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710210720.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轮独立驱动平衡脚踏车及其使用方法,该脚踏车包括车架、行走轮和控制箱,车架包括前侧安装板、右踏板、左踏板和后置减震装置,左踏板上设置有左凹槽以及用于检测左踏板变形受压的左板陀螺仪和左板重力传感器,右踏板上设置有右凹槽以及用于检测右踏板变形受压的右板陀螺仪和右板重力传感器,右凹槽上设置有减速开关,行走轮包括前轮、右轮和左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脚踏车的安装;二、启动脚踏车;三、控制脚踏车行驶状态;四、控制脚踏车停车;五、脚踏车的存放。本发明采用三轮平衡稳定的脚踏车结构,前轮通过弹簧伸缩的方式减震,后轮通过弹簧弯曲的方式减震,避免颠簸震荡对驾驶者产生的不舒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785188.3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综掘面风筒出风口参数变化下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煤矿综掘面现场工作情况,建立综掘面瓦斯场有限元模型;步骤二、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获取风筒出风口单参数变化下瓦斯场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瓦斯场浓度的分布数据;步骤三、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获取风筒出风口参数综合变化下瓦斯场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瓦斯场浓度的分布数据;步骤四、获取瓦斯场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回归方程;步骤五、将瓦斯场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数据与井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确定瓦斯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煤矿综掘面的瓦斯浓度进行定量化预测,为实现综掘面安全、高效、绿色通风提供依。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85188.3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综掘面风筒出风口参数变化下的瓦斯浓度预测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煤矿综掘面现场工作情况,建立综掘面瓦斯场有限元模型;步骤二、采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获取风筒出风口单参数变化下瓦斯场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瓦斯场浓度的分布数据;步骤三、通过Fluent软件模拟计算获取风筒出风口参数综合变化下瓦斯场浓度的分布规律及瓦斯场浓度的分布数据;步骤四、获取瓦斯场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回归方程;步骤五、将瓦斯场上隅角瓦斯浓度预测数据与井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确定瓦斯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对煤矿综掘面的瓦斯浓度进行定量化预测,为实现综掘面安全、高效、绿色通风提供依。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23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14361.9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式煤矿掘进通风风筒出风口调控装置,包括支架、硬质风筒和导轨,硬质风筒穿过支架,导轨设置在支架上方,导轨顶部连接有挂索,支架顶部固定有套筒,套筒上方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导轨配合,硬质风筒顶部与支架之间设有万向节,万向节的转动件伸入套筒内,万向节的摆动件固定在硬质风筒顶部,硬质风筒出风口设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形成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小端靠近硬质风筒处,硬质风筒上设有叶片启闭机构,硬质风筒底部固定有转向调节杆。本发明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解决了采用不断提高局部通风机功率和加大风筒直径易造成循环风、工作区域局部风速过高、工作条件劣化的问题,可合理控制巷道内风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0740142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744517.5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考虑煤矿综掘工作面的风流场、瓦斯场及粉尘场运移分布规律,对风筒出风口参数进行综合优化调节方法,当风筒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分别为5m、6m、7m、8m、9m、10m时,调节机构将风筒出风口直径分别调节为1.1m~1.2m、0.9m~1m、0.9m~1m、0.9m~1m、0.7m~0.8m、0.7m~0.8m,将右偏转角度分别调节为14°~15°、14°~15°、13°~15°、11°~13°、10°~12°、10°~11°,将上偏转角度分别调节为2°~4°、2°~4°、2°~4°、2°~3°、2°~3°、2°~3°。本发明通过对风筒出风口参数综合优化调节,实现了风场精细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65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574176.7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风筒出风口全方位调控装置,包括风筒、托架和导轨,风筒进风口端与托架一端转动连接,托架另一端安装有滑块,导轨内安装有前后推动机构,托架与推动滑块之间安装有转动驱动机构,风筒与托架之间铰接有上下调节机构,风筒进风口铰接有多个锥形风叶,多个锥形风叶形成圆锥形结构,风筒外壁上固定有叶片调节液压缸,叶片调节液压缸和锥形风叶的数量相等,每个锥形风叶对应一个叶片调节液压缸,叶片调节液压缸与锥形风叶之间设有连杆,连杆一端与叶片调节液压缸活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锥形风叶外壁铰接。本发明可调控出风方向和速度,能够更大效率的冲散突出瓦斯,减少涡流区,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19423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814361.9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式煤矿掘进通风风筒出风口调控装置,包括支架、硬质风筒和导轨,硬质风筒穿过支架,导轨设置在支架上方,导轨顶部连接有挂索,支架顶部固定有套筒,套筒上方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导轨配合,硬质风筒顶部与支架之间设有万向节,万向节的转动件伸入套筒内,万向节的摆动件固定在硬质风筒顶部,硬质风筒出风口设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形成圆台形结构,圆台形结构小端靠近硬质风筒处,硬质风筒上设有叶片启闭机构,硬质风筒底部固定有转向调节杆。本发明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解决了采用不断提高局部通风机功率和加大风筒直径易造成循环风、工作区域局部风速过高、工作条件劣化的问题,可合理控制巷道内风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074014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44517.5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IPC: E21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考虑煤矿综掘工作面的风流场、瓦斯场及粉尘场运移分布规律,对风筒出风口参数进行综合优化调节方法,当风筒出风口距端头距离分别为5m、6m、7m、8m、9m、10m时,调节机构将风筒出风口直径分别调节为1.1m~1.2m、0.9m~1m、0.9m~1m、0.9m~1m、0.7m~0.8m、0.7m~0.8m,将右偏转角度分别调节为14°~15°、14°~15°、13°~15°、11°~13°、10°~12°、10°~11°,将上偏转角度分别调节为2°~4°、2°~4°、2°~4°、2°~3°、2°~3°、2°~3°。本发明通过对风筒出风口参数综合优化调节,实现了风场精细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65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74176.7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工作面风筒出风口全方位调控装置,包括风筒、托架和导轨,风筒进风口端与托架一端转动连接,托架另一端安装有滑块,导轨内安装有前后推动机构,托架与推动滑块之间安装有转动驱动机构,风筒与托架之间铰接有上下调节机构,风筒进风口铰接有多个锥形风叶,多个锥形风叶形成圆锥形结构,风筒外壁上固定有叶片调节液压缸,叶片调节液压缸和锥形风叶的数量相等,每个锥形风叶对应一个叶片调节液压缸,叶片调节液压缸与锥形风叶之间设有连杆,连杆一端与叶片调节液压缸活塞杆铰接,连杆另一端与锥形风叶外壁铰接。本发明可调控出风方向和速度,能够更大效率的冲散突出瓦斯,减少涡流区,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16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10720.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西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7/00 , B62J99/00 , B62J2099/002 , B62K25/04 , B62M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轮独立驱动平衡脚踏车及其使用方法,该脚踏车包括车架、行走轮和控制箱,车架包括前侧安装板、右踏板、左踏板和后置减震装置,左踏板上设置有左凹槽以及用于检测左踏板变形受压的左板陀螺仪和左板重力传感器,右踏板上设置有右凹槽以及用于检测右踏板变形受压的右板陀螺仪和右板重力传感器,右凹槽上设置有减速开关,行走轮包括前轮、右轮和左轮;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脚踏车的安装;二、启动脚踏车;三、控制脚踏车行驶状态;四、控制脚踏车停车;五、脚踏车的存放。本发明采用三轮平衡稳定的脚踏车结构,前轮通过弹簧伸缩的方式减震,后轮通过弹簧弯曲的方式减震,避免颠簸震荡对驾驶者产生的不舒适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