备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和配备反光电极的Si驱动电路基板,所述玻璃基板和Si驱动电路基板彼此相对地布置,以便所述透明电极和所述反光电极彼此相对,由垂直配向液晶构成的液晶层插入它们之间,其中至少满足条件:d·Δn·|Δε|2≥5,这里,d(μm)是所述液晶层的厚度,Δn是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ε|是所述垂直配向液晶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815317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03341.X
申请日:2006-02-05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9 , G02F1/133 , G03B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液晶器件的方法,其使得作为第一衬底的玻璃衬底和作为第二衬底的驱动衬底以其间预定的间距互相粘接,且密封在衬底之间的液晶被驱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UV可固化粘接剂施加到玻璃衬底和驱动衬底中至少一个的相对表面的外周部分以使玻璃衬底与驱动衬底互相粘接;和用UV射线辐射UV可固化粘接剂以固化该粘接剂,并此后以高于该粘接剂的玻璃态转变点的温度加热该粘接剂。
-
公开(公告)号:CN1698004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480000195.4
申请日:2004-03-05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俊一
IPC: G02F1/1337 , G02F1/134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3 , G02F1/133707 , G02F1/136277 , G02F2001/133776
Abstract: 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单元,能够消除或最小化由像素沟构造引起的垂直对准液晶所特有的对准缺陷,并实现高对比度和良好的图像质量。反射型像素电极(42)具有在其外周的倾斜形状,形成其电极宽度从上侧到下侧逐渐增大的末端宽的梯形状。像素电极(42)的侧面是倾斜的,以消除横截面内的垂直性,从而在像素沟部分,在电极的端消除水平对准的液晶分子。即使对准在水平方向局部地被略微扰动,周围的垂直对准的液晶分子的相互作用甚至在像素沟部分仍可以提供足够的垂直性。
-
公开(公告)号:CN160744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95114.5
申请日:2004-09-13
Applicant: 索尼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俊一
IPC: G02F1/1343 , G02F1/136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34 , G02F1/1393 , G02F2001/133742 , G02F2001/133757 , G02F2203/02
Abstract: 在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避免由于像素间凹槽侧面的不对称结构而导致的长期驱动中的击穿现象,并且能够获得长期驱动的可靠性。在厚度方向上,在像素电极基片截面上的像素间凹槽的第一侧面上,通过蒸镀形成第一倾斜蒸镀取向膜,在面向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通过蒸镀形成第二倾斜蒸镀取向膜。由此,截面上像素间凹槽的这两个侧面的膜结构变成对称的,于是能够避免由于像素间凹槽侧面的不对称结构而导致的长期驱动中的击穿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