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2/NiPS3复合异质结构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67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0380670.5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NiPS3复合异质结构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电化学剥离法,将块状NiPS3材料膨胀成疏松的海绵状;其次,将海绵状的NiPS3收集并进行温和的超声作用,使其剥离成NiPS3纳米片,并使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清洗;随后,将NiPS3纳米片进行真空干燥,收集粉末待用;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干燥NiPS3粉末分散在含有Mo原和S原的溶液中,通过一步水热法在NiPS3表面原位垂直生长MoS2纳米片,形成MoS2/NiPS3异质结构纳米片。该异质结构纳米片具有多种催化体系的协同效应、载体动力学增强、催化位点激活和优化中间体的吸附/解吸能力的多重作用。

    一种Fe-NC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44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0004.9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Fe‑NC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将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溶解在甲醇中,获得前驱体溶液;将三维有序聚苯乙烯球模板在前驱体溶液中浸泡后,取出干燥,得到前驱体@PS;将前驱体@PS在甲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浸泡,过滤,所得固体混合物干燥后浸泡在二甲基甲酰胺中,过滤,干燥,得到3DOM ZIF‑8;将3DOM ZIF‑8加入到二茂铁乙醇溶液中,搅拌,过滤,干燥,得到二茂铁@3DOM ZIF‑8;将二茂铁@3DOM ZIF‑8退火,得到Fe‑NC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本发明解决了Fe‑NC在ORR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问题。

    一种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51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472102.3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析氧反应电催化剂为BP(金属Ax金属By)复合材料;其中,BP为黑磷纳米片,金属A、金属B分别为过渡金属元素,x:y为金属A和金属B的金属盐摩尔量的比值。本发明制备的黑磷基催化剂相较于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廉,但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可比肩贵金属催化剂;相对其他黑磷基复合催化剂,方法简单,可节省时间成本和能源成本。

    一种MoS2/NiPS3复合异质结构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36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80670.5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NiPS3复合异质结构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电化学剥离法,将块状NiPS3材料膨胀成疏松的海绵状;其次,将海绵状的NiPS3收集并进行温和的超声作用,使其剥离成NiPS3纳米片,并使用无水乙醇进行离心清洗;随后,将NiPS3纳米片进行真空干燥,收集粉末待用;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干燥NiPS3粉末分散在含有Mo原和S原的溶液中,通过一步水热法在NiPS3表面原位垂直生长MoS2纳米片,形成MoS2/NiPS3异质结构纳米片。该异质结构纳米片具有多种催化体系的协同效应、载体动力学增强、催化位点激活和优化中间体的吸附/解吸能力的多重作用。

    一种电解水双功能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74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27130.0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水双功能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铁盐和钴盐加入预制备的分散有黑磷纳米片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常温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对苯二甲酸,常温搅拌均匀后再依次加入水、乙醇和三乙胺,常温搅拌使金属离子与对苯二甲酸进行配位形成MOF框架,离心并乙醇洗涤,获得离心沉淀物;将所述离心沉淀物真空干燥,获得电解水双功能电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可制备廉价高效稳定的FeCoMOF/BP复合材料双功能电解水催化剂,相比于上述现有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可适于工业化应用。

    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在NO2气体传感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9400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184000.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NO2气体传感器件中的应用,属于材料制备领域。一种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磷纳米片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内,并加入四硫代钼酸铵,得到反应液;2)将反应液倒入反应釜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经提纯、干燥后得到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形貌均匀。发明的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作为气敏材料在NO2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能够在室温下对ppb级别的NO2具有明显的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在气体传感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Re6P13、制备方法及其与碳材料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5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607897.9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e6P13、制备方法及其与碳材料的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气体输运技术制备出了磷化铼材料,从而制备出更安全的负极材料;磷化铼材料具有棒状结构,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使得锂离子的扩散路程较短,大大提高了其放电比容量与电池的倍率性能,提升其快充快放的性能;通过与碳材料复合,提升了电极导电性,并可通过两者间形成的物理包裹或化学键合的作用保护微观形貌不被破坏,电池倍率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制作氧化铼的气相输运技术,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批量制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非晶硼酸钴-单硒化镍@泡沫镍的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72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01000.5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硼酸钴-单硒化镍@泡沫镍的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非晶硼酸钴-单硒化镍@泡沫镍的复合物,在非晶态硼酸钴中,电子从B反向转移到Co,从而Co的d带轨道被填满,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且它的短程有序性使得在水分解反应过程中反应物能够在各个方向移动,有助于提高反应的灵活性;单硒化镍和非晶硼酸钴协同作用,使之不仅仅能够在碱性电解液中作为催化剂催化全分解水过程,而且能够在酸性及中性电解液中同时进行催化析氢和析氧。本发明的复合物的应用,在酸性、碱性及中性电解液中均具有优异的析氢和析氧双重电催化性能。

    一种碳负载铑/磷化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279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532390.X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负载铑/磷化铑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次选用三(三苯基膦)氯化铑同时含磷源和铑源作为初始反应物,提出一种简单、温和、可控的热分解法,在还原性气氛退火炉中,一步实现三(三苯基膦)氯化铑分解成高质量的铑/磷化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且在铑和磷化铑复合纳米颗粒表面生成碳包覆层,增强了复合材料整体的稳定性,不仅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而且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使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暴露。这种碳负载铑/磷化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完全有望取代商业上Pt/C析氢电催化剂材料,在电催化析氢领域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NO2气体传感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940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84000.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NO2气体传感器件中的应用,属于材料制备领域。一种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黑磷纳米片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内,并加入四硫代钼酸铵,得到反应液;2)将反应液倒入反应釜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将得到的反应产物经提纯、干燥后得到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形貌均匀。发明的二硫化钼-黑磷烯复合材料作为气敏材料在NO2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能够在室温下对ppb级别的NO2具有明显的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在气体传感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