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SVM算法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预测有机物PDMS膜-水分配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88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45135.9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PDMS膜-水分配系数的方法,通过已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计算分子描述符,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SW-SVM)分析联用法,构建了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模型,可快速、高效的预测有机化合物的KPDMS-w值;该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且能节省实验测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发明运用R语言开发了泛化能力较好的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本发明能有效地预测应用域内有机化合物的PDMS膜/水分配系数,填补了其他化合物的数据空白,为环境化合物的监测和被动采样器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预测有机物PDMS膜-水分配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88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44894.3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有机物PDMS膜-水分配系数的方法,通过已有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计算分子描述符,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模型(QSPR),可快速、高效的预测有机化合物的KPDMS-w值。该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且能节省实验测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发明遵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QSPR模型的构建和验证导则,旨在改善预测精准度,采用的算法透明,便于机理解释。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且具有明确的应用域,包含不同种类的化合物347种,能有效地预测应用域内有机化合物的PDMS膜/水分配系数,填补了其他化合物的数据空白,为环境化合物的监测和被动采样器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黑臭水体关键控制变量及其目标值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6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29727.9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关键控制变量及其目标值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搜集或监测需要治理的黑臭水体n组亚铁离子浓度Fe,总磷浓度P,总氮浓度N,溶解氧浓度D及叶绿素a浓度C的观测数据;获得亚铁离子浓度对应的密度函数;(2)获得新的总磷浓度数据P';(3)获得1棵不剪枝回归树;(4)获得k棵不剪枝回归树;(5)获得亚铁离子浓度的伪密度函数;(6)计算F(Fe)与n组G(Fe)间Jensen-Shannon散度,取其最大值作为总磷重要性的度量;(7)获得得到总氮、溶解氧及叶绿素a的重要性;(8)获得黑臭水体的关键控制变量;(9)获得黑臭水体中该关键控制变量的管理目标值。本发明能够确定对黑臭水体治理最为关键的环境变量并确定该变量的管理目标值,易于在黑臭水体治理中推广。

    污染源顶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不确定性风险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00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094502.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源顶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不确定性风险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纳污河段污染源分布是否适合污染源顶点概化计算其纳污能力;(2)确定纳污河段起始断面位置x、达标控制断面位置x'、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C0,测量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3)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纳污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度α;(4)确定达标控制断面的污染物达标浓度Cs,结合污染源顶点概化特性、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性α、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计算该河段纳污能力的方差D(W),将其作为该纳污河段纳污能力不确定性的风险。通过本发明,该方法能有效估计小型河道纳污能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易于在各种小型河道纳水质管理中推广。

    规划排污口任意多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风险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058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94196.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划排污口任意多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风险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查确定纳污河段起始断面位置x和该河段上规划的排污口的数量n及其位置,确定概化后排污口的数量n'及其相对于起始断面的位置xi;(2)测量并确定该纳污河段达标控制断面位置x',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C0,测量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3)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该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度α;(4)根据纳污河段下游用水标准确定控制断面的污染物达标浓度Cs,计算该河段纳污能力的风险。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能有效的估计任意规划排污口情况下河道纳污能力的风险,并改进和提高河道水质的管理水平。

    污染源重心概化下考虑降解系数不确定性的小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94309.X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源重心概化下考虑降解系数不确定性的小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纳污河段起始断面位置x和现有及规划污染源的数量n,它们相对于该河段起始断面位置xi、污水流量qi、污染物浓度ci,计算纳污河段污染源重心相对于起始断面的距离xc;(2)测量并确定纳污河段达标控制断面位置x'、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C0,测量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3)根据测量结果确定纳污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度α;(4)计算该河段纳污能力的数学期望E(W),作为该河段的纳污能力;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利用该方法能有效的估计污染源重心概化且降解系数不确定情况下河道的纳污能力,改进和提高河道水质的管理水平。

    基于并联平板式膜蒸馏技术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954706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499084.5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联平板式膜蒸馏技术的高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加热单元与渗透相吸收单元之间的膜蒸馏单元;太阳能加热单元包括聚光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原料液进液罐、铜制换热盘管,铜制换热盘管设置在原料液进液罐内,聚光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两端与铜制换热盘管两端相连;渗透相吸收单元包括吸收液收集罐、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吸收液收集罐外壁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吸收液收集罐内;膜蒸馏单元包括并联平板式膜组件,并联平板式膜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作为热腔的膜组件和作为冷腔的膜组件,本实用新型高效实现氨氮废水处理,还可以通过回收渗透相的方法来实现氨氮的回收利用。

    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6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7474.3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的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滤液收集系统的锥形过滤装置连接,其通过软管连接装置和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相连;干湿交替控制平台包括顶部水箱和底部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柱式取样口和管式取样口;滤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更换滤液收集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来实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中上覆水层的高度和干湿交替频率,能有效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98260U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21966374.9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喷淋供水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多层支撑平台;整个装置置于多层支撑平台上,喷淋供水系统顶部供水水箱和下部喷淋水箱两者之间通过计量泵和橡胶软管相连接,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上下两端均为开口设计,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分别与喷淋水箱和滤液收集系统的柱形过滤装置固定连接;喷淋供水系统包括上部供水水箱和下部喷淋水箱,喷淋水箱底部安装有板式喷头。本装置可在室内操作,模拟降雨周期远小于自然降雨周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实验所需数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