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229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53635.2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的催化剂和合成方法,催化剂包括:乙酸钯,对苯醌,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氟硼酸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双齿配体4,4′-二甲酸乙酯基-2,2′-联吡啶。以一氧化碳与苯乙烯为原料,无水甲醇为溶剂,在20~80℃和0.1~10MPa及上述催化剂的存在条件下聚合反应1-3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好,聚酮产率高,合成的聚酮相对分子质量高。在相同主催化剂乙酸钯用量的条件下,加入4,4′-二甲酸乙酯基-2,2′-联吡啶,不仅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高1-3倍,而且产物聚酮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了1-2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301229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053785.3
申请日:2008-07-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A61F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心室辅助装置的聚氨酯人工心脏瓣膜,它包括圆柱形底部框架,在框架上连接有与其一体设置的并且彼此之间呈轴对称分布的三个支架,在相邻支架之间连接有瓣叶,瓣叶包括平面区域和锥截面区域,在平面区域和锥截面区域的结合处为圆弧过渡区,平面区域为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两侧不与支架相连,而与相邻瓣叶的相同部位连接在一起,支架的顶部宽度为零。采用本发明装置可以使瓣膜在闭合状态下,瓣叶完全密封,防止血液回流;而且在开放状态时,瓣叶张开迅速灵敏,无明显的滞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488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68251.2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连续沉淀分级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分离柱,分离柱的下部设置有沉淀剂进料管,沉淀剂进料管与第一分布器连接,分离柱的上部设置有低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出料口,分离柱的底端设置有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出料口,聚合物溶液进料长管与分离柱的顶端活动连接,使所述聚合物溶液进料长管的出料口在所述分离柱内上下移动,聚合物溶液进料短管与分离柱的顶端活动连接,聚合物溶液进料短管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二分布器,第二分布器位于分离柱内的中上部,第二分布器开孔方向向下。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提高分离效率和达到工业规模分离,适用于普通聚合物的连续沉淀分级,而且对容易形成较大沉淀团或者颗粒或沉淀丝等聚合物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62803.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07D213/12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四苯基乙烯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及作为全氟辛基磺酸盐荧光探针的用途,四苯基乙烯衍生物,其特征是用式Ⅱ所示:#imgabs0#本发明的四苯基乙烯衍生物具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发光性能优异,可以实现对全氟辛烷磺酸盐的“开启式”检测。本发明的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全氟辛烷磺酸盐荧光探针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保护环境,满足绿色化学的特点。所制备的四苯基乙烯衍生物荧光探针具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灵敏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实现对全氟辛基磺酸盐快速、高效的检测,有望于实现工业化以及现场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55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1126385.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48/00 , A61K3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逐级响应型双基因递送系统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1)PLL‑DSP基因载体的制备;(2)制备PLL‑g‑Cit‑g‑PDP;(3)制备PLL‑g‑Cit‑g‑CG‑TAT‑GG‑REDV;(4)制备PLL‑g‑Cit‑g‑MMPSP‑PEG;(5)制备获得一种逐级响应型双基因递送系统;本发明的逐级响应型双基因递送系统,具有优异的体内长循环性能、内皮细胞靶向功能、内涵体逃逸性能及可控的基因释放功能,并共递送pZNF580和peNOS至内皮细胞。该递送系统由于其表面的PEG外层屏蔽作用,具有优异的血液稳定性。可有效递送治疗型基因至内皮细胞,促进增殖、迁移、血管化并缓解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321263.5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天津德高化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11/06 , C08G77/26 , C01B32/20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荧光发光可调控的碳量子点有机硅树脂及制备方法及用途,制备为:取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和纯水混合均匀,抽真空通入氮气,搅拌下,反应,旋蒸,得到聚硅氧烷;水热法原位合成聚硅氧烷修饰碳量子点;碳量子点的纯化处理,得到固体荧光发光可调控的碳量子点有机硅树脂。本发明可以获得丰富的碳量子点产物,波长可调,在常见的溶剂中均具有很好地溶解性。由于有机硅的修饰作用,量子点团聚现象不明显,荧光稳定性能优异,紫外高能光束下的光漂白性能表现优良。合成方法简单,绿色环保,原料便宜,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原料毒性低,绿色环保。对工艺设备要求不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8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062036.1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内皮细胞选择性基因递送表面的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及制备方法,制备:(1)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表面氨基化;(2)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表面功能化修饰;(3)制备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4)得到具有内皮细胞选择性基因递送表面的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本发明在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表面原位转染内皮细胞,促进细胞在生物材料或医疗器械表面的增殖和迁移,实现快速内皮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本发明所使用的多肽和基因复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所用材料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带有生物素的多肽接触到内皮细胞表面的蛋白酶类,酶促降解,利于基因复合物的响应性释放,进而高效转染内皮细胞,实现表面转染。
-
公开(公告)号:CN109745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150811.2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凝血多肽和细胞黏附多肽共修饰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制备为:取PLCL和明胶,溶于溶剂中,搅拌溶解成纺丝溶液;电纺,得到管;将管置于溶液一中,浸泡,得到表面聚多巴胺功能化的管;将多肽一和多肽二加入到DMSO中,得到溶液二,将表面聚多巴胺功能化的管浸入溶液二中,浸泡,得到抗凝血多肽和细胞黏附多肽共修饰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所用PLCL和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安全无毒,无免疫原性;表面修饰的抗凝血多肽可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以及血液成分在人工血管表面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确保人工血管移植术后的长期通畅率,有利于血管再生和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07822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082077.2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和多肽共修饰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制备为:(1)取PCL‑PIBMD和丝素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中,得纺丝溶液;(2)纺丝溶液电纺,得到厚度为50‑200μm,内径为1‑5mm,长度为2cm的管;(3)将管浸泡于溶液一,得到表面氨基化管;溶液一是将多巴胺和己二胺加入Tris‑HCl缓冲液中;(4)将双官能聚乙二醇和细胞黏附肽加入到溶液二中,得到溶液三,将表面氨基化管浸入溶液三中,浸泡,即得;本发明制备小口径人工血管,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抑制血液成分在人工血管表面黏附,防止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从而使人工血管不易形成血栓和发生再狭窄。
-
公开(公告)号:CN1119448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407443.5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12N15/87 , C08G77/455 , C08G6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尺度siRNA递送系统,星型寡聚精氨酸载体负载siRNA形成稳定的二元复合物,继而通过包覆弱酸敏感型聚阴离子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加速内涵体逃逸”功能的纳米尺度siRNA递送系统。该系统可于酸性内涵体/溶酶体环境中进行智能解组装,重新生成原二元复合物以及ε-PLL,这一过程可原位加速siRNA的内涵体/溶酶体逃逸。此外,该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基于上述优势,相比于二元复合物该系统展现了更优的递送效率,高效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