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1347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156549.9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属于色谱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有如下步骤:(1)石英毛细管柱的选择及预处理:(2)电泳分析条件:(3)绘制γ‑氨基丁酸标准曲线:(4)样品衍生:(5)γ‑氨基丁酸的定量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毛细管胶束电泳法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加入十二烷基磺酸(SDS)及β‑环糊精作为胶束,并加入有机改性异丙醇试剂,使γ‑氨基丁酸快速与其他游离氨基酸得到快速简单高效分离,并可以在30min时间内检测出γ‑氨基丁酸。

    一种螃蟹养殖池及处理该养殖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0920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73258.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螃蟹养殖池,包括有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侧壁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包括有喷管主体,所述喷管主体内设置有相通连的两路流道,一路作为均化螃蟹饲料的第一流道,另一路作为清理螃蟹排泄物的第二流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该螃蟹养殖池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喷管的水压实现自动清除粪便和残余饲料,通过排泄口排出粪便比额外的增加生物滤池容量更有效果和节省投资,另一方面还能利用喷管使进入养殖池的水发生旋转,均化饲料在养殖池的分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该螃蟹养殖池的方法,当需要向养殖池撒螃蟹饲料时,只要关闭第一控制阀门,打开第二控制阀门;当需要清理螃蟹排泄物时则相反操作。

    一种组合型养殖集装箱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948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8628.4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45 A01K6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型养殖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水池;养殖区,由至少两个集装箱体层叠组立而成,每一个集装箱体均设有进水孔、出水孔及排水阀,以及出水管路,每个集装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板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供水池的一侧设置能层叠组立的养殖区,并通过出水管路连接,非常方便与快速,同时层叠组立的养殖区可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从而成倍提高单位占地面积的养殖数量,通过在集装箱体上设置能打开或关闭的顶板组件,即可依据鱼类生长对环境需要,建立人工小气候,以控制其最佳生长环境,且能够在诸如喂食及捕捞时打开或关闭顶板组件,为渔业工业化养殖提供了更好的一体解决方案。

    小刀蛏的人工育苗方法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6354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2041.X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刀蛏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小刀蛏的人工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1)培养亲贝,(2)人工催产,(3)人工孵化,(4)“D”型幼体培育,(5)稚贝培育和(6)出苗的步骤,经过30~40天的培育,即得到平均壳长为1.40~1.50cm的小刀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成功研究出了一种小刀蛏的育苗方法,工艺流程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本发明采用了亲贝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D”型幼体培育,稚贝培育的步骤,催产排放率达50%,孵化率80%,总成活率达到8-12%,共育平均壳长1.59mm的仔贝共计835万余粒,实现了人工育苗小刀蛏方法上的突破,为实现大规模苗种生产提供借鉴依据。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416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34481.7

    申请日:2013-12-01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投饲时,先在投饵机内装上饲料,使行走小车沿纵轨道行走,根据感应器对定位识别板的感应信号,控制投饵机对横置养殖筐进行一对一地下饵料;待行走小车行走至纵轨道末端时,通过调节装置让行走小车改由横向轮支撑,使行走小车沿着横轨道横向行走至相邻纵轨道,再通过调节装置使行走小车改由相邻的纵轨道支撑行走,如此循环反复以使得行走小车能够沿着整个养殖场行走并投放饵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行走小车上安装有投饵机和感应器,可根据感应器探测到养殖筐上的识别定位板时,投饵机能发出投饵的指令,能同时对多个养殖筐一对一地进行精确投饵并完成相邻养殖池之间的投饲工作。

    一种管角螺微卫星位点及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339703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70877.5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角螺微卫星位点及多态性引物,即提供6个管角螺的微卫星位点,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6中的任一个。本发明还提供从上述微卫星位点设计的引物,用于管角螺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本发明从管角螺公共数据库中筛选出6个微卫星位点,并根据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管角螺的群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鉴定,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

    一种三疣梭子蟹微卫星位点及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3387980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70879.4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疣梭子蟹微卫星位点及多态性引物,即提供5个三疣梭子蟹的微卫星位点,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中的任一个。本发明还提供从上述微卫星位点设计的引物,用于三疣梭子蟹种群遗传多样性检测。本发明从三疣梭子蟹公共数据库中筛选出5个微卫星位点,并根据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结果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可用于三疣梭子蟹的群遗传多样性检测、亲缘关系鉴定,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领域。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放流标记芯片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90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96300.3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曼氏无针乌贼放流标记芯片及检测方法,该芯片包括质控探针和检测探针,质控探针包括人工合成的固定化阳性探针、杂交阳性探针、阳性对照探针和阴性对照探针,检测探针为两条特异性好的Tai-2009-1或Zhou-2009-1放流群体的核苷酸序列,该放流标记芯片可以鉴别以这二个乌贼为亲本的群体,该放流标记芯片标记特异性和稳定性好,对乌贼损伤极少,回捕后各群体的统计数据分析误差率得到降低,为研究曼氏无针乌贼放流群体及子代的相关性提供了方便,尤其为研究乌贼生长繁殖规委提供较准确的数据依据。

    一种青蟹育肥育膏暂养方法及抱卵蟹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877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36344.9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青蟹育肥育膏暂养方法及抱卵蟹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选择附肢健全、活力好、已交配的雌性青蟹,消毒后,放入具有网孔的塑料筐内暂养于室内水池中;青蟹的密度为3-4个/m2当水温低于10℃时,不换水,不投饵,塑料筐全部没入水中;当水温在10℃以上时,塑料筐的顶端干露于空气中;当水温在10-15℃时,隔1-2天投喂少量低值鲜活贝类;当水温在15℃以上,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冰鲜小杂鱼或低值鲜活贝类等;所述水池内水的透明度控制在20-30cm。在青蟹暂养的基础上进行抱卵蟹的培育。按本发明所提供青蟹暂养方法,青蟹存活率高,经济效益好,实现了青蟹错峰上市。将暂养的青蟹进行抱卵蟹培育,96.5%以上的青蟹都能抱卵,实现了青蟹抱卵的人工培育方法。

    一种双向电泳乌贼墨囊全蛋白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991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96292.2

    申请日:2010-06-1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电泳乌贼墨囊全蛋白样品的制备方法,通过丙酮溶液去除色素、多糖和核酸等杂质让墨囊粉末全蛋白沉淀分离,用酒精清洗掉丙酮,然后用裂解液裂解和提取蛋白,再用水化上样缓冲液稀释,得到乌贼墨囊全蛋白双向电泳样品液,且每300μl乌贼墨囊全蛋白双向电泳样品液中含有300-350μg乌贼墨囊全蛋白;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乌贼墨囊中色素、多糖和核酸等干扰双向电泳过程的杂质,为乌贼墨囊全蛋白双向电泳创造了条件,为乌贼墨囊相关的蛋白质研究打下了基础,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