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941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341825.2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聚类的多网格刀轴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刀触点坐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避免弧长不合理异变值而导致聚类结果不合理的问题;(2)对标准化处理后的刀触点进行密度聚类;(3)依据得到的聚类族计算刀触点对应的粗网格,并基于粗网格优化粗网格点的刀轴;同时,在两个相邻的粗网格点之间建立细网格,并基于每个细网格优化细网格点的刀轴,由此完成刀轴的优化。本发明对刀触点依次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及密度聚类,继整合粗网格优化及细网格优化的刀轴以得到整体优化后的刀轴,能够在不降低刀轴优化效果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838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403165.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在一次加工过程中,基于机床指令域数据中机床各轴指令位置和实际位置,求取各轴的跟随误差,获得各轴跟随误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S1;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各轴跟随误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S1与标准加工中跟随误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S0进行比较,计算S1与S0之间的距离;步骤3:步骤2计算的距离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跟随误差过大,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否则,加工质量符合要求。本发明基于数控机床指令域电控数据获得各轴在完整加工过程中的跟随误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S1,与标准加工中跟随误差的时间序列数据集S0进行比较,达到智能分析加工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03937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271442.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床热误差测量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热变形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利用模型建立模块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以机床当前时刻之前的运动状态数据和热变形状态数据作为输入,并以当前时刻之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轴热变形量为输出;利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机床主轴电流、主轴速度和环境温度及主轴热变形量构建训练集;利用模型训练模块将训练集中的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利用热变形预测模块实时获取待预测机床的运动状态和热变形状态数据,并将其输入已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主轴热变形的预测。本发明预测效果好,可有效减小机床加工过程中热误差的影响,适用于无内置温度传感器的机床主轴热变形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35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1382957.7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轨迹生成方法及相应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待加工工件的三维模型将待加工工件的表面离散成三角片模型;针对在与待加工工件的表面对应的驱动面上规划的驱动轨迹上的每一个驱动点,确定刀具从驱动点沿预定投影方向到三角片模型上的投影所覆盖的一个或多个三角片,针对每一个三角片,确定刀具投影点和投影距离,确定刀具投影距离最小的投影点作为与驱动点相对应的刀触点,以及根据刀触点确定与驱动点相对应的刀位点;以及根据待加工工件的表面对应的驱动面上的每一个驱动点对应的刀位点生成待加工工件的表面的加工轨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6471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17523.5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自由曲面连续式扫描测量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属于五轴测量领域,该方法包括:生成多孔自由曲面中的骨架线,将所得的各条骨架线作为测量轨迹规划过程中的导向曲线,生成与各条导向曲线对应的测头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曲线;由测头中心点的各运动轨迹曲线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测针尖端的名义扫描轨迹曲线,由每个区域对应的测针尖端的名义扫描轨迹曲线生成每个区域对应的测针尖端的实际扫描轨迹曲线;根据各区域内测针尖端的实际扫描轨迹曲线,采用预设测量顺序将所有区域的测针尖端的的实际扫描轨迹曲线串联起来,得到整个多孔曲面的连续式扫描测量轨迹,可以实现高效的测量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09062137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852518.6
申请日:2018-07-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刀轴稳定性的五轴B样条刀轨弧长参数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在相邻两刀位点之间建立三次Bezier曲线;(2)对相邻两刀位点之间的三次Bezier曲线进行等参采样,以得到刀位点样条采样点;(3)计算刀位点样条采样点的弧长参数,以作为六维空间的目标采样点的弧长参数,并计算刀位点的刀轴矢量及弧长参数;(4)计算与刀位点样条采样点对应的刀轴点样条采样点,继而获得六维空间的目标采样点;(5)依据六维空间的目标采样点及弧长参数来建立目标函数,由此求得近似弧长参数化的五轴B样条刀具轨迹。本发明减少了加工中的速度波动,且提高了加工质量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4711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6047.9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控系统,公开了一种主轴共振转速在线检测和优化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确保时效性的同时能简便实用地检测出数控机床主轴的共振转速。本发明中,包括:控制数控系统执行检测G代码以使得数控系统的主轴以不同的转速空转;在执行检测G代码的过程中,从设置在主轴上的振动传感器实时获得振动信号,并同步地从数控系统获取当前正在执行的G代码行号,得到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根据G代码行号与振动信号的对应关系,计算主轴共振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10007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8720.5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混合建模方法,包括一个动力学基础模型和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神经网络偏差模型;动力学基础模型由动力学理论分析及参数辨识得到;神经网络偏差模型通过利用指令序列、动力学基础模型的仿真预测数据和实际响应数据分析训练得到;将指令序列输入进给系统混合模型中,对实际响应序列进行预测,得到混合预测序列。本发明技术方案相比单纯的动力学模型,对高度非线性过程(如反向过程)的仿真更精准,相比单纯的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泛化能力更强。通过混合建模的方式,实现对复杂动态的进给系统的准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9783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13605.1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用集成开发系统,包括:大数据平台、数控系统的生态环境系统、基于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系统;其中,所述大数据平台能够为智能应用集成开发系统提供相关设备的基础数据服务;所述数控系统的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对所述大数据平台所提供的相关设备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并为所述基于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系统提供经处理后的基础数据;所述基于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应用系统,能够用于程序开发,并为程序开发时提供资源配置。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控系统的生态环境系统、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访问方法以及数据处理装置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13496.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9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路轨迹拟合方法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相应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工零件的刀路轨迹的点面隶属关系,所述刀路轨迹包含两个或多个刀位点,所述点面隶属关系指示每一个刀位点与所属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获取每一个刀位点所属加工表面的性质,所述性质指示每一个刀位点所属加工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以及根据所获取的点面隶属关系和每一个刀位点所属加工表面的性质对所述刀路轨迹进行拟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