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0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65404.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覆冰扭转抑制和电磁脉冲的架空线路除冰系统,涉及电网安全控制技术领域,除冰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架空线路单导体上的覆冰扭转抑制系统和电磁脉冲除冰系统;覆冰扭转抑制系统,能够抑制架空线路单导体发生覆冰扭转,促使导体表面形成如飞机机翼一般形状的更容易去除的翼形冰,该种形状的冰层由于没有完全包裹住导体,冰层自身重力和覆冰环境风激励对其脱落具有促进作用,再使用电磁脉冲除冰系统通过电磁脉冲的方式使翼形冰从架空线路上剥离。相较于加热的方式,该系统提供的方法能耗低,相较于人工等形式,该系统提供的方法效果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30513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自然覆冰单一变量控制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野外自然覆冰实验所需控制的单一变量,由野外自然覆冰实验对单一变量的控制要求,确定最小有效数据组组数P;布置实验试件;在相同实验环境下布置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控制每次实验的持续时间为T;记录时间T内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的覆冰质量的平均值;清除自然野外实验试件和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上的冰层;重复至少G次;从G次实验中选择R组数据组,若这R组数据组中,覆冰质量的平均值相等或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以内,则这R组数据组即为有效实验数据;解决了目前难以在野外开展自然覆冰单一变量控制试验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554761.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G17/00 , G01K13/024 , G01N5/02 ,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实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它包括:选取八圆柱体积冰器作为测量装置并确定结构参数;在非覆冰时期,将测量装置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件安装在目标线路杆塔上;初次形成自然覆冰时,八圆柱体积冰器通过底部的电机带动圆柱体旋转工作,实时测量覆冰质量,并反算出大气覆冰参数并记录结果;输电线路开始进行人工融冰时,装置接收到线路融冰电流值和融冰作业启动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对八圆柱体积冰器的A1~A4圆柱体进行加热;根据实时测量的覆冰质量,计算输电线路单位长度覆冰增长重量和本次的单位融冰质量;解决了测量装置无法实时测量输电线路和大气环境的覆冰情况及融冰后的输电线路实时覆冰情况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554761.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G17/00 , G01K13/024 , G01N5/02 ,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实时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它包括:选取八圆柱体积冰器作为测量装置并确定结构参数;在非覆冰时期,将测量装置的底座通过螺栓固定件安装在目标线路杆塔上;初次形成自然覆冰时,八圆柱体积冰器通过底部的电机带动圆柱体旋转工作,实时测量覆冰质量,并反算出大气覆冰参数并记录结果;输电线路开始进行人工融冰时,装置接收到线路融冰电流值和融冰作业启动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对八圆柱体积冰器的A1~A4圆柱体进行加热;根据实时测量的覆冰质量,计算输电线路单位长度覆冰增长重量和本次的单位融冰质量;解决了测量装置无法实时测量输电线路和大气环境的覆冰情况及融冰后的输电线路实时覆冰情况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3217.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3/207 , G01R31/12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豪斯多夫距离法和X射线衍射图谱的复合绝缘子粉化物成分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在典型运行环境中的粉化复合绝缘子,并收集粉化符合绝缘子伞裙老化所产生的粉末;S2.采用X射线对粉化绝缘子的粉末进行测量,得到不同衍射角度下的相位图谱;S3.采用豪斯多夫距离法计算实测相位图谱曲线与基准相位图谱曲线的距离;S4.将实测相位图谱曲线与基准相位图谱曲线的豪斯多夫距离进行排序,并按照距离排序确定当前粉化绝缘子粉末所含物质的物相,能够对复合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的其表面所产生的粉末的物相进行准确识别,从而对绝缘子的老化进程以及粉末对绝缘子的性能影响能够进一步精确分析,为后续复合绝缘子的维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4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0513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自然覆冰单一变量控制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野外自然覆冰实验所需控制的单一变量,由野外自然覆冰实验对单一变量的控制要求,确定最小有效数据组组数P;布置实验试件;在相同实验环境下布置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控制每次实验的持续时间为T;记录时间T内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的覆冰质量的平均值;清除自然野外实验试件和N个旋转圆柱体积冰器上的冰层;重复至少G次;从G次实验中选择R组数据组,若这R组数据组中,覆冰质量的平均值相等或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以内,则这R组数据组即为有效实验数据;解决了目前难以在野外开展自然覆冰单一变量控制试验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1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24849.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冰冻环境大气参数的输电线路覆冰质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预测需求确定待测覆冰参数;步骤2、构建冰冻环境大气参数预测函数;步骤3、构建以大气参数预测函数为基础的输电线路单位长度覆冰质量预测函数;步骤4、根据实时覆冰参数,更新大气参数预测函数,并更新输电线路单位长度覆冰质量预测函数;通过实时的冰冻环境大气参数,提高输电线路覆冰预测的准确性,进而避免冰灾事故,提高了覆冰电网的预警能力,并可采用多种测量设备完成大气参数的测量,降低了测量难度,提高了方法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43859.1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圆柱阵列积冰器的大气覆冰参数寻值计算方法,它包括步骤1、根据测量需求确定待测覆冰参数个数;步骤2、根据圆柱导体自然覆冰机理确定参数范围及取值精度;步骤3、构建多圆柱阵列积冰器覆冰参数矩阵数据库;步骤4、以多圆柱阵列积冰器单位时间质量增量及积冰导体直径为参量,在矩阵数据库中寻值得到待测覆冰参数;解决了基于覆冰增长模型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应用中对环境参数的测量,常用的风速计、湿度计,温度计等气象测量设备受到自身覆冰的制约,无法在导线覆冰时提供有效的气象参数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43871.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柱体均匀覆冰增量的大气覆冰参数反演方法,它包括:S1、实时采集N个均匀覆冰的圆柱体的覆冰增量值;S2、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取大气覆冰参数;所述大气覆冰参数包括覆冰环境风速U、环境温度T、空气中过冷却水滴统计中值直径MVD和空气中过冷却水含量w;解决了大气覆冰的监测、预警主要依靠气象传感器;在覆冰条件下,大部分传感器由于受到冻结覆冰的影响而停止工作、或者极大偏离误差范围,导致覆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在覆冰期内无法准确获取大气覆冰参数,影响大气覆冰灾害的预报预警;以及空气中过冷却水滴的水滴中值直径(MVD)并不能通过传统的设备测量获取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2192.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融冰与防雷状态切换的双稳态永磁地线刀闸,通过顺次连接设置真空灭弧室、绝缘机构、驱动机构,真空灭弧室背离绝缘机构的第一端通过导电杆连接待除冰铁塔,另一端连接地线连接,导电杆内端连接静触点,驱动机构的动铁芯面向真空灭弧室的一端穿过绝缘机构与动触点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内环绕动铁芯的磁铁和线圈,在线圈通电后,通过磁力驱动动铁芯带动动触点运动,将静触点与动触点分开或者接触,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真空灭弧室内的合闸动触点与合闸静触点闭合或者打开,实现合闸和开闸的自动化,自动化切换,无需工作人员现场攀爬塔架进行手动操作,降低误操作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了操作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