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12376.0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3M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高压电缆量测网络数据预压缩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高压电缆量测网络矩阵形式的原始局部放电状态量数字化信号数据,将数字化信号数据采用稀疏基进行变换,获取稀疏向量数据;将稀疏向量数据采用预设矩阵进行测量,获取数字化信号数据的测量结果向量;对测量结果向量数据进行常规编码,并对进行常规编码的测量结果向量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测量结果向量,通过预设算法重构稀疏向量;对重构的稀疏向量通过稀疏基反变换及修正,获取修正后的数字化信号数据。本发明针对解决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信号高速采集硬件要求高以及常规压缩算法舍弃信号的小幅值部分带来一定的信息误差的制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1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0639.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局放检测外部干扰信号复现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电缆智能传感及感知数据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采用模拟信号发生装置的外置电容耦合方式,对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的金属套单芯引出线上的高频电流检测回路,注入时域脉冲电流信号序列;调节模拟信号发生装置的外部干扰设置参数;对金属套单芯引出线上的高频电流检测回路进行信号检测,直至检出的信号的幅值‑相位‑密度相关图谱,具备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线路高频局放检测时典型的外部干扰信号特征。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高压电缆线路高频局放带电检测设备或局放在线监测装置的出厂、抽检、现场功能测评及定期校验的有效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31416.4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压聚丙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中压聚丙烯电缆的屏蔽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100重量份的无规共聚聚丙烯、10~20重量份的导电炭黑、0.5~1重量份的抗氧剂和0.5~1重量份的抗铜剂,中压聚丙烯电缆的绝缘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100重量份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和0.5~1重量份的抗氧剂,外护层包裹在绝缘线芯的外部。本申请的中压聚丙烯电缆无需交联,也无需进入脱气室进行脱气处理,生产过程简单,生产时间周期短,耗能小,大大地提高了电缆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08094.8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离线局放检测中信号传播衰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通过串联3相电缆并注入模拟局放信号的方式,拓展离线局放检测过程中的校验环节,便捷的获取经过电缆1‑6倍全场后注入模拟局放信号的传播衰减情况,以此通过指数曲线拟合的方式,得到电缆传播衰减特征规律曲线,并反向推算出测试端检出局放量与局放源视在局放量间的关系,以此得到局放发生处真实的视在局放量,在现场条件下无法掌握测试电缆结构与材料参数时,解决现有技术计算复杂,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513836.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缆的状态量预测的方法、用于确定电缆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及装置,该电缆的状态量预测的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电缆的状态量的时间序列;对状态量的时间序列S进行数据划分,得到划分后的序列F;采用预先构建的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对划分后的序列F进行预测,得到序列F的预测值。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的状态量预测的方法、用于确定电缆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及装置,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的电缆线路多运行状态推演方法,针对多个状态量连续型时间序列进行单一节点的多状态量联合推演,实现高压电缆状态量的大数据分析,提高电缆状态预测的准确度,为高压电缆状态推演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高压输电电缆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702794.1
申请日:2020-07-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野 , 刘一涛 , 刘佳鑫 , 欧阳本红 , 杨威 , 于凡 , 赵鹏 , 王刚 , 王剑 , 史可鉴 , 刘松华 , 李胜川 , 代子阔 , 王阳 , 李家珏 , 韩洪刚 , 王雅楠 , 李冠华 , 崔巨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的检测设备适于检测电缆的表面缺陷,其包括:环形件,具有供所述电缆贯穿的中空部;至少两个的图像采集组件,设于所述环形件上,以采集贯穿于所述中空部的所述电缆的表面图像;图像处理组件,与各个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分别通讯连接,以采集来自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的所述表面图像,并根据所述表面图像获取所述表面缺陷。本发明能够对电缆表面的缺陷进行便捷而快速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0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574281.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昱力 , 丁斌 , 欧阳本红 , 刘敬文 , 夏荣 , 李国鹏 , 刘松华 , 王学彬 , 张振鹏 , 李文杰 , 王格 , 李志雷 , 邓显波 , 赵鹏 , 费雯丽 , 刘宗喜 , 陈铮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后端融合数据对电缆线路进行移动巡检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电缆设备的标识,对所述电缆设备的身份进行识别;通过状态感知组件对对经过身份识别的电缆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获取采集数据,并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至所述边缘代理组件;通过边缘代理组件将接收到的所述采集数据发送至巡检终端;通过巡检终端根据预先设置的采集周期接收所述采集数据,并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至诊断终端,通过诊断终端基于所述采集数据和历史数据评估所述电缆设备的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1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74257.3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配电电缆设备运行质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缆线路移动巡检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配电电缆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测量,并确定基本信息的运行指标;根据运行指标,确定配电电缆设备的运行指数,并根据运行指数及运行性能权重确定配电电缆设备的运行性能指数;获取配电电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指数;根据运行性能指数和运行稳定性指数,确定配电电缆设备的运行质量指数,以预设的指数分级,对运行质量指数进行判断,确定配电电缆设备的运行质量。本发明主要解决了无法掌握设备整体老化与劣化特征规律,无法有效利用配电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反馈设备质量的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8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88541.1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复杂微环境下的电力电缆温升特性的系统,包括:电缆回路、电缆沟道单元、升流器装置、负荷电流测量装置和测温装置;电缆沟道、电缆支架、电缆沟道盖板、电缆接头防爆壳、电缆密集排管装置和电缆防火墙构成复杂微环境条件;本发明能够在有限的电缆沟道空间体现电缆沟道内复杂的局部微环境特征,并通过升流器装置给电缆系统施加电流负荷,电缆导体发热温度升高,热量通过电缆沟道内空气、电缆支架、电缆中间接头与防爆壳装置、电缆密集排管装置和电缆防火墙向外扩散,并由测温装置获得电力电缆导体和电缆表面的温升情况,从而获得类似运行条件下电缆线路内外的温升特征,为准确计算微环境电缆沟道内温度场分布提供了数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9075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376124.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线路土壤介质的热阻系数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自热探针开始加热时刻起预设时间段阈值内的热探针表面的时间‑温度曲线;利用线性回归算法确定所述时间‑温度曲线的线性持续区域;设置所述线性持续区域的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分别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以及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对应的温度数据利用热阻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土壤介质的热阻系数。本发明采用获取自热探针开始加热时刻起预设时间段阈值内的热探针表面的时间‑温度曲线来进行计算,降低了对探针加热源的要求,应用范围更广;同时能够避免待测土壤介质发生变化对计算结果有效性的影响,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