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7416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82785.9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双组分海岛纤维置于由邻氯苯酚、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后得到乳液的中,在振荡条件下进行处理,再经纯净水清洗,拉幅烘干、热轧处理后,得到一种过滤材料。本发明采用了乳液处理技术使海岛纤维完全开纤,比表面积增大,得到的超细纤维织物具有优异的吸附分离功能和过滤效果。与熔喷非织造布相比,海岛双组分纤维具有纤维的种类多、产量大、生产工艺成熟、强力大等优点,可应用于超净化过滤与清洁领域,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68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1036.1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聚酰胺6复合纳米纤维长丝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碳纳米管的预处理,(2)制备纺丝液,(3)制备浴液,(4)采用静电纺丝方法获得初纺纱,(5)后处理:将步骤(4)得到的初纺纱在步骤(3)的浴液中进行湿拉伸,即得到所述碳纳米管/聚酰胺6复合纳米纤维长丝纱。本发明形成了碳纳米管/聚酰胺6纳米纤维长丝纱的10小时以上无断头的连续纺丝技术,制得的碳纳米管/聚酰胺6复合纳米纤维长丝纱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有望应用于微型电子器件、超轻薄型功能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以及高强度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51991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97628.3
申请日:2006-11-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常州市天怡工程纤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合成纤维及其织物进行亲水性整理的方法,它包括合成纤维及其织物的预辐照处理、反相乳液的制备和接枝改性处理工序。预辐照处理包括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或紫外线辐照处理;反相乳液的制备工艺是:将水、水溶性单体体系制备成水相体系,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混合制备成油相体系,再将水相体系缓慢倒入油相体系形成反相乳液;接枝改性处理方法是:将预辐照处理后的合成纤维及其织物投入到所制备的反相乳液中,通氮气驱除反相乳液体系中的空气,在45~95℃温度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按该方法进行亲水性整理,成品的接枝率可控,亲水性能好,且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无环境污染,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015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024120.0
申请日:2006-0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海安县鑫缘制丝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机,主要由高压供电装置、纺丝液储存罐、接收装置、和至少一组纺丝组件组成,所述纺丝液储存罐通过泵及管路与纺丝组件中的纺丝管连通,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竖直布置在运动机构上的圆筒和环绕设于圆筒外周的金属接收网,运动机构具有转轴平行于Z轴设置的旋转自由度,及沿Z轴方向的平移自由度;每组纺丝组件由纺丝组件架及固定其上的至少2个纺丝管组成,纺丝管内设有导电电极,纺丝管的喷口与金属接收网的距离为5~25厘米;相邻纺丝管喷口之间,设置有隔离电极。本发明可以保证获得的产品的均匀性,避免相邻纺丝管之间的电场干扰,防止了纺丝过程的不稳定、纤维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匀。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8624.3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L17/08 , D06M15/03 , D06M13/207 , A61L17/10 , A61L17/14 , D06M101/10 , D06M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基超细单丝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将丝素蛋白/聚乙烯醇/丝素纳米原纤复合纤维牵伸处理获得超细纤维,再在超细纤维表面涂覆壳聚糖制备超细单丝缝合线。该缝合线表面光滑,结构均匀,直径为36.6~42.9μm,断裂强力为0.25~0.31N,满足缝合所需强力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减少伤口感染。此外,该缝合线所使用的丝素蛋白、聚乙烯醇以及壳聚糖均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起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增生的作用,在医用缝合材料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55388.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续抗菌的香蕉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以香蕉纤维和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原料,通过特定的纺纱工艺加工而成。其中,香蕉纤维与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香蕉纤维50%~85%,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15%~50%。本发明利用香蕉纤维吸湿性好、断裂强度高、可降解、安全性高的特点,将其作为主体纤维与再生抗菌纤维素纤维混纺,制备的抗菌香蕉纤维混纺纱,不仅改善了香蕉纤维纯纺纱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纱线质量,同时也解决了传统香蕉纤维混纺纱抗菌性不高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组分单一纤维的优势,可应用于T恤、衬衫以及内衣面料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5305.4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PLA/PHBV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微胶囊、PLA粉末及PHBV粉末在高速混合机均匀混合后进行干燥,使得混合原料的水分含量不高于200ppm;将混合原料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并经过水浴冷却、吹风干燥及切片后进行干燥,制得水分含量不高于200ppm的光致变色PLA/PHBV共混母粒;将共混母粒经熔体纺丝、侧吹风冷却、上油、卷绕获得光致变色PLA/PHBV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经热牵伸、热定型后制得光致变色PLA/PHBV共混纤维。本发明的产品断裂强度高、柔韧性好、光致变色效果明显,在光致变色功能纺织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87222.8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应变传感纱线多信号协同监测的智能服装设计方法,包括将柔性传感纱线集成于服装的自锁缝纫针法、智能服装的设计以及传感信号采集、传输与显示系统。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将人体活动通过服装面料高效传递至柔性传感纱线的自锁缝纫针法;在服装内侧缝合内衬形成布线通道,在外侧嵌入松紧带,内置口袋;通过上述缝纫针法将柔性传感纱线缝纫于肘部、腹部、腕部和胸部等位置的内衬布料内,布线通道内穿入柔性导电纱线将柔性传感纱线与口袋中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对应的接口相连接;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同时采集和处理多处柔性传感纱线的信号并无线传输至智能终端。该方法实现了一种人体运动和生理数据协同监测的智能服装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5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312949.5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以旧丝绵为原料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再将丝素蛋白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与聚乙烯醇水溶液共混得到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纺丝水溶液,然后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所述干喷湿法纺丝工艺的凝固浴中,丝素蛋白的β‑折叠结构的含量由37~39%提升为40~42%;制得的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由拉曼光谱所测定的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中的分子链取向度为0.69~1.26。该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29~528%,断裂强度为0.17~0.27cN/dtex,直径为70~108μm。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制得的复合纤维伸长率大,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56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12949.5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以旧丝绵为原料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再将丝素蛋白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与聚乙烯醇水溶液共混得到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纺丝水溶液,然后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所述干喷湿法纺丝工艺的凝固浴中,丝素蛋白的β‑折叠结构的含量由37~39%提升为40~42%;制得的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由拉曼光谱所测定的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中的分子链取向度为0.69~1.26。该柔性丝素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为329~528%,断裂强度为0.17~0.27cN/dtex,直径为70~108μm。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制得的复合纤维伸长率大,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