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渗油藏的渗吸采油方法及实验室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1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127551.9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渗油藏的渗吸采油方法及实验室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静态渗吸、环压波动渗吸、动态驱渗吸中的一种或几种对低渗油藏进行采油;静态渗吸包括向地层注入渗吸剂后焖井然后开井水驱;环压波动渗吸包括向地层注入渗吸剂,环压2MPa保温5‑70小时、4MPa保温5‑70小时,可选择地在8MPa甚至10MPa(最高不超过地层饱和压力)保温5‑70小时,完成一个周期,根据渗吸效果进行1‑3个周期;动态驱渗吸包括水驱至含水98%后注入渗吸剂再水驱至含水98%,完成一个周期,根据渗吸效果进行1‑5个周期。该方法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渗吸采油工艺,能够适用于特低渗、超低渗油藏,具有显著的提高采收率作用。

    一种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2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61246.1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检测、离子匹配水的选择、岩心流动性试验等。该方法是以低渗透砂岩油藏为对象,以深化离子匹配水驱-油/水/岩石微观作用机理为目标,攻克离子匹配水驱降压增注技术,突破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瓶颈,建立以离子匹配水为载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匹配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

    基于顶部注气的CT扫描多角度可旋转岩心夹持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9317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181274.0

    申请日:201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顶部注气的CT扫描多角度可旋转岩心夹持器,所述的岩心夹持器包括聚醚醚酮树脂外壳,橡胶筒,岩心上顶头,岩心下顶头,岩心模型,进液口,出液口、底座、下端支架、上端支架和垂直支架;下端支架和上端支架将聚醚醚酮树脂外壳与底座相连,其中,所述外壳的一端与下端支架相连接,并能绕着下端支架旋转,所述外壳能转动至水平状态,且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能支撑在所述上端支架,垂直支架的一端能转动地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与聚醚醚酮树脂外壳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其能够将聚醚醚酮树脂外壳(岩心夹持器)调节到水平和垂直之间的任意方向并且固定。旋转系统的引入能用研究储层倾角的影响,最大限度匹配现有CT扫描仪开展顶部垂直注气实验。

    一种三轴向自定位岩心夹持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079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54528.9

    申请日:2015-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轴向自定位岩心夹持器,包括夹持器筒体、胶套、前端堵头、后端堵头、后端密封帽和管线,夹持器筒体具有空腔,胶套的外壁与空腔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一环压空间,前端堵头密封结合于胶套的前端口,后端堵头能滑动的插装于胶套的后端口内,后端密封帽密封结合于空腔后端,后端密封帽与后端堵头具有间隔形成轴向压力空间,轴向压力空间与环压空间相连通。本发明的环压空间与轴向压力空间相连通,利用环压压力推动后端堵头,自动实现轴向压力,节省了轴向压力的动力装置,实现了轴向压力与环压压力的自平衡,并可利用环压压力推动后端堵头自行定位,可灵活调节测量尺寸,有效保护岩心,节省成本。

    一种适用于低渗油藏的渗吸采油方法及实验室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1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27551.9

    申请日:2015-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6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渗油藏的渗吸采油方法及实验室模拟方法。该方法采用静态渗吸、环压波动渗吸、动态驱渗吸中的一种或几种对低渗油藏进行采油;静态渗吸包括向地层注入渗吸剂后焖井然后开井水驱;环压波动渗吸包括向地层注入渗吸剂,环压2MPa保温5-70小时、4MPa保温5-70小时,可选择地在8MPa甚至10MPa(最高不超过地层饱和压力)保温5-70小时,完成一个周期,根据渗吸效果进行1-3个周期;动态驱渗吸包括水驱至含水98%后注入渗吸剂再水驱至含水98%,完成一个周期,根据渗吸效果进行1-5个周期。该方法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渗吸采油工艺,能够适用于特低渗、超低渗油藏,具有显著的提高采收率作用。

    分离固体中油和水的多级萃取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0594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319605.2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离固体中油和水的多级萃取器,所述分离固体中油和水的多级萃取器包括:烧瓶(1);连接在烧瓶(1)上方的萃取外筒(3);设置在萃取外筒(3)中的多级萃取内胆(2);连接在萃取外筒(3)上方的冷凝器(5);多级萃取内胆(2)包括多个上下连接的内胆单元,各内胆的结构相同,每一个内胆单元包括:胆壁(7)、虹吸管(8)、过滤板(9)和底座(10);胆壁(7)包括:侧向封闭的壁体和壁体围成的内腔;过滤板(9)设置在内腔中;底座(10),支撑胆壁(7);虹吸管(8),设置在内腔中并连接过滤板(9),虹吸管(8)穿透过滤板(9)。本发明缩短萃取时间,显著提高萃取效率。

    一种岩心CT扫描分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7468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45526.5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心CT扫描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岩心样品的CT图像,该CT图像含有岩心样品中所有像素点的CT值;提取目标区域内CT图像上每个像素点的CT值,该目标区域包含有n×m个像素点,其中n,m为正整数;利用所提取的CT值,计算目标区域内CT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储层评价参数;构建目标区域内所有像素点的储层评价参数的频率分布曲线;利用所述储层评价参数的频率分布曲线,对所述岩心样品进行分析。该装置相应的包括CT图像获取单元、CT值提取单元、储层评价参数计算单元、频率分布曲线构建单元以及分析单元。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能实现从微观视角来定量分析岩心及其中流体分布特征的目的。

    基于CT扫描的三相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9529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76316.4

    申请日:2012-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的三相相对渗透率测试方法,应用于基于CT扫描的三相相对渗透率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CT扫描仪,岩心夹持器,围压系统,注入系统和回压控制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分别与岩心夹持器入口端连接的注油系统、注水系统和注气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岩心夹持器(6)入口处设置入口压力表(7),其出口处设置出口压力表(4);用岩心夹持器(6)的围压接口连接所述围压系统;用岩心夹持器(6)的出口端连接回压控制系统。该测试系统及方法对三相驱替全过程进行CT扫描,全过程采集进、出口压力,获得全程流体饱和度数据,结果直观、准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9231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03350.5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且能模拟油藏条件的加热恒温系统,其包括:岩心夹持器及其围压空间;容器,具有容纳围压液体的空间;注入泵,连接所述容器;加热恒温装置,连接在围压空间的进口和所述注入泵之间;回压管路,连接在所述围压空间的出口和所述容器之间;回压阀,设置在所述回压管路上;回压泵,连接所述回压阀;加热恒温装置位于岩心之外,位于岩心夹持器之外,并位于CT扫描区域之外。本发明既达到了加热恒温和恒定围压的效果,又不影响CT扫描,适合用于CT扫描的岩心测试,解决了CT扫描岩心驱替实验中提供高温高压条件的技术问题。

    层内非均质模型水驱油效率评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94642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610695.7

    申请日:201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内非均质模型试验系统,多层岩心夹持器的橡胶筒置于外壳内部;岩心左顶头,岩心右顶头顶在多层岩心模型的两端,橡胶筒的内壁与岩心左顶头和岩心右顶头之间形成容纳多层岩心模型的岩心容室;橡胶筒外壁,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和外壳内壁之间形成一密闭环形围压空间;外壳上设有围压接口与环形围压空间和覆压系统连通;岩心左顶头中设有进液口通过压力测量系统连通驱替系统和岩心容室;岩心右顶头中设有出液口,连通岩心容室与计量系统,在岩心右顶头上对应相邻两层岩心模型间的接缝处设置条形出液口密封垫,使通过每层岩心模型的流出液从各层相应的出液口流出;本系统能够精确地反映合注分层开采中层内非均质水驱油的变化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