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安装结构及包括该把手安装结构的门

    公开(公告)号:CN10546446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019311.1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把手安装结构及包括该把手安装结构的门,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将把手组件固定在门体上,还包括第一端固定连接在门体上的固定柱;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柱、把手座以及锁紧件,把手座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连通;锁紧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孔中,固定柱的第二端伸入至第一连接孔中,锁紧件在第二连接孔的轴向位置可调并可定位地设置在第二连接孔中,以使锁紧件能够与固定柱相抵紧或相脱离;把手柱的端部通过螺纹结构与把手座相连接。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把手安装结构,其避免了螺钉露在外面的问题,进而避免了螺钉容易脱落、锈蚀以及对外观造成影响的问题。

    酒柜隔温加湿装置、酒柜及酒柜的湿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4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5614.9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B73/00 A47B97/00 A47B2220/0061 A47B2220/0091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酒柜隔温加湿装置、酒柜及酒柜的湿度控制方法,涉及家用电器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双温区及多温区酒柜内的加湿装置均为单独设计导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酒柜隔温加湿装置,包括隔温部件、接水机构和蒸发机构,隔温部件用于分隔酒柜内的不同温区;接水机构一体成型在隔温部件上,用于接收酒柜内的冷凝水;蒸发机构用于使所述接水机构内的冷凝水蒸发,以对相应的温区加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接水机构一体成型在隔温部件上,使得隔温部件与接水机构可以一体设计,从而减少了接水机构的单独开模以及后续人工组装的费用,从而可以降低本发明酒柜隔温加湿装置的加工成本,并且其生产效率也较高。

    一种空调系统及利用空调系统废热发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738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10277748.2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及冷凝器,压缩机的排气口经排气管与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在冷凝器的一侧设有排风机,在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温差发电模块,该温差发电模块的高温端紧贴于排气管的外壁上,在该温差发电模块的低温端设有散热装置。本发明将温差发电应用于空调系统,有效利用空调系统运行中产生的废热,实现了待机“零”能耗和系统运行整机能耗的下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空调系统废热发电的方法。

    一种玻璃门安装结构及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9989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99207.2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门安装结构及电器,包括玻璃门组件,玻璃门组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侧玻璃、中间玻璃和内侧玻璃;外侧玻璃与中间玻璃之间,中间玻璃与内侧玻璃之间均设置有筛条,筛条用于将外侧玻璃、中间玻璃、内侧玻璃分隔开,以使外侧玻璃、中间玻璃、内侧玻璃之间具有间隔;筛条设于玻璃门组件的顶部和底部。本申请中通过在玻璃门组件中设置由PVC材料制成的筛条,通过减小筛条的宽度能够有效的减少玻璃门组件的厚度,使得玻璃门的整体厚度减小,只有同类产品厚度的三分之二,甚至比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玻璃门的厚度更薄。

    门体结构及柜体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73020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68652.5

    申请日:201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体结构及柜体。该门体结构包括门框组件,所述门框组件包括固定部和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及辅助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门托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门托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门托结构位于所述门板的下方,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底部,且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门板的安装侧;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滚轮和滚轴,所述滚轴安装在所述门板上,所述滚轮套装在所述滚轴上,且所述滚轮的部分外壁凸出于所述门板的下表面,以达到减少门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下沉倾斜的现象的目的。

    回热器及具有其的磁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154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1911109199.0

    申请日:2019-11-13

    Inventor: 汪魁 罗胜 杨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热器及具有其的磁制冷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冷流动过程和热流动模式下,容纳部内的换热介质可通过不同的循环通道和分集流结构相连实现换热,该回热器从热流动过程切换至冷流动过程,或者是从冷流动过程切换至热流动过程时,都使得上一个模式中换热介质不会因为流体的流向突然改变,而在容纳部的两端及内部逆流或回流影响回热器的性能。降低管口到容纳部变径带来的压损,减轻驱动流体耗功;同时分流和集流作用使得磁工质容纳部的流动更加均匀,减轻流动死角;使得换热介质在整个回热器部件内部通道单向流动,解决滞留体积对回热器温跨及制冷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回热器的换热效率。

    一种双冷源户外机柜空调及包含其的户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65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6479.3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冷源户外机柜空调及包含其的户外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制冷设备能耗过高的技术问题。该双冷源户外机柜空调包括柜体、热管系统冷凝器、机械系统冷凝器;柜体内具有进风腔;柜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与进风腔连通的外循环进风口;热管系统冷凝器和机械系统冷凝器呈V形布置在进风腔内,且热管系统冷凝器和机械系统冷凝器的换热板面分别正对两个外循环进风口。本发明通过采用机械制冷和热管复合的制冷模式,有效的利用了自然冷源,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整机系统效率;通过将冷凝器设置成正对外循环进风口的前后V型摆放,相对于左右V构型有效的改善了进风效果,提高了进风效率。

    一种磁制冷装置
    10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12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1910385657.7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汪魁 罗胜 杨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制冷装置,其包括:第一组件(1)和第二组件(2),所述第二组件(2)为环形组件,且所述第一组件(1)位于所述第二组件(2)的径向外侧或径向内侧,且所述第一组件(1)为第一磁体组件,所述第二组件(2)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磁工质床(24)的气隙空间,所述第一组件(1)能够与所述第二组件(2)做相对转动的运动,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的磁力线方向沿着环形的所述第二组件(2)的圆周方向进行分布。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第二组件的径向尺寸做的较大,增大磁工质床的容纳气隙体积,增大磁工质的量或磁体实际的有效工作空间,提高磁制冷装置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提高磁制冷装置的制冷或制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