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759937.X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一种平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及制备方法,从下向上包括保温层、金属换热管、集热板、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之间间隔设置;保温层、集热板、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的两端通过框架固定;其中,金属换热管采用机械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集热板上。本发明在制备时,采用机械加固与导热胶结合的连接形式对管板进行连接,提高系统的导热性能、稳定性和轻便程度,同时简便了装配工艺;采用填充式管板结构,填充导热填料,增强换热器导热性能,解决了高效换热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同时采用双玻结构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保温。以上三种措施的使用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更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辐照强度分布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995363.6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辐照强度分布测量方法,利用光电二极管光生电流与辐照强度成正比的关系,将辐照强度测量转换为光电二极管光生电流的测量,在需要进行辐照强度测量的平面上布置光电二极管阵列,从而以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生电流分布反映辐照强度的分布。本发明可以测量辐照强度的分布,而且光电二极管的有效受光面积较小,相邻辐照强度测量点之间步长较短,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而且采用两排光电二极管插空排列的方式弥补了因边框和正负接线端占用的面积,做到了在一个方向上辐照强度分布完全覆盖。另外,可以定量评估辐照强度分布的非均匀度,为进一步探索辐照强度非均匀性对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作了铺垫。

    一种平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887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59937.X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一种平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及制备方法,从下向上包括保温层、金属换热管、集热板、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之间间隔设置;保温层、集热板、光伏层压组件与上层玻璃的两端通过框架固定;其中,金属换热管采用机械固定的方式固定在集热板上。本发明在制备时,采用机械加固与导热胶结合的连接形式对管板进行连接,提高系统的导热性能、稳定性和轻便程度,同时简便了装配工艺;采用填充式管板结构,填充导热填料,增强换热器导热性能,解决了高效换热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同时采用双玻结构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保温。以上三种措施的使用使光伏光热层压一体化组件更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一种板式膜蒸馏水处理装置及太阳能板式膜蒸馏淡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2846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76873.8

    申请日:2019-04-08

    Abstract: 一种板式膜蒸馏水处理装置及太阳能板式膜蒸馏淡化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相连在一起的第一进料端板、第一疏水微孔膜、第一膜支持网、真空冷却板、第二疏水微孔膜、第二膜支持网以及第二进料端板;真空冷却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流道,真空冷却板底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相连通的冷却水流入孔,顶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相连通的冷却水流出孔;真空冷却板底端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真空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抽气孔,真空冷却板底端开设有与第二方形真空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抽气孔。本发明以进料作为冷却液同时被预热,把蒸汽的冷凝潜热回收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通过设置膜支持网,膜蒸馏过程中膜不易损坏,增加了装置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一种非均匀辐照度下的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2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09878.9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一种非均匀辐照度下的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计算方法,通过对非均匀辐照下的光伏光热组件进行二维离散,建立光伏光热微元的光-热-电耦合模型。运用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可以得到离散的光伏光热微元的热电数据,如电场分布和温度分布等。最后根据光伏光热微元的热电数据来确定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的热电性能参数。与传统的集中参数模型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具有计算准确性更高、应用范围更广以及可以获得系统局部的细节信息等优势。另外,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也可以用来评估辐照度非均匀性对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

    一种非均匀辐照度下的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472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409878.9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一种非均匀辐照度下的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计算方法,通过对非均匀辐照下的光伏光热组件进行二维离散,建立光伏光热微元的光‑热‑电耦合模型。运用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可以得到离散的光伏光热微元的热电数据,如电场分布和温度分布等。最后根据光伏光热微元的热电数据来确定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的热电性能参数。与传统的集中参数模型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具有计算准确性更高、应用范围更广以及可以获得系统局部的细节信息等优势。另外,二维离散光‑热‑电耦合模型也可以用来评估辐照度非均匀性对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

    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辐照强度分布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36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95363.6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电二极管阵列的辐照强度分布测量方法,利用光电二极管光生电流与辐照强度成正比的关系,将辐照强度测量转换为光电二极管光生电流的测量,在需要进行辐照强度测量的平面上布置光电二极管阵列,从而以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生电流分布反映辐照强度的分布。本发明可以测量辐照强度的分布,而且光电二极管的有效受光面积较小,相邻辐照强度测量点之间步长较短,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而且采用两排光电二极管插空排列的方式弥补了因边框和正负接线端占用的面积,做到了在一个方向上辐照强度分布完全覆盖。另外,可以定量评估辐照强度分布的非均匀度,为进一步探索辐照强度非均匀性对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作了铺垫。

    一种光催化污水降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04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4634.6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一种光催化污水降解反应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器;光催化反应器包括光热催化装置与光伏光热组件;光热催化装置设置在光伏光热组件上,光热催化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口,光伏光热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口;第一出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一入口相连,换热装置的第一出口经光催化水箱与光催化反应器的第一入口相连;光催化反应器的第二出口与换热装置的第二入口相连,换热装置的第二出口经光伏光热系统水箱与光催化反应器的第二入口相连。本发明利用太阳光的不同波段以及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和部分可见光部分激发光催化剂,通过光热协同效应和电催化效应,大幅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