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臭氧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655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2154.5

    申请日:2017-04-11

    Inventor: 龚联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4 C01B2201/40 C01B220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臭氧发生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一种等离子臭氧发生装置包括放电电极组件和管状绝缘体;相邻放电电极组件之间形成介质阻挡放电间隙;所述放电电极组件和管状绝缘体同轴放置,形成介质阻挡放电间隙阵列。本发明呈低电容性,可以采用较高频的高压电源,在同等功率消耗条件下,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可以与高频高压电源组合成单元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串联使用或者并联使用的等离子臭氧发生装置,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生产任意臭氧浓度,任意臭氧产量的臭氧发生器,产品体积大幅缩小。可广泛应用于废气处理及其它环保技术领域。

    一种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7684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23095.4

    申请日:201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72 C01B2201/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化臭氧放电装置,由导热绝缘板、陶瓷放电板依次粘贴在一体化冷却板的高压电极腔内形成;一体化冷却板的正面设置高压电极腔,腔体四周为密封定位壁;背面中央设置深度大于0小于0.3mm的电离腔,腔体中设置多个一体化气隙定位条;一体化冷却板内设置冷却水通道。本发明解决了放电间隙气路长、占用有效放电面积大,从而造成能耗大、单位放电面积臭氧产量低、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使得材料消耗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材料成本因此降低30%以上,装配和维护时间节约2/3左右,降低能耗45%,实现了臭氧的高产量和高浓度,能在较低能耗条件下够实现150mg/L的臭氧浓度,满足对高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治理要求。

    一种堆栈式级联高效臭氧发生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570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323096.9

    申请日:2017-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栈式级联高效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组合放电体、一体化级联气路管道组件、显控接口组件和一体化水路管道组件,组合放电体由数个集成化单元臭氧组件依次串联叠放,相邻集成化单元臭氧组件之间放置密封圈;组合放电体上下分别设置一件一体化级联气路管道组件和一件一体化水路管道组件;组合放电体前端设置有绝缘高压显控供电接口组件。本发明集成化程度高,体积、重量仅为目前同类产品的6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比同类产品相零件数量减少70%以上,装配和维护时间节约2/3左右,降低能耗45%,实现了臭氧的高产量和高浓度,能在较低能耗条件下够实现150mg/L的臭氧浓度,满足对高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治理要求。

    臭氧发生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1700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0980159136.4

    申请日:200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冷却水、小型且易于维护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由近似筒状的金属管形成的接地电极1和在该接地电极的内侧接近同心地设置的高电压电极5,其中,所述高电压电极5具有近似筒状的电介质,并对在该电介质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层6施加高电压,往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高电压电极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内供给含氧气体,用以生成臭氧,所述接地电极与在其外周侧的长边方向上伸出的多个气冷用散热片2一体形成。

    臭氧发生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21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80159136.4

    申请日:200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冷却水、小型且易于维护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由近似筒状的金属管形成的接地电极1和在该接地电极的内侧接近同心地设置的高电压电极5,其中,所述高电压电极5具有近似筒状的电介质,并对在该电介质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层6施加高电压,往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高电压电极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内供给含氧气体,用以生成臭氧,所述接地电极与在其外周侧的长边方向上伸出的多个气冷用散热片2一体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