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191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253280.5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学习控制模式的电磁开关智慧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目标识别模块,其为电磁开关的智能过程控制提供阶段性的控制目标;系统参数辨识模块,其表征了开关的动态控制过程;状态特征提取模块,其接收来自系统参数辨识模块的接触器本体特征参量观测模型输出的开关当前磁状态信息;状态特征提取模块实时表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的动态特征;以及控制策略计算模块,其输出控制决策,控制策略计算模块通过实时接收开关的控制目标与动态特征,获得开关即将执行的一串动作或一个决策,输出至开关动态控制系统,使开关动态控制系统根据当前工况分配开关动态控制系统的吸反力。整个控制系统具有学习并适应未知或不确定系统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14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0434610.0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开关高频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将输入电源依次经过整流单元、滤波单元后,通过两个电力电子开关施加在电磁开关线圈上,根据两个电力电子开关的驱动信号与前端直流滤波电压间接合成电磁开关线圈的高频方波电压。本发明结合电磁开关驱动电路,根据驱动信号及前端直流滤波电压来间接合成线圈高频方波电压,可大幅降低采样系统对电压传感器带宽及AD输入通道采样速度的要求,从而降低采样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15436.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单极接触器的开关并联扩容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并联方式运行的两相智能电磁开关;电磁开关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和两个单极接触器;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同步控制模块和触头状态监测模块、线圈电流控制器、触头采样电路、线圈电压采样电路;触头状态监测模块判断触头工况;当需合闸时,同步控制模块使开关在同步定相的工况下合闸;当需分闸时,同步控制模块使开关相互协调配合在同步零电流的工况下分闸;本发明设计常态与非常态两种线圈电流自适应控制模式,实现两项开关并联扩容运行时的稳定吸持,在两相开关并联运行的全过程进行闭环控制,实现开关分、合闸动作的同步性与吸持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开关容量,扩宽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6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374032.1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模块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微型断路器模块化零部件模型;对零部件模型进行特性分析,并将得到的结果与零部件模型存入数据库;根据不同壳架电流和额定电流的大小,进入参数设置模块,设置性能参数指标;根据性能参数指标,搜索已有的数据库,确定各个零部件的选型;进入多物理场的计算模块,包括电磁机构电磁场的计算、操作机构多体动力学分析、热双金属的推力计算、导电回路与壳体的温升计算和触头的电动斥力计算;通过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实现微型断路器的综合性能分析,并进行零部件修正,输出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微型断路器的综合性能分析,并进行零部件修正,输出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34980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76046.5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插即用交流接触器智能化配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抑制高频干扰信号的EMI滤波器部分,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电流的线圈驱动电路部分,采集线圈电流值的电流采集部分,采集控制电源经滤波整流后电压的电压采集部分,控制线圈驱动电路中开关管的驱动器部分,微型控制器部分,用于功能拓展的拓展口部分和辅助电源部分。其中微型控制器包含用于检测线圈电阻和电感的线圈参数在线检测部分,控制器参数估计部分和用于控制交流接触器吸合、吸持和分断过程的状态控制器部分;该配件系统通过在线检测线圈参数,估计控制器参数,自行匹配不同规格接触器,用于不同规格接触器时具备即插即用特性,实现其智能化工作与节能无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114357.5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闭环RBR技术的电磁开关全寿命周期自适应控制方法,采用Run-by-Run学习控制算法与闭环控制进行组合模块化设计,使前馈和反馈优势互补,反馈内环控制器用来稳定系统,学习控制外环用来实现对期望目标的高精度跟踪;RBR数据模型利用电磁开关重复操作的特性,对其历史动作信息进行反馈评估与分析,滚动优化数据模型并调整吸合、吸持、分断过程的控制决策,迭代求解线圈电流(电压)的闭环参考序列,改变依赖离线获得的最优参量始终指导开关在线时变运行的局限;本发明自适应优化过程不局限于一个最优解,能够兼顾开关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时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把新的优化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使控制在开关的全寿命周期内保持实际上的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3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7892.5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电磁系统机电关系的神经网络分段拟合方法及系统,引入神经网络,以接触器的实际运行数据为样本,利用其电磁参量与机械参量的二元对应关系对电磁系统的机电关系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神经网络的拟合输出;其中,在神经网络的训练及拟合过程中以接触器动静铁心间的气隙为界限,分别进行大、小气隙下的训练及拟合,以提高神经网络的输出精度。本发明一方面实现了“已知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磁链和电流来求得动铁心的位移”,同时也实现了“已知电磁系统的磁链和位移来反求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18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690755.8
申请日:2016-08-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弧开关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相互相连的电磁系统与触头系统,所述电磁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第一电源、整流滤波模块、线圈电压检测模块、线圈电流检测模块、开关电源、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功率驱动模块、第二功率驱动模块、续流二极管、激磁线圈、钳位电路;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第二电源、触头电流检测模块、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三功率驱动模块、第四功率驱动模块、触头电压检测模块、主触头、过电压抑制能量吸收回路、负载、电感、电容。本发明实现了触头系统的交直流通用,自适应无弧控制,以及电磁系统的交直流通用、节能无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45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317175.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通用智能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与触头系统;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第一交/直流电源、整流滤波模块、线圈电压检测模块、线圈电流检测模块、开关电源模块、第一开关管、第一功率驱动模块、第二开关管、第二功率驱动模块、微处理器、续流二极管、钳位电路、激磁线圈;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第二交/直流电源、第三开关管、第三功率驱动模块、触头电流检测模块、触头电压检测模块、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四开关管、第四功率驱动模块、过电压抑制及能量吸收回路、主触头、二极管、电容、限流电阻、负载。本发明实现了触头系统的交直流通用,以及电磁系统的交直流通用、节能无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8378.5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1H4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接触器速度闭环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电流闭环作为基础内环,用以灵活调节接触器的激磁状态;接着采集接触器的激磁电压及激磁电流,利用嵌入式ANN模型计算接触器动铁心的实时位移;最后利用实时位移信息来计算动铁心的实时速度,构建接触器速度闭环控制。本发明引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接触器神经网络(ANN)模型,无需接触器具体的结构及材料参数,更不需要对磁路进行简化处理及非饱和假设,仅通过简单的训练过程即可完成任何接触器模型的构建,从而输出高精度的位移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接触器的速度闭环控制方案,对动铁心的运动速度进行闭环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