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61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208176.X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063 F04C18/3446 F04C29/12

    Abstract: 压缩机(10)具备:壳体(11),其将与吸入孔(22)连通的吸入室(20)形成于内侧;以及止回阀(40),其设置于吸入孔内。止回阀包括:阀座部件(50),其具有阀孔(54)以及阀座(53);阀体(60),其具有主体部(63)、头部(65)以及引导部(68);以及弹簧(70),其配置于阀座部件与引导部之间。头部以及引导部的至少一方与主体部成为分开独立部件,且相互卡合而作为阀体被一体化。壳体的形成吸入室的内壁面具有与头部对置的对置部(14c)。在头部与阀座接触的状态下,将对置部与头部之间的距离定义为阀体的能够移动的限制行程量L1,将由引导部规定的阀体的假想行程量定义为L2,则满足L1≤L2的关系。

    叶片式压缩机
    9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7111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310432021.6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叶片式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转子室;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中的驱动轴;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转子;能够从所述转子的外周表面滑入和滑出并且与所述转子室的内周表面接触的叶片;通过所述转子和所述叶片形成在所述转子室中的压缩室;以及形成为与所述压缩室连通的吸入室和排放室。在所述排放室中形成有油箱以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排放室包括具有预定容积的两个空间,所述空间位于所述转子室的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侧上而彼此连通,由此充当所述油箱。

    压缩机的单向阀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17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11206342.4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02 F04C18/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螺旋弹簧的位置偏离的压缩机的单向阀。设置于制冷剂所通过的制冷剂通路内的压缩机的单向阀,具备阀座部件(50)和阀体(60)。阀体(60)具有:胴部(63),其插通于阀座部件的阀孔(54);头部(65),其配置于比阀孔(54)靠下游侧的位置,通过与胴部一起移动而与阀座接触分离,从而开闭阀孔;弹簧支承部(66),其配置于比阀孔靠上游侧的位置,从胴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以及导向部(68),其设置于弹簧支承部的径向外侧。以包围胴部的周围的方式在阀座部件与弹簧支承部之间设有螺旋弹簧(70)。导向部(68)具有位于螺旋弹簧的径向外侧并限制螺旋弹簧在径向上的移动的内周面(68U)。

    压缩机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17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11205298.5

    申请日:2016-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6 F04C29/124 F16K15/06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使从阀体观察位于开阀方向侧的空间在开阀时被用作制冷剂通路的压缩机。压缩机10具备:具有周壁12a的筒状的壳体;以贯通周壁的方式设置,并且形成制冷剂所通过的制冷剂通路的吸入通道22;在壳体内划分出的吸入室20;以及单向阀40。单向阀40具备阀座部材50和阀体60。阀体60具有插通于阀座部材的阀孔54的胴部63和位于比阀孔靠下游侧的位置、通过与胴部一起移动而与阀座53接触分离从而使阀孔开闭的头部65。阀体的头部65在单向阀关闭的状态下收纳于吸入通道22内,在单向阀打开的状态下从吸入通道22向吸入室20突出。

    串联式叶片压缩机
    9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6281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102688.X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一种串联式叶片压缩机,具有壳体、驱动轴、一级叶片和二级叶片以及一级叶片槽和二级叶片槽。在每个一级叶片与对应的一级叶片槽之间限定有一级背压室。在每个二级叶片与对应的二级叶片槽之间限定有二级背压室。壳体包括外壳,外壳容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驱动轴具有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在驱动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与排出室连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一供给通道,第一供给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一级背压室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第二供给通道,第二供给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二级背压室连接。

    旋转叶片压缩机
    9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43684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389837.X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一种旋转叶片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背压施加机构由上游通道、下游通道以及间歇性连通机构形成。该上游通道与排出室连通。该下游通道构造成与多个背压室间歇性地连通。该间歇性连通机构设置在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并构造成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间歇性地连通。当间歇性连通机构使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连通时,转子构造成使得下游通道与所有背压室均不连通。当转子使下游通道与背压室中的至少一个背压室连通时,间歇性连通机构构造成切断上游通道与下游通道之间的连通。

    级联式叶片压缩机
    9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628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102343.4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级联式叶片压缩机,具有主叶片和副叶片以及主叶片凹槽和副叶片凹槽。在每个主叶片的底部表面和相对应的主叶片凹槽之间限定有主背压室。在每个副叶片的底部表面和相对应的副叶片凹槽之间限定有副背压室。壳体包括外壳、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一气缸体和第二气缸体。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一气缸体和第二气缸体构造而成的内壳体具有公共通道、第一供应通道以及第二供应通道,所述公共通道在驱动轴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以与排气室连通,第一供应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主背压室连接,第二供应通道将公共通道与每个副背压室连接。

    旋转叶片式压缩机
    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231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192721.2

    申请日:2013-05-22

    Abstract: 一种旋转叶片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背压施加机构具有连通室、旋转通道、背压通道以及间歇装置。连通室定位成与驱动轴相邻。连通室与排出室连通。旋转通道形成在驱动轴中并且与连通室连通。背压通道可与背压室连通。前侧板和后侧板中的至少一者用作背压侧板,背压通道形成在背压侧板中。间歇装置位于背压侧板与驱动轴之间并且允许旋转通道与背压通道之间的连通。当背压通道与背压室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时,间歇装置在旋转通道与背压通道之间形成连通。

    串联式叶片压缩机
    9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112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253216.4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一种串联式叶片压缩机,包括气缸室。气缸室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气缸室和第二气缸室。转子包括容置在第一气缸室中的第一转子以及容置在第二气缸室中的第二转子。每个转子具有背压供给通路,背压供给通路将背压室与排放压力区彼此连接。每个背压供给通路包括位于旋转轴与分隔壁之间的中间通路。压缩机包括背压增大限制部,背压增大限制部限制由于从为第一转子设置的背压供给通路的中间通路流动到旋转轴与分隔壁之间的流体而使第二转子的背压室中的背压增大至大于预定压力。

    压缩机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8460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36858.5

    申请日:2015-03-26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无论对排出通道有何结构限制的情况下均提高压缩机中的润滑油的分离效率,其中,该压缩机通过使制冷气体旋动而以离心的方式将润滑油分离出来。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通向形成于壳体6中的容置孔21的第一排出通道25a和第二排出通道25b以及固定在容置孔21中并且构造成以离心的方式分离润滑油的分离缸23。分离缸23包括大直径部23a、小直径部23c、以及构造成连接大直径部23a和小直径部23c的连接部23b。分离缸23被放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排出通道25a和25b的开口边缘26a和26b的上端T1和T2与形成有边界边缘的下端位置P2相重合或者使得该边界边缘位于第一和第二排出通道25a和25b的开口边缘26a和26b之内,其中,该边界边缘构造成连接大直径部23a和连接部23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