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风量静压曲线处理方法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85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4911.X

    申请日:2013-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风量静压曲线处理方法及空调器。其中方法包括:控制主板接收用户操控板发送的静压处理指令;根据所述静压处理指令,所述控制主板进入风量静压曲线处理模式;在风量静压曲线处理模式下,所述控制主板接收用户发送选择所需风量静压曲线形式的指令,在风量静压曲线形式列表中查找并选择用户所需的风量静压曲线形式;所述控制主板根据用户选定的风量静压曲线形式,控制空调器的直流电动机执行选定的风量静压曲线形式下的风机转速控制。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风量静压曲线处理方法及空调器,解决了现有的风量静压曲线可选择及修改的局限性,且用户舒适性体验差的问题。

    换热器结构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1297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6864.X

    申请日:2013-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为N折,由N个换热器段依次连接而成,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结合处,其中,N为整数且N≥2;其中在至少一个结合处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拼接,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形成夹角,拼接的相邻两个换热器段之间的结合处的与所述夹角相对的位置形成凹槽;换热器结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本发明的换热器结构,换热器和电加热装置集于一体,安装和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有效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和空调机组的性能。

    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74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60654.9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制热模式下,检测空调器的各项运行数据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如果空调器的运行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则终止空调器的制热模式,并切换进入除霜模式。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空调器的运行时间及内、外管温度进行综合判断进入除霜模式,即对空调器是否进入除霜模式设置了更加精确的限制条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空调器进行除霜时不能准确控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空调除霜准确控制的效果。

    离心风叶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7369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48452.2

    申请日:201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风叶,提高了风量,降低了噪音,具体为:由于叶片的内型面和外型面为具有相同中心线的同心圆弧面,外型面的半径尺寸大于内型面的半径尺寸,理论及实验结果均证实了,其风量有了较大提高(>15%),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2-4db。

    一种风冷换热器的冲孔方法和一种风冷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3752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42116.7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换热器的冲孔方法,包括步骤:确定风冷换热器迎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所在的圆心直线L0以及迎风侧换热管孔14的圆心,并确定背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所在的圆心直线L1;找到背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O,圆心O为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相邻两个迎风侧换热管孔的圆心连线于竖直面上的投影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圆心直线L1的交点;以圆心O为圆心对风冷换热器背风侧进行冲孔并完成背风侧冲孔。采用上述冲孔方法使得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增多了能够吹到背风侧换热管的风,提高了风冷换热器处于安装角度时的换热效率,实现了在减小空调体积的基础上避免了风冷换热器换热效率对空调使用性能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风冷换热器。

    室内机
    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7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3862.5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ω,其中,40°≤ω≤120°。本发明对后蜗壳离贯流风轮的最近点与贯流风轮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进行优化,平衡进风区和出风区,提高出风量。

    风管室内机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4799.3

    申请日:201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下部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机,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根据本发明的风管室内机,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壁上,从而使风管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小型家用风管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

    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内机

    公开(公告)号:CN10319574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006504.5

    申请日:2012-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3 F04D17/04 F04D29/6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风叶,其具有旋转轴,并包括一个轮毂、至少两个加强圈以及若干在该轮毂与该加强圈之间或者在两个该加强圈之间延伸的叶片,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以一个角度倾斜,所述轮毂或所述加强圈两侧的所述叶片呈V型夹角排列。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心风叶,其叶片呈V型夹角排列,此种结构的离心风叶在旋转送风时气流更加均匀,可显著降低噪音,并可错开噪音波峰的重合,音质更加稳定舒适。试验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心风叶比当前常用的直型离心叶片风降低噪音3分贝左右,音质也更加稳定舒适。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离心风叶的离心风机,及使用上述离心风机的空调器内机。

    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及风管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0905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38904.1

    申请日:2011-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及风管空调机组,其中,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包括:出风部和/或回风部,在出风部和/或回风部上可伸出地设置有面板(10)。本发明的风管空调机组的风口部件结构简单,并且,在空调机组开启的时候,面板(10)同时开启保证出风口和/或回风口的通畅,在空调机组关闭的时候,面板(10)同时关闭,保证了垃圾或异物不会通过出风口和/或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内,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出风部件和/或回风部件容易聚积灰尘的问题,进而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

    空调室内机
    10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497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57804.3

    申请日:2012-05-18

    Inventor: 杜辉 苏运宇 王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面上的回风口和设置在壳体正面的出风口;回风口的上方设置有换热器,回风口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接水盘,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机;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叶和蜗壳,蜗壳上具有出风开口;蜗壳包括形成出风开口下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出风开口上侧面的后蜗壳,前蜗壳与后蜗壳之间的夹角向出风侧张开,形成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扩压角Φ,其中,10°≤Φ≤40°。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优化其出风扩压角Φ,在提高其风量的时候,尽可能地降低噪音,从而提高其风量噪音比。当出风扩压角Φ在10°~40°的范围时,具有良好的风量噪音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