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断口串联的磁控振荡式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99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440262.X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一种多介质断口串联的磁控振荡式直流断路器,由主电流支路、振荡转移支路、过电压限制支路和辅助磁场吹弧组件组成。其中主电流回路、振荡转移支路、过电压限制支路并联,辅助磁场吹弧组件提供磁场。其中:气体断口与真空断口设有高速机械开关,串联组成主电流支路,振荡电容组成振荡转移支路,避雷器组成过电压限制支路。通过磁场吹弧组件提供磁场强迫气体断口与真空断口电压提升,两断口电弧共同振荡,与振荡转移支路特征频率形成电路振荡,迫使主回路电流过零完成开断。所述直流断路器具有双向开断能力,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于直流供电系统中。

    一种直流断路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99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89305.0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直流断路器,磁耦合模块与耗能模块串联之后,再与主电流支路并联,主电流支路经由出线端A1和出线端A2引出,主电流支路包括高速机械开关HSS,其两端分别连接出线端A1和出线端A2,磁耦合模块包括预充电电容C、晶闸管T和电流互感器,耗能模块包括避雷器、熔断器R和开关S1,在线监测系统测量流经出线端A1或A2的电流以及电流方向、流经主电流支路的电流、流经耗能模块的电流、流经磁耦合模块一次侧回路的电流、预充电电容C的电压、高速机械开关HSS两端的电压和高速机械开关的开关位移,当系统电流方向从A1到A2时,通过测量主电流支路的电流幅值控制高速机械开关HSS和磁耦合模块的晶闸管T动作。

    一种多介质断口串联的磁控振荡式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99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40262.X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一种多介质断口串联的磁控振荡式直流断路器,由主电流支路、振荡转移支路、过电压限制支路和辅助磁场吹弧组件组成。其中主电流回路、振荡转移支路、过电压限制支路并联,辅助磁场吹弧组件提供磁场。其中:气体断口与真空断口设有高速机械开关,串联组成主电流支路,振荡电容组成振荡转移支路,避雷器组成过电压限制支路。通过磁场吹弧组件提供磁场强迫气体断口与真空断口电压提升,两断口电弧共同振荡,与振荡转移支路特征频率形成电路振荡,迫使主回路电流过零完成开断。所述直流断路器具有双向开断能力,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于直流供电系统中。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固态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28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482337.6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固态断路器,包括:N条并联连接的载流支路、缓冲支路和耗能支路,所述N条并联连接的载流支路和缓冲支路及耗能支路依次并联;其中,所述N条并联连接的载流支路中,每条载流支路均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力电子器件、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每条载流支路中的电感线圈和其相邻载流支路中的电感线圈异名端连接,构成耦合线圈。本公开通过在固态直流断路器中引入耦合电感,能够有效抑制各并联支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动静态电流分配不均的问题,避免器件出现过电流损坏的现象,保护及延长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固态直流断路器的可靠关断。

    一种直流断路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552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73707.6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包括主流通支路、转移支路和MOV支路,所述转移支路上串设有转移电容和转移开关;所述转移电容的两端并联设置有预充电支路,所述预充电支路上串设有充电电容和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用于在直流断路器分断过程中主流通支路上的电流无法转移到所述预充电支路上,在分断过程结束后充电电容通过限流电阻对转移电容进行充电,使转移电容上充有一定的反向电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转移电容上并联设置有预充电支路,当直流断路器分断完成后预充电支路为转移电容进行充电,使转移电容上充有一定的反向电压,从而减少直流断路器重合闸前对转移电容的反向充电所用的时间,解决直流断路器重合闸速度较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