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665630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616015.9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盾构法施工的洞内深孔注浆加固系统,所述系统在盾构隧道仰拱180°范围内的管片上设置注浆孔,向洞内软弱地层注浆形成水泥土加固区,加固深度根据隧道仰拱180°范围内淤泥质粉质黏土等软土地层厚度而定。每环管片在隧道仰拱180°范围内的标准块上增设2个注浆孔,管片吊装孔兼做注浆孔,由注浆孔向洞内插入注浆管,注浆孔与盾构隧道横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4°‑168°。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能够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结合形成高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实现长距离、高密度的洞内深孔注浆,有效扩大注浆加固范围、提高注浆均匀性,控制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管片的沉降,同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3014247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0834716.2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置季冻区有机质土系统,所述系统基于季冻区气候特性与有机质土体冻胀融沉时产生水分迁移提出,包括补水水箱、水泵、补水管道、集水井等的补水系统与用于堆载固结与加速融沉的加载装置、土体变形与温度检测装置。对比传统置换与搅拌桩以及添加化学剂等常用处置措施,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处置季冻区有机质土系统具有以下特点:节能环保,可以有效减少有机质的含量,并增加土体固结程度,减少土体冻胀融沉变形量,对环境影响小,一次性处置土体范围广,所需人力资源小。
-
公开(公告)号:CN204510618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20853883.6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孔复合竹质筒塑料生物质空心原竹圆柱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竹筒群(3)、绳状物(5)、复合竹质圆筒(1)、生物质填充料(2)和塑料粉碎料(4);其中空心竹筒群(3)的外围是绳状物(5),绳状物(5)的外围是空心竹筒群(3)、塑料粉碎料(4),空心竹筒群(3)、塑料粉碎料(4)的外围是复合竹质圆筒(1)。优点: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多类材料的特点,将日常生活塑料废品及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02689337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178111.8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C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FRP、混凝土、空心原竹矩形梁,包括FRP矩形管(2)、混凝土(1)和空心原竹筒(3),其中空心原竹筒(3)布置在梁底。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3种材料(或4种)的特点,将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土木建筑结构构件中。该种梁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土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受弯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221503305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20276949.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市政隧道合建的三线并行地铁换乘站,是对多线并行地铁线路换乘站与市政隧道合建的结构形式的创新与优化,通过将一条地铁线路与市政隧道设置在同一层,在第二层仅施工两条换乘通道,第三层的第二、第三地铁线路分设在车站两侧,形成倒“凹”字结构。在尽可能减少车站基坑埋深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空间,并且减少上下重叠隧道与双线临近平行隧道之间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下市政隧道与多条并行地铁线路相互影响相互隔断而带来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220748266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594448.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志宁 , 佘才高 , 黎庆 , 王宁 , 胡方才 , 杨宁 , 娄寅 , 赵红光 , 陈长江 , 杨平 , 黄波 , 朱麟敏 , 徐银波 , 王霆 , 郁犁 , 杨庆刚 , 彭红霞
IPC: E21D9/14 ,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38 , E21F17/12 , E21F17/18 , E21D9/10 , E21D9/12 , E21D11/14 , E02D31/08 , E02D1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未预留接口既有运营车站下穿结构,包括位于既有运营车站本体两侧的暗挖工作井,该未预留接口既有运营车站下穿结构,通过暗挖工作井在不具备盾构法、顶推法施工条件下的既有运营车站本体下方进行施工,以便于开挖用于地铁穿行的两个下穿通路,通过采用MJS工法机械对暗挖结构外侧土体进行加固,形成围护桩体结构,在既有运营车站本体没有预留接口的情况下对下穿通路起到防渗、挡土、止水以及承重的作用,在加固土体内水平冻结孔施工形成冻土壁作为临时支护结构,阻隔地下水侵入,进而形成干燥的施工环境,在既有运营车站下方施工无法采用常规围护结构的情况下,保证止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285749U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21826718.7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上下叠线隧道盾构始发的升降式始发装置,包括始发平台、油缸、反力架,钢支撑,激光发射器,反力架设置在始发平台的上端,始发平台通过油缸实现上下升降,激光发射器固定在始发平台的下端,激光发射器能够发射十字激光以辅助始发平台调整位置,当始发平台到达预设位置时,通过螺栓加固施加钢支撑以稳定;该升降式始发装置升降操作快速且简便,避免传统双层钢结构始发装置的焊接施工,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上下叠线隧道始发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412460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088612.5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净空塔架和伸缩钻杆一体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液压升降架,液压升降架的输出端连接有移动部件,移动部件的一侧设有控制液压升降架的液压驱动装置,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架的座体通过连接架相连,连接架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下方设有钻头。本实用新型中液压升降架移动到打孔位置,驱动组件驱动驱动轴,通过接长杆传递扭矩,带动钻头旋转,同时,液压升降架下降,钻头下探,进行钻孔,液压升降架下降至最低时,将最上方的接长杆与驱动轴分离,液压升降架上升,并增加接长杆,重新用销轴固定,液压升降架再下降进行钻孔,如此循环,即可完成钻孔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218581616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0440135.X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MJS与水平冻结加固下穿隧道开挖型钢支架初支体系,属于地下工程开挖技术领域,所述体系包括若干个拼装在一起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U形型钢,具有可用于调节U形型钢间距离的U形型钢竖向距离调节器组以及用于调节支架主体间距离的支架主体水平距离调节器组。通过利用螺纹套的转动配合导杆的限位支撑使得螺杆转动时能够驱使两个U形型钢相对运动,实现支架主体的整体大小调节,且利用调节螺栓配合定位块使用进行调节后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支撑效果良好、适用性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516998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926075.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冻结法加固60米级超长距离联络通道的冻结体系,所属体系包括双泵站结构,联络通道结构,冻结孔,独立供冷系统;且冻结孔内布置冻结管并在联络通道结构中部交叉搭接5米,在左右线隧道内分别设置独立供冷系统,联络通道结构与泵站结构优化后利于冻结管布置,减少了工程量。本实用新型所属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冻结法的优势,在富水软弱地层建设60米级超长距离联络通道,具有对施工环境影响小、加固及止水效果可靠、节约工期等优点;所属体系适用于城市周边环境复杂需要设置60米级超长联络通道的隧道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