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822641.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C01B32/194 , B82Y30/00 , B2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联合毒性评价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细胞的检测技术领域。其首先制备尺寸可控的Ag/His‑GQD/rGO三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后,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结合到复合材料上,再将已经活化的叶酸通过酰胺键与L‑半胱氨酸结合,固定细胞,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进行测定,制得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与三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构建的传感器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可以快速用于Hep G2细胞的测定,且成本比较低。本发明通过Hep G2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可用于农药毒性的评价,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1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3143.8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577 , G01N33/58 , G01N33/558 , G01N33/546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贝类食品中河豚毒素的时间分辨免疫定量试纸条,属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荧光微球替代传统胶体金,用荧光微球标记河豚毒素抗体复合物,利用竞争免疫法,将其作为荧光探针用于免疫层析,通过读取荧光免疫分析仪上检测线的荧光值,可以对贝类样品中的河豚毒素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本发明所述的时间分辨免疫定量试纸条能够实现快速定量检测各类贝类食品中河豚毒素的含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中当河豚毒素的浓度范围为0.5~40ng/mL时,其浓度的对数值与T/T0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57365‑0.2668LgX,R2=0.9940,检测限可达到0.047ng/mL。
-
公开(公告)号:CN112553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2474.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快速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黑曲霉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原始黑曲霉进行定向诱变,筛选出了一株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黑曲霉。所述菌株与玉米赤霉烯酮结合速度快,降解效率高,可在28h内降解95%以上的玉米赤霉烯酮,使用较低的量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降解同样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为原始菌株用量的1/10,且所述菌株为食品级菌株,可以用于实现玉米、大麦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794286.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耐药性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芯片和细菌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特定的含刃天青的样品溶液再特定电化学环境下,结合示差脉冲伏安法对细菌进行了药敏性检测。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针对细菌活性进行检测,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耐药性、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可广泛用于医学等领域的各种研究和临床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2435.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IPC: C07H15/203 , C07H1/08 , A61K31/7034 , A61K31/704 , A61P39/06 , A61P11/00 , A61P29/00 , A61P17/00 , A61P3/10 , A61P25/00 , A61P35/00 , A23L33/105 , A61K8/60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桃分心木中酚酸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应用,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核桃分心木经粉碎后,采用乙醇提取得到核桃醇提物;(2)分离:将步骤(1)得到的核桃醇提物进行柱层析,并依次采用不同浓度乙醇依次洗脱,反复净化洗脱,分离得到酚酸葡萄糖苷类化合物;所述酚酸葡萄糖苷类化合物为2-羟基-5-甲氧基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6-羟基萘基-1,2-(2-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2,6-二羟基萘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通过药理实验证实这三种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0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22641.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C01B32/194 , B82Y30/00 , B2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联合毒性评价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细胞的检测技术领域。其首先制备尺寸可控的Ag/His-GQD/rGO三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后,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结合到复合材料上,再将已经活化的叶酸通过酰胺键与L-半胱氨酸结合,固定细胞,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进行测定,制得电化学细胞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与三维复合材料的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构建的传感器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可以快速用于Hep G2细胞的测定,且成本比较低。本发明通过Hep G2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可用于农药毒性的评价,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3095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94286.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菌耐药性电化学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芯片和细菌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特定的含刃天青的样品溶液再特定电化学环境下,结合示差脉冲伏安法对细菌进行了药敏性检测。本发明方法可以直接针对细菌活性进行检测,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耐药性、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可广泛用于医学等领域的各种研究和临床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558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22796.1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纳米金作信号放大载体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农药联合毒性评价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生长Au纳米种子,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金材料,适体传感器的制备以及产生电化学信号。本发明保证了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对靶细胞的捕获效能;提高电子迁移速率;对毒死蜱的电信号识别能力显示出较高的水平,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404034.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和食品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降解脱氧雪腐镰刀烯醇的微生物是从太湖湖底泥中经梯度稀释分离、筛选得到的,经鉴定为青霉JS2(Penicillium sp.JS2),在培养基中,DON的初始浓度为2mg/L,pH 6.0,经32‑35℃培养96h,DON的降解率为62%。该菌种降解呕吐毒素的稳定性很好,在培养基中,传代培养5代,DON的降解率均在6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27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390561.0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27 ,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真菌毒素联合毒性的细胞电化学传感器,属于食品质量分析检测领域。本发明采用电镀金纳米粒子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层粘连蛋白模拟细胞在体内的生理生存环境,以及采用鼠尾胶原构建三维立体模型更加真实地再现细胞形态,构建的细胞电化学阻抗传感器对真菌毒素对人肝癌细胞造成的影响反应快速、灵敏,设备便捷且生产成本较低,再结合电化学阻抗值与联合指数法能快速的判断真菌毒素联合作用的类型及作用程度。本发明通过构建便携式细胞电化学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毒性分析,并在分析真菌毒素联合毒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