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式压电发电地板
    10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602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52886.7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5/02 E04F15/22 H02N2/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性式压电发电地板,包括:弹性盖板、限位底板、膜片弹簧板和压电悬臂梁。其中:所述弹性盖板沉槽面与膜片弹簧板作用面接触,弹性盖板沉槽面布置的圆柱形杆件穿过膜片弹簧板通孔并与压电悬臂梁正中连接;所述限位底板正中布置的限位凸块与弹性盖板上圆柱形杆件相对。当力作用在弹性盖板中部,压电悬臂梁经历从下降、撞击限位凸块、上升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由于圆柱形杆件的瞬时冲击和质量块的惯性,压电悬臂梁可以保持变形和连续振动状态,从而提高了压电能量俘获效率。本发明在商场、地铁等人流量集中地方有广泛应用,与现有压电自发电地板相比,具有发电效率显著提高,拆装发便,易于生产和铺设,使用寿命延长等优点。

    基于压电纤维的惯性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82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77965.1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电纤维的惯性驱动装置,包括致动器和两个质量块。致动器由压电纤维和预弯曲呈一定弧度的金属板粘接构成,压电纤维在交变电压作用下伸长变形,使金属板表面产生弯矩,金属板两端连接两个质量块,下方的质量块起到稳定及支撑作用,上方的质量块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惯性力。电信号激励下,压电纤维伸长变形,金属板带动上方质量块迅速向右摆动,产生向左的惯性冲击力,装置整体向左移动,然后改变输入的电信号,金属板复原,上方质量块左侧移动,装置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完成一个运动周期。通过改变输入的电信号形式,也可使装置向右运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器件可靠性高、激励信号易于产生和控制等优点。

    基于压电纤维的惯性旋转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4974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7826.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压电纤维的惯性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致动器、支柱、滚动轴承和底板。预弯曲呈一定弧度的金属板上粘接压电纤维并在一端连接质量块,整体构成致动器,金属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柱上,支柱通过滚动轴承与底板相连。压电纤维在交变电压作用下伸长变形,使金属板表面产生弯矩,金属板一端连接质量块,质量块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惯性力。电信号激励下,压电纤维同时伸长变形,金属板带动质量块顺时针迅速转动,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惯性冲击力,装置整体逆时针转动,然后改变输入的电信号,金属板复原,装置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完成一个运动周期。通过改变输入的电信号形式,也可使装置顺时针转动。

    一种具有半弯月形弹性体的压电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5958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11981.8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62 H02N2/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半弯月形弹性体的压电马达,包括:转子、压电振子、定子和半弯月形弹性体,其中:所述转子为柱体结构,中间布置有一圆柱通孔即转子定位孔;所述压电振子由弹性基板和贴在其上表面的压电薄片材料组成;所述压电振子的一端与转子的侧面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半弯月形弹性体为上下底面为半弯月形的柱体结构,粘贴在所述压电振子自由端的下表面;所述定子由定子圆盘和与之相垂直的中心轴组成;所述转子上的转子定位孔与所述定子上的中心轴构成转动副。所述压电振子往复弯曲变形提供垂直方向的振动,通过半弯月形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产生圆周方向上的驱动能力,具有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低、容差性强、功率密度大等优点。

    一种压电振动式蠕动马达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53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3951.0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01 H02N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振动式蠕动马达,包括:转子、定子和压电振子,其中:所述转子为环形片状结构,中心布置有一转子定位孔;所述压电振子由弹性基板和粘贴在其上下表面的压电薄片材料组成;所述压电振子布置在转子的下表面,与转子成一定角度但不垂直;所述定子由定子圆盘和与之相垂直的中心轴组成;所述转子上的转子定位孔与所述定子上的中心轴构成转动副;将所述定子圆盘放置在工作平面上,所述压电振子施加交流电压发生往复弯曲变形,压电振子在弯曲振动过程中受到定子圆盘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使转子旋转。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差性强等优点。

    基于声表面波的粒子分选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545769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04944.5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表面波的粒子分选芯片,包括有压电基底、叉指换能器和微流道系统,其中叉指换能器和微流道系统设在压电基底上,微流道系统内设有数级主流道,主流道为阶梯型。主流道包括有流入通道、一级分选通道、中间通道、二级分选通道和小粒子流出通道,流入通道、一级分选通道、中间通道、二级分选通道和小粒子流出通道依次相连,其中流入通道与流入接口相连通,一级分选通道与大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二级分选通道与中等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小粒子流出通道与小粒子流出接口相连通。有益效果:解决了目前难以分选不同尺寸的同种物质微粒的难题,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多振子轴向过流式压电泵

    公开(公告)号:CN10399405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68012.2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振子轴向过流式压电泵,包括泵体、压电振子、单向阀,其特点在于:泵体内安装有同向布置的N片压电振子,其中N为整数且大于2,两片相邻的压电振子与泵体形成一个密封腔体,N片压电振子共形成N-1个泵腔;所述压电振子上布置有过流孔,在所述过流孔一侧安装有单向阀;利用这种方式形成的压电泵在多级串联后不会出现以往因内外压差过大引起的振子破坏现象,可突破压电振子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可以大幅提高压电泵的极限输出压力。

    一种多振子压电泵
    10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4571.5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振子压电泵,包括:泵体(1)、压电振子(2)、入口阀(31)、出口阀(32)、入口管(4)和出口管(5),其中泵体(1)与多个压电振子(2)形成腔体,腔体的一端通过模块连接孔与入口阀(31)连接,入口阀(31)外侧与入口管(4)连接,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模块连接孔与出口阀(32)连接,出口阀(32)外侧与出口管(5)连接,特点在于所述腔体由多个压电振子(2)与泵体(1)所形成的多个局部腔体构成;各压电振子(2)在交变电压驱动下发生弯曲变形,各局部腔体体积同时增加或减小,流体经入口阀(31)流入,从出口阀(32)流出,具有泵腔体积变化量大,阀工作效率高,单个周期输出流量大的特点。

    一种压电式自动反应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3894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3601.4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式自动反应芯片,从上至下设有数层,依次为微混合器层、第一绝缘层、换能器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微混合器层内集成有振动混合池,第一绝缘层设在微混合器层和换能器层之间,换能器层内集成有叉指型换能器和芯片电极,叉指型换能器设在振动混合池的正下方,叉指型换能器与振动混合池的形状相应,振动混合池内的流体在叉指型换能器的作用下振动,叉指型换能器与芯片电极相连接,芯片电极与反应控制器相连,反应控制器由内置程序控制,有益效果:是一种集混合、反应、温控、搅拌于一体的多功能全自动的新型微流体反应芯片;大大提高微流体反应芯片的适用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室温条件下的微生化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