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179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4903.3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487/08 , C07D295/023 , C07D295/027 , B01J29/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87/08 , B01J29/67 , B01J2229/18 , C07D295/023 , C07D29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乙二胺在第一改性沸石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液;(2)第一反应液在第二改性沸石负载Pd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含有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反应液。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反应的过程中不产生吡嗪衍生物,经济环保,并且反应的原料便宜易得,转化率高,产品的选择性好,副产少,生产成本低,可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调整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产品组成,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53187.7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9 , C07C213/02 , C07C217/08 , C08G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44 , B01J23/72 , B01J23/755 , C07C213/02 , C07C217/08 , C08G65/325 , B01J23/8993 , B01J23/8926 , B01J23/894 , B01J23/8953 , B01J23/8966 , B01J23/8973 , B01J23/898 , C08G65/00 , C08G2650/10 , C08G265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醚多元醇胺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利用该催化剂制备聚醚胺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含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Ni和Cu和Pd。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金属溶液或金属熔液浸渍载体,得到催化剂前体;干燥、焙烧得到的催化剂前体,得到所述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催化剂中引入活性组分Pd,明显提高了胺化催化剂对预期胺化产物的选择性与原料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8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71703.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9/72 , C07C2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72 , C07C2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为原料,在加氢反应中,利用酚类化合物的酸性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反应过程中高沸点焦油的生成,同时,酚类化合物加氢后产物脂环醇类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将催化剂表面包裹的高沸点焦油带出反应体系,大幅改善由于催化剂表面高沸点焦油吸附导致的过滤困难的问题,提高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DA)的反应收率,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大幅延长,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00349.3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9/48 , C07C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烯三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以除水后的IDAN作为原料,IDAN溶于溶剂中与氢气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经两段反应生成DETA。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发明方案降低了哌嗪的收率,保证了产品的纯度与工艺的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2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556089.0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1/35 , C07C209/48 , C07C253/30 , C07C255/24 , C07C253/34 , C08G59/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N1‑(3‑氨丙基)‑N3‑环己基‑1,3‑丙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将N‑(3‑氨基丙基)环己胺、水和助剂混合,然后加入丙烯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再经减压精馏得到中间体;2)将雷尼催化剂、碱性改性剂和溶剂混合,之后通入氢气调节体系至反应压力,并加热至反应温度,然后在氢气氛围下加入步骤1)制得的中间体,进行加氢反应,制得式(1)所示N1‑(3‑氨丙基)‑N3‑环己基‑1,3‑丙二胺。该方法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催化剂寿命长,不易失活,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有着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14496.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9/00 , C07C209/02 , C07C209/72 , C07C21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环己胺的制备方法,将原料苯胺和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制备二环己胺,其中原料苯胺和/或氢气中含有氨和环己烷衍生物。该方法可以降低反应过程中联苯、联环己烷、苯基环己烷等副产的含量,进而降低分离难度,获得高纯度的DCHA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87550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828189.9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IPC: C07C209/60 , B01J35/10 , B01J27/02 , C07C2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丁烯直接胺化生产叔丁胺的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将液氨与异丁稀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叔丁胺,所述催化剂为铑、钌和/或碱土金属改性的高酸度介孔磺酸固载型催化剂。通过磺酸提供高酸度活性位点并将其负载于不同氧化物载体上,使其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通过调节负载条件控制催化剂介孔大小,利用其形状选择性抑制副反应,避免异丁烯的聚合;通过碱土金属,氯化铑/氯化钌改性为反应提供更多的L酸活性位点,调变催化剂酸度,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及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9951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380124.2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
IPC: C07C209/26 , C07C209/84 , C07C211/14 , B01J23/78 , B01J32/00 , B01J2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二乙烯三胺、溶剂、助剂四甲基氢氧化铵、负载钯磁性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采用不同反应条件滴加甲醛进行两段式反应,可以有效的降低N,N‑二甲基哌嗪副产的生成,提高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的收率。此外采用磁性催化剂,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实现固液分离,有利于反应液的过滤以及减少催化剂的流失,不易对后处理流程造成影响,此方法得到的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产品的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6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182212.2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31/06 , B01J35/00 , B01J37/02 , B01J37/16 , C07C209/60 , C07C2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双[(3‑二甲基氨基)丙基]胺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制备有机碱硅烷偶联剂改性β‑环糊精负载型钯基催化剂,并使用所述催化剂以N,N‑二甲氨基丙腈、N,N‑二甲氨基丙胺为原料制备双[(3‑二甲基氨基)丙基]胺。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具有高的加氢活性,能显著提高原料的转化率以及双[(3‑二甲基氨基)丙基]胺的选择性,催化剂性能稳定,寿命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338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692991.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3/89 , B01J23/63 , C07C211/18 , C07C209/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二氨甲基环己烷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及附着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活性组分选自金属Ru、Rh、Ni、Co、Pt、Pd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活性组分为金属Ru与选自金属Rh、Ni、Co、Pt、Pd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包含第一助剂和第二助剂,所述第一助剂选自Mn、Cr、Li、C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助剂选自Fe、Cu、Zn、Ag、Sn、La、Ce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反应体系中不需要添加液氨或碱金属氢氧化物作为脱氨抑制剂,即可催化苯二甲胺加氢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得到二氨甲基环己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