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操纵机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8894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054332.9

    申请日:2001-03-01

    Abstract: 一种操纵机构(38)控制和跳开布置在受保护电路内的可分离触点构件(56)。该机构(38)包括框架(86),枢转地连接于框架(86)的驱动部件(88),将驱动部件(88)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弹簧(96),枢转地承座在驱动连接器(235)上的上连接部件(174),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下连接部件(194),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部件(194)以便接合可分离触点构件(56)的曲柄部件(208),枢转地固定于框架(86)、且枢转地固定上连接部件(174)的支架部件(106)。支架部件(106)构形成用于由锁定组件(126、138)可释放地接合,锁定组件在电路中出现预定状态比如跳开状态时偏移。机构(38)可以在跳开位置、复位位置、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之间移动。分隔件(189、192、196或234)有效地定位在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突起(224、226或228)在触点构件(56)的外壳(32、34和36)上有效地形成。分隔件(189、192、196或234)和突起(224、226或228)出于作用力分布的目的而用于加宽操纵机构的所占位置,且使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的摩擦最小。

    断路器操纵机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8709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01801188.8

    申请日:2001-03-01

    Abstract: 一种操纵机构(38)控制和跳开布置在受保护电路内的可分离触点构件(56)。该机构(38)包括框架(86),枢转地连接于框架(86)的驱动部件(88),将驱动部件(88)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弹簧(96),枢转地承座在驱动连接器(235)上的上连接部件(174),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下连接部件(194),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部件(194)以便接合可分离触点构件(56)的曲柄部件(208),枢转地固定于框架(86)、且枢转地固定上连接部件(174)的支架部件(106)。支架部件(106)构形成用于由锁定组件(126、138)可释放地接合,锁定组件在电路中出现预定状态比如跳开状态时偏移。机构(38)可以在跳开位置、复位位置、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之间移动。分隔件(189、192、196或234)有效地定位在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突起(224、226或228)在触点构件(56)的外壳(32、34和36)上有效地形成。分隔件(189、192、196或234)和突起(224、226或228)出于作用力分布的目的而用于加宽操纵机构的所占位置,且使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的摩擦最小。

    断路器操纵机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2696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88.8

    申请日:2001-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1/2058 H01H71/525 H01H73/045

    Abstract: 一种操纵机构(38)控制和跳开布置在受保护电路内的可分离触点构件(56)。该机构(38)包括框架(86),枢转地连接于框架(86)的驱动部件(88),将驱动部件(88)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弹簧(96),枢转地承座在驱动连接器(235)上的上连接部件(174),枢转地连接于驱动连接器(235)的下连接部件(194),枢转地连接于下连接部件(194)以便接合可分离触点构件(56)的曲柄部件(208),枢转地固定于框架(86)、且枢转地固定上连接部件(174)的支架部件(106)。支架部件(106)构形成用于由锁定组件(126、138)可释放地接合,锁定组件在电路中出现预定状态比如跳开状态时偏移。机构(38)可以在跳开位置、复位位置、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之间移动。分隔件(189、192、196或234)有效地定位在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突起(224、226或228)在触点构件(56)的外壳(32、34和36)上有效地形成。分隔件(189、192、196或234)和突起(224、226或228)出于作用力分布的目的而用于加宽操纵机构的所占位置,且使可动部件(106、174、194、208)之间的摩擦最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