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7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400006.6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机端和手持端,主主机端设置有第一电池、处理器、第一通信单元、摄像头模组以及第二通信单元,处理器、第一通信单元、摄像头模组、第二通信单元分别与第一电池耦合连接,第一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主机端设置有沉槽;手持端设有显示屏、第三通信单元和第二电池,显示屏、第三通信单元分别与第二电池耦合连接,第三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二通信单元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手持端和主机端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彼此的分离和装配,手持端和主机端在装配状态时,手持端容置于沉槽内。本申请的手持端和主机端的设计互不影响,设计上避免了移动终端产品的同质化。

    终端设备及功能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98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80098230.2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杨自美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功能启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滑动连接,触摸显示屏安装于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侧,终端设备的第一功能组件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的与触摸显示屏相背的非显示面;所述第二主体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第一主体部的非显示面正对,终端设备的第二功能组件设置于第一面上,且与第一功能组件远离;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侦测单元侦测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处于预设分离状态产生的触发信号且接收到触摸显示屏响应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信号时,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一功能组件的功能或根据触摸操作的触控参数控制启动第二功能组件的功能。

    壳体、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1796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528407.1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其制备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本申请的壳体包括:第一透光部;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与所述第一透光部间隔设置;以及辐致暗化部,所述辐致暗化部位于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之间;所述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及所述辐致暗化部具有相同的原料组分,所述辐致暗化部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且小于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透光率,所述辐致暗化部用于防止进入所述第一透光部和进入所述第二透光部的光线通过所述辐致暗化部进行窜光。本申请的壳体其辐致暗化部、第一透光部及第二透光部之间具有更好的结合性能。

    电子设备、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7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0709.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致变色模组及其制作方法;该电致变色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第一组装板和第二组装板分别设有第一金属走线和第二金属走线;第一组装板设有与第一金属走线连接的第一走线引出端以及与第一金属走线相邻且间隔设置的第二走线引出端,第二组装板设有与第二金属走线连接的走线连接端;走线连接端与第二走线引出端电性导通连接;走线连接端的部分区域设置有补强层。该电致变色模组通过在走线连接端与第二金属走线连接的区域上设置补强层,可以提高走线连接端与第二金属走线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两侧金属走线的可靠导通以及防止静电击穿。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286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562774.6

    申请日:2019-06-26

    Inventor: 袁石林 杨自美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对应在显示装置上的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控制方法包括:多次获取用户的手指触摸指纹识别区域的触控点;根据多个触控点确定手指的移动距离;在移动距离大于距离阈值时,指纹识别模组处于非工作状态;在移动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指纹识别模组获取手指的指纹图像。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判断手指的移动距离是否大于距离阈值来决定是否触发指纹识别模组工作,可以避免大多数场景下的误触发问题的产生,还可节约电子设备的能耗。

    图像获取装置、电声装置、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5122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80006643.8

    申请日:2019-05-28

    Inventor: 杨自美 黄茂昭

    Abstract: 一种图像获取装置(10),包括主板(100)、电池(200)和摄像头模组(300),电池(200)叠放于主板(100)上,主板(100)与电池(200)、摄像头模组(300)分别连接,且电池(200)能够为主板(100)供电,主板(100)与电池(200)之间设有容置槽(400),摄像头模组(300)和主板(100)通过连接器连接,连接器位于容置槽(400)内。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16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718277.0

    申请日:2019-08-05

    Inventor: 杨自美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包括后盖和频率选择结构,频率选择结构设置于所述后盖,所述频率选择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频率选择层和第二频率选择层,所述第一频率选择层对第一谐振频率的射频信号全透射,所述第二频率选择层对第二谐振频率的射频信号全反射,用于实现所述壳体组件对预设频率范围的射频信号呈高透波性,增强射频信号的质量。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64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143664.9

    申请日:2020-03-04

    Inventor: 吉斌 杨自美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为透明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多个侧壁,所述主体和所述侧壁构成容纳空间,所述侧壁上具有开孔和凹凸结构的至少之一,所述凹凸结构位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装饰膜层,所述装饰膜层覆盖所述壳体基体靠近所述容纳空间一侧的表面;透明漆层,所述透明漆层覆盖所述壳体基体远离所述装饰膜层一侧的表面,至少在所述透明漆层中具有油墨,所述油墨覆盖所述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开孔和所述凹凸结构位于所述侧壁被所述油墨覆盖的部分。由此,可有效改善壳体外表面与开孔和凹凸结构相对应位置处的露白问题,使得壳体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盖板的制备方法、盖板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01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10012.6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的制备方法、盖板及电子设备。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透光材料、第二透光材料以及遮光材料;将第一透光材料和第二透光材料间隔设置,将遮光材料设置于第一透光材料的外周以及第二透光材料的外周;对第一透光材料、第二透光材料以及遮光材料进行挤压,得到复合棒材;对复合棒材进行处理,得到盖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制备方法,采用挤压的方法将第一透光材料、第二透光材料以及遮光材料结合在一起,得到盖板,该盖板中的第一透光材料与第二透光材料之间有遮光材料进行阻隔,可以避免第一透光材料与第二透光材料之间光线串扰的发生。

    盖体、电子设备及盖体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72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0383952.9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杨自美 游胜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盖体、电子设备及盖体的加工方法,所述盖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夜光层,所述夜光层设在所述基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夜光层包括夜光粉,所述夜光粉的等效球直径为d1,所述d1满足:60μm≤d1≤160μm;其中,当所述夜光层设在所述基板的内表面时,所述基板为透明件。根据本申请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夜光粉可在黑暗中闪烁并形成多个细小的发光图案,从而可营造出繁星点点的外观效果,有利于提升盖体的产品质感和观赏度,同时,不需要设置LED灯等发光器件,可避免额外功耗,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