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7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54653.5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洁源环境有限公司 , 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30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处置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碳足迹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第一设置周期回收厨余垃圾,得到回收厨余垃圾量;获取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处理方式的数量;按第二设置周期对厨余垃圾进行抽样,得到测试样本;该厨余垃圾处置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及系统,通过定期对厨余垃圾的各处理方式的碳排放量即碳足迹进行测试,得到对应时期的碳排放因子,使得碳排放因子更准确,提高了预测的碳足迹的精度;同时得到各处理方式处理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碳排放速度,使得对于处理周期较长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计算出其各时期的碳排放量,以便控制设置周期内的碳排量不超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8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37881.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危险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涉及一种含氰废渣的处理方法。向含氰废渣中添加过硫酸盐和亚铁盐进行一级氧化,然后加热进行二级氧化;其中,过硫酸盐的添加摩尔量大于亚铁盐的添加摩尔量。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仅需两小时可以使去含氰废渣中的含氰物质去除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对氰化物的去除效果好、去除速率快,除的氰化物产品对环境无毒无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2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81515.4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生物铁锰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生物炭负载生物铁锰氧化物材料以生物炭作为载体,载体负载菌株,二价锰、二价铁通过菌株的作用形成生物铁锰氧化物并吸附在载体上。制备方法为:将生物炭、菌株加入至生产培养基中进行生产培养获得生物炭负载生物铁锰氧化物材料;其中,培养基中含有二价锰盐和亚铁盐。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炭负载生物铁锰氧化物材料能有效将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残渣态,实现显著提升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47556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035266.9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Y02P20/143
Abstract: 本发明是同步处理液态高炉渣、铬渣及塑料的方法,通过高炉渣加热并气化塑料,再利用危险废物铬渣等催化剂高温催化裂解塑料,在水蒸汽气化的条件下较为彻底的将塑料转化为低分子的高温能源气体,避免了铬渣表面的结焦。同时利用高温能源气体加热铬渣,同时使铬渣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顺便对能源气体进行冷却,而能源气体中的CO2及Cl被铬渣中的碱性物质吸收。本工艺在无害化铬渣、冷却高炉渣的同时,大大节约了能源,同时获得了高品位的能源气。
-
公开(公告)号:CN1064953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23668.8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1/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45 , C02F2201/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剂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保处理废旧反光膜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废旧反光膜制备水处理混凝剂的装置,通过设置三个高低不同的水池实现旧反光膜的回收处理;其主要结构包括处理池、处理池阀门、处理池输送管、过滤池、绝缘过滤网、过滤池阀门、过滤池输送管、聚合池、聚合池上阀门、聚合池上出水管、聚合池下阀门、聚合池下出水管、搅拌机、温度传感器、水泵、控制器和加热器;其通过设置三个高度依次降低的水池,通过物料的自身重力实现运输;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以控制反应时的温度,使其在最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其结构合理,原理简单,制造成本低,无人工参与,省时省力,应用环境友好。
-
-
公开(公告)号:CN10552463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33733.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污泥制备能源气同时无害化铬渣的方法,利用危险废物铬渣高温催化裂解污泥裂解气。同时在水蒸汽气化的条件下较为彻底的将污泥转化为低分子的能源气体,避免了铬渣表面结焦,同时使得能源产品更高效。另一方面,所产生的能源气体将铬渣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实现其无害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98109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643015.5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制备Cr(VI)污染场地修复菌群的方法,该方法以污泥为主要菌种来源,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营养液,辅以适量的添加剂,并经过特殊的生化培养后,即能制备出相应的快速修复Cr(VI)污染场地修复菌群。该修复菌群可快速有效的对场地含Cr(VI)土壤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79262.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洁源环境有限公司 , 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卞荣星 , 杜欣然 , 牛亚婷 , 滕晓 , 朱润泽 , 孙英杰 , 高晨琦 , 孙治国 , 刘克琼 , 盛祥涛 , 李卫华 , 王亚楠 , 王华伟 , 孙伟军 , 孙吉平 , 吕宝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烷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时预测填埋场甲烷释放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甲烷浓度数据,对每个数据点分配时间标签,通过计算每个连续时间点间的甲烷浓度变化率,并使用时间标签对变化率进行分类,生成甲烷释放速率分析结果。本发明中,通过计算甲烷浓度的变化率,并根据时间标签分类实现更细致的甲烷释放速率分析。有效识别了影响甲烷释放速度的关键环境变量,基于甲烷释放强度的未来趋势的预测结果构建的动态模拟模型,进一步利用敏感性指标分析了气象和土壤条件对甲烷释放的影响,选定关键因素,使模型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随着环境数据的实时更新,动态模型持续调整,有效降低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1382.3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20/00 , G06N3/006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价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涉及垃圾分类碳排放核算技术领域;基于碳排放核算系统实现,具体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原始数据,包括垃圾产生量、分类种类、运输距离、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碳排放因子库:包含各类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放因子。本发明结合详细的碳排放因子库和核算模块,能够精确计算出各个垃圾处理环节的碳排放量,帮助管理者了解主要排放源;利用粒子群优化等优化技术,可以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找到减少碳排放的最佳策略,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