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叠加原理的OPLC热路模型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394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1282433.0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一种基于叠加原理的OPLC热路模型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线缆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是:利用COMSOL软件实现对OPLC温度场的仿真;建立OPLC四芯发热与单芯发热情况下的热路模型,根据叠加定理建立OPLC三芯发热时的热路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OPLC三芯发热时热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根据辨识结果建立OPLC光纤位置热路模型。本发明应用叠加原理根据OPLC四缆芯芯发热与单缆芯发热两种不同的情况下的热路模型进行叠加,得到较为精确地OPLC三缆芯发热情况下的热路模型,有效地提高了OPLC热路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热路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优化了模型参数,有效地提高了OPLC内部各层温度计算值的精确度,对于掌握OPLC的运行状况,提高OPLC运行的可靠性,以及OPLC的工程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双馈风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5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41743.4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双馈风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对延时(包括设备延时及计算延时)进行补偿策略的基于自适应模式切换的双馈风机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新方法。本发明步骤是:设计接口及其开关判据,动态阻抗实时匹配及延时补偿,利用Morlet小波作为神尽元激励函数,最后输出学习结果,完成延时补偿。本发明所提新型接口算法解决了数字物理混合仿真中,因风速波动造成传统接口对电流谐波造成放大影响的问题,在面对励磁冲击电流的影响,接口稳定性和精确性均表现良好,能够精确模拟双馈风机接入对交流电网的影响。为实现风机并网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系统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32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10965705.6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控制算法预测电压到达预警值时的最大光伏有功输出,并将此值分配给各光伏逆变器的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述系统采用主从控制方式,一个协调控制中心和多个协调控制终端,之间采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协调控制中心包括协调控制服务器操作系统,所述协调控制终端包括光伏列阵、光伏逆变器和终端服务器;在所述协调控制中心和协调控制终端设有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控制配电网电压,避免电压越限。

    H桥级联型SVG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2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1175680.6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一种H桥级联型SVG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属于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更简单实用的线性化方式对并联SVG环流大小进行抑制的H桥级联型SVG并联谐波环流抑制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设电网侧和SVG的三相A相、B相、C相的基波输出电压都完全对称,并且运行在稳态状态下;直接按照一定时间变换三角载波频率;通过预估环流的程度来推断出载波相位大小的近似范围;调制环流最小值的方法;载波扫频时间平均偏差法来解决此问题;验证步骤的有效性;当并联数为n时对齐所有SVG载波的相位。本发明改善并联SVG间的谐波含量,并为今后更加成熟的消除并联SVG间谐波环流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8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031302.9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一种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时设计一个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的模型来实现对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的最优控制的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建立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系统优化控制的数学模型、获取风电场的风功率预测信息,进而获得弃风功率预测信息、利用步骤1得到的数学模型以及步骤2得到的弃风功率;考虑步骤1提到的约束条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混合系统进行优化求解。本发明可集成在蓄热式电锅炉融合储能混合系统控制中心的系统中,实现对整个系统的优化控制,兼顾消纳弃风最大化及电极锅炉调节次数调节最小化,实现混合系统经济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的同步相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8960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551450.9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的同步相量测量方法,其特点是,针对现有的同步相量信号处理方法存在的精确度低等问题,将压缩传感应用于同步相量测量中,包括对典型测量信号建模;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构建的测量信号模型进行稀疏变换;并选用狄利克雷矩阵为观测矩阵,重构测量信号进行分析;基于上述信息,利用压缩传感重构算法等步骤,通过对典型的测量信号进行的波形分析,使同步相量能够得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测量,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效果佳等优点。

    大规模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26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300308.7

    申请日:2016-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大规模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方法,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光伏无功控制和馈线自动调压器,以使得网络损耗最小和分接头调节次数最少,具体包括:确定以网络损耗和分接头调节次数为目标的多目标数学模型μ,分别确定以分接头调节次数为目标和以网络损耗为目标的函数;确定光伏无功控制策略;确定负荷需求曲线;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得到满意度最大时各时段光伏无功输出、分接头档位设置和各光伏接入点的电压情况。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有利于接入配电网络的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730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510560369.2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方法,属于高电压绝缘测量技术与应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对超高频电磁波进行信号处理,避免了迭代算法因对初值的依赖而导致计算偏差的适用于变电站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采集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后使用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进行信号处理,根据改进的能量积累函数绘制改进能量积累函数的曲线,确定传感器的信号采集时刻,采用四个传感器接收局放辐射的UHF信号,在起始时刻同时录音,局放源坐标与传感器坐标得到方程,得到两个关于未知数为局放坐标的独立线性方程,得到两组结果,这两组值中只有一个满足非线性方程组,其值就是局部放电源的坐标。本发明避免了迭代算法因对初值的依赖而导致的计算偏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