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网络中跨层资源分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868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069868.3

    申请日:201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认知无线网络中跨层资源分配系统及方法,该方案收集各个用户终端上报的频谱检测结果和信道测量结果,结合各个用户的业务量及业务QoS参数,依据改进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以及基于拉格朗日优化的搜索算法,对子信道分配、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数据包调度、功率分配等做出综合决策。可以满足多用户不同类型业务的QoS需求,并保持较高系统有效吞吐量,为认知网络提供一种有效QoS保证的资源分配机制。

    认知无线网络拓扑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792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81866.7

    申请日:2012-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2 H04W16/18 H04W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知无线网络拓扑重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无线环境和无线参数信息,利用认知网络层析成像技术获取网络拓扑信息;S2根据网络拓扑信息获取无线网络拓扑的影响因素,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节点的移动性和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S3分析扑重构达成的性能指标;S4将所述影响因素与性能指标相结合进行分析,形成拓扑重构方案;S5根据拓扑重构方案进行拓扑重构。采用本发明的认知无线网络拓扑重构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动态性、移动性、异构化等特性,并将其与频谱资源的分配、信道容量以及时延特性相结合生成认知无线网络的拓扑重构,使得重构决策更加优化、全面和有效。

    一种分布式网络路由选择方法和路由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00227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087973.2

    申请日:2009-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网络路由选择方法和路由设备。该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至少两条数据转发路径;转发节点根据效用函数、与下一跳邻节点之间链路的服务速率,确定分配给下一跳邻节点的数据;转发节点根据上一跳数据发送节点的信用度和下一跳邻节点的信用度确定下一跳邻节点数据发送概率值;根据下一跳邻节点数据发送概率值发送分配给下一跳邻节点的数据。本发明的路由方法和路由设备考虑了网络中的负载情况和节点的服务速率,通过博建立效用方程,最终到达网络内负载的均衡,能够有效减小分组时延,提升网络性能。另外,为了消除节点的“自私”行为,所提出的路由选择机制还结合了协作激励的方法来更好的提升网络性能。

    一种信道借用方法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216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26586.6

    申请日:201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借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服务小区确认本小区信道被占完,并且仍有用户尝试接入,服务小区确认本小区待接入用户数N1;2)服务小区向周边小区发送信道借用请求,确认可以借用的信道总数N2,并借来相应数量的信道,同时通知周边小区中与被借小区同频的小区不可以使用所借的信道,正在使用的除外;3)按照距最优点最近的原则,将部分正在通信的用户切换到部分借来的信道上,并将剩余信道分配给待接入的用户;4)用户通信完成后将借来的信道归还,解除对周边小区的信道锁定,以此来降低由于信道借用带来的对周边小区的干扰,从而增加系统的整体吞吐率。

    一种MIMO系统码本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142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6087.3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系统码本生成方法,具体为:中央控制站通过信道信息分解计算获得预编码矩阵P,且求迹运算trace(PPH)=P0,其中P0是MIMO系统总的发送功率,PH是P的共轭矩阵;对所述预编码矩阵P进行转换二进制操作,得到元素均为2的幂值的矩阵其中代表转换二进制操作;设MIMO系统的发送信号为s,则接收信号为其中H是信道矩阵,n表示均值为零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矩阵与发送信号s之间的乘法通过二进制移位实现。本发明在没有显著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减少了硬件资源占用率,能够达到未来通信网络节约能源的要求。

    一种低时延并行重传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17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75901.X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号传输领域中的一种低时延并行重传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包括存放发送信息的队列发送模块;对信息计数的计数器;接收反馈信息的第一接收模块;和发送信息的第一发送模块;接收端包括:发送反馈信息的第二发送模块;接收信息的第二接收模块;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校验的校验模块和窗口分割模块。本发明通过测量信息在信息传输链路上的往返时间来设定并行传输的并行数据流数目,使信息重传时间间隔最小,从而降低重传时延;通过发送子窗口循环地依次发送数据,达到数据并行传输的目的,可在单进程中实现,简化了并行传输实现系统的构成与控制。

    一种多子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预编码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7304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810055866.7

    申请日:2008-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子信道MIMO预编码方法和预编码信号接收方法,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中,于预设的码书中确定与接收端相同的m个预编码向量构造原始预编码矩阵V,其中m为子信道个数;获取多子信道中两两子信道间的吉文斯角度,并根据获取的所有吉文斯角度构造吉文斯预编码矩阵G。发送端将原始预编码矩阵V与吉文斯预编码矩阵G的乘积作为发送预编码矩阵,并利用该发送预编码矩阵发送信号;接收端将信道矩阵H、原始预编码矩阵V和吉文斯预编码矩阵G的乘积的共轭转置矩阵作为接收加权矩阵,并利用该接收加权矩阵进行信号接收和检测。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子信道间的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一种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684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03676.9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接收信号进行线性检测,得到第一估计值;按照预定的迭代次数对接收信号进行非线性检测,得到对应部分发送信号的估计值;根据第一估计值和部分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对上步未得到估计值的剩余发送信号进行比特取反操作,得到对应剩余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合并部分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和剩余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得到第二估计值;根据第一估计值和第二估计值得到向量空间,在向量空间中对接收信号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到最终估计值。所述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实际信道质量及通信系统需求情况灵活调节复杂度及检测性能,以不同等级的检测复杂度实现不同水平的检测性能。

    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457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010539846.4

    申请日:2010-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反馈或TDD系统信道互惠性,获取系统各用户的信道矩阵;根据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获取系统各用户的信道伪逆矩阵;依据系统各用户的信道伪逆句子,获取系统各用户的正交化向量基矩阵;依据系统各用户的信道矩阵以及信道伪逆的正交化向量基矩阵,结合最大化信号泄露噪声比准则,获取系统各用户的预编码合并矩阵;依据系统各用户的正交化向量基以及最优化合并矩阵,获取系统各用户的预编码矩阵。本发明的方案在保持原MSLNR准则方案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该方案的计算复杂度,性能优于传统的对角化方案且计算复杂度更低,降低了基站端的操作复杂度。

    一种OFDM中继网络干扰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7370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215872.1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FDM中继网络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A、用户设备进行分类并将各自的分类信息反馈给其接入节点;B、各接入节点根据用户设备的分类信息为其连接的用户设备进行接入时隙的资源分配;C、各中继站估算所需的资源块数目,并将资源块需求信息反馈给基站;D、基站根据中继站的反馈信息进行回传时隙的资源分配。本发明能够在尽量提高系统总的吞吐量的同时改善小区内传输质量较差的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即提高边缘用户的通信速率。而且,并不需要各接入节点间的信令交互,算法复杂度低,开销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