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96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618286.0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单北斗实时PPP模糊固定的相位偏差估计方法,属于卫星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双差观测模型计算主参考站、其他测站与卫星的双差模糊度;计算频点1的非差整周模糊度;求出所有测站的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整周模糊度;将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整周模糊度代入卫星基本观测方程,得到更新后的相位观测方程后,求出卫星的整数钟;获取卫星的浮点钟;利用卫星的整数钟和卫星的浮点钟,计算得到卫星端的NLUPD;获取卫星端的WL UPD;利用相位偏差转换公式将NLUPD和WLUPD转换成可观测的信号偏差产品,实现相位偏差的估计;该方法能够实现定位相位偏差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94787.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形变监测的北斗/GNSS网络RTK算法,涉及形变监测技术领域,其实现过程为:将监测端和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数据回传至服务端,服务端依据参考站位置划分区域子网;构建参考站GNSS观测方程,固定参考站网中所有基线的双差模糊度,提取GNSS参考站基线的斜路径电离层和天顶对流层延迟信息;服务端根据监测站位置选择合适的参考站子网以及主参考站,并内插得到主参考站和监测站间的斜路径电离层和天顶对流层信息;将大气改正值及其精度信息作为虚拟观测值并输入到构建的主参考站与监测站间观测方程中,相比常规GNSS监测算法,本申请提出的算法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可以有效节约监测成本并改善监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336832.6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广播星历误差的多模GNSS异步RTK定位方法,首先参考精密星历和精密钟差评定异步RTK模型中每颗卫星的广播星历轨道误差和钟差误差在通信延迟时间内变化的统计值;然后,将这些统计值作为附加产品添加到RTCM差分信号格式文件中,播发给RTK终端设备;其次,用户在接收到广播星历轨道误差和钟差在通信延迟时间变化的统计值后,结合终端RTK定位时的差分数据龄期(通信延迟)优化计算每颗卫星的随机模型误差,然后再利用双差观测值模型进行多模GNSS异步RTK定位解算,从而提高终端RTK的定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6706.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联合观测域、位置域和时间域的GNSS慢变故障检测方法,涉及卫星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基于位置域中解分离的概念,将全集解和子集解之间的差异视为故障检验量,并将其存储至平滑窗口;同时,利用观测域中残差信息设计一致性检查因子,旨在准确获取慢变故障的结束时刻,避免因异常信息导致的误警风险;此外,基于时间域中平滑窗口所存储的故障检验量,重构获取新的故障检验量,旨在快速检测慢变故障;最后,通过比较故障检验量与检测阈值的大小,完成对慢变故障的检测;该方法不仅支持快速且准确地检测慢变故障,而且适用于复杂动态场景,为GNSS数据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99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18286.0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单北斗实时PPP模糊固定的相位偏差估计方法,属于卫星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双差观测模型计算主参考站、其他测站与卫星的双差模糊度;计算频点1的非差整周模糊度;求出所有测站的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整周模糊度;将非差无电离层组合整周模糊度代入卫星基本观测方程,得到更新后的相位观测方程后,求出卫星的整数钟;获取卫星的浮点钟;利用卫星的整数钟和卫星的浮点钟,计算得到卫星端的NLUPD;获取卫星端的WL UPD;利用相位偏差转换公式将NLUPD和WLUPD转换成可观测的信号偏差产品,实现相位偏差的估计;该方法能够实现定位相位偏差的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028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394787.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精度形变监测的北斗/GNSS网络RTK算法,涉及形变监测技术领域,其实现过程为:将监测端和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数据回传至服务端,服务端依据参考站位置划分区域子网;构建参考站GNSS观测方程,固定参考站网中所有基线的双差模糊度,提取GNSS参考站基线的斜路径电离层和天顶对流层延迟信息;服务端根据监测站位置选择合适的参考站子网以及主参考站,并内插得到主参考站和监测站间的斜路径电离层和天顶对流层信息;将大气改正值及其精度信息作为虚拟观测值并输入到构建的主参考站与监测站间观测方程中,相比常规GNSS监测算法,本申请提出的算法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可以有效节约监测成本并改善监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11730.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灾害GNSS监测点选址适宜性评价方法,涉及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确定滑坡灾害区域所在位置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监测点的占地面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对滑坡灾害区域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滑坡灾害点的形变先验信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计算滑坡灾害区域的坡度、坡向及地表粗糙度;利用正射影像DOM计算滑坡灾害区域的植被指数;对五个指标因子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空间分辨率统一和指标因子数值归一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五个指标的权重;对五个指标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滑坡灾害区域GNSS监测站选址适宜性评价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1360.8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S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遮挡环境下的GNSS卫星可视性预报方法,涉及卫星可视性预报技术领域,在确定作业地点坐标、预报时间段、预报时间间隔及缓冲距离参数后,通过可视域分析获得山体障碍物最大仰角与方位角关系,利用卫星历书文件计算每颗卫星的坐标、方位角、高度角,最终各方位角上遮挡物最大仰角与卫星高度角的大小关系,判断卫星在该时刻是否可视,在预报时间段内进行可视性预报。本发明通过判断各方位角上山体障碍物的最大仰角与卫星高度角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该卫星的可视性状态,循环判断预报时段内所有卫星的可视性状态,从而预报山区遮挡情况下的卫星可视性状态,相较于单一高度角阈值方法,预报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7861.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机信号偏差校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GNSS参考网数据,计算每个接收机所观测卫星的宽巷浮点模糊度,并提取其小数部分,再使用最小二乘平差估计参考网所有接收机及可视卫星的FCB产品;提取所有接收机观测卫星的模糊度残差,逐站检验模糊度残差分布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将最小二乘估计的接收机和卫星端FCB产品作为最终值;若否,剔除每个接收机观测的所有卫星的模糊度残差的异常离群值,判断各接收机观测卫星的伪距偏差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否,使用伪距偏差对宽巷浮点模糊度进行修正并重新求解FCB产品。本发明能够单独估计每一测站的接收机伪距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3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91747.5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变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形变监测装置,其中形变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准站与监测站对多颗卫星连续的GNSS观测值;根据GNSS观测值,在基准站与监测站之间做站间差分,得到基于伪距和载波相位的单差观测模型;将单差观测模型在不同卫星之间做星间差分,构建双差观测模型;根据双差观测模型以及GNSS观测值,建立误差方程;对误差方程进行解算得到模糊度浮点解,之后利用LAMBDA算法求得每颗卫星的宽巷模糊度固定解以及窄巷模糊度固定解;求解双差观测模型,得到形变监测点的位置坐标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地质灾害突发情况下的高精度监测与形变监测数据的实时解算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