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太极球
    10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47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20028.4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太极球,由至少两个可拆分的封闭的球体组件组合成一个球体,至少一个所述球体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密封的质量调节腔体,所述球体组件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质量调节腔体连通的填充物出入口,所述填充物出入口用于注入或排出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出入口通过密封盖密封。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太极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太极球练习者的身体状况或者熟练程度改变时需要质量改变的太极球,而太极球质量不能改变、太极球使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球体质量并可以分成至少两个球体组件娱乐的智能太极球。

    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38196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410058215.5

    申请日:2004-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主要是应用二次函数来拟和的方式获取可观测估计值,应用最小均方误差的方法计算总的增益控制信号;其装置主要是提供了应用二次函数拟和方式获取可观测估计值的二次加权检测模块和应用最小均方误差的方法计算总的增益控制信号的自适应控制信号计算模块。应用本发明,提高了所获取的可观测的估计值以及总的增益控制信号的准确性,从而使得系统在捕获时间、跟踪性能和信号的信噪比方面均比现有技术有所改善,进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柔性抓取轴装配过程的装配力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2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3672.0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抓取轴装配过程的装配力学建模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柔性吸盘实时变形量与柔性吸盘末端受到的力和力矩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吸盘变形的力位映射模型;基于轴孔位姿误差和对应的轴孔接触力和力矩的数学关系,构建轴孔接触的力位映射模型;基于吸盘变形的力位映射模型和轴孔接触的力位映射模型,构建柔性抓取轴孔装配过程的数值仿真器;基于吸盘变形的力位映射模型和轴孔接触的力位映射模型,设计柔性抓取轴孔装配过程的柔顺控制策略,并利用数值仿真器验证柔顺控制策略。本申请实施例构建了吸盘变形的力位映射模型和轴孔接触的力位映射模型,可以很好地指导柔性抓取轴孔装配系统的柔顺控制策略的设计,且构建了一个易于部署的装配仿真器,可实时分析系统的位姿误差和力响应的关系,利用所构建仿真器进行控制效果的验证,进而取得了更柔顺的控制效果。

    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71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29969.7

    申请日:2024-03-21

    Inventor: 秦睿 孙明 王斌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样本集和第二样本集,所述第一样本集中的图像中不存在模糊区域,所述第二样本集中的图像中存在模糊区域,所述模糊区域用于表示成像效果;基于所述第一样本集和第一参考集,对第一图像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基于所述第二样本集和第二参考集,对第二图像处理模型进行训练;对训练后的所述第一图像处理模型的参数和训练后的所述第二图像处理模型的参数进行融合,得到目标图像处理模型的参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目标图像处理模型既能够在不存在模型区域的图像上保证处理质量,也能够在存在模型区域的图像上保证模糊区域的处理质量。

    航空发动机模拟系统和方法
    10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889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50566.5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模拟系统和方法。航空发动机模拟系统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燃烧模块,第一换热模块与燃烧模块连接。第一换热模块,用于向燃烧模块输送模拟氢气燃料,模拟氢气燃料是第一换热模块加热第一液氢得到的。燃烧模块,用于接收模拟氢气燃料并燃烧模拟氢气燃料,以向模拟航空器提供动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模拟系统能够适应新兴氢燃料发动机构型。

    场景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949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03052.3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场景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渲染场景,以及获取进行场景渲染时虚拟目标所在的位置坐标;从所述待渲染场景的预计算结果中,获取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可见的物体,一个物体对应一个位置坐标可见表征该位置坐标发出的光线与该物体相交,和/或该位置坐标发出的光线经过投射后与该物体相交;对所述可见的物体进行渲染,得到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渲染后的场景。本公开中,可见的物体包括与光线和/或该光线经过投射后的光线相交的物体,实现了将本身可见的物体和/或阴影可见的物体,都确定为可见的物体,避免了错误地将仅有阴影可见的物体进行剔除,导致渲染结果不真实的缺点。

    ENSO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74715.0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ENSO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从预设数据源获取集合成员的Nino3.4指数和观测Nino3.4指数;基于预设历史时间段的Nino3.4指数和观测Nino3.4指数,获取各集合成员的第一权重系数;基于各集合成员在各预设历史时刻的Nino3.4指数和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进行集合平均并求解第二相关系数;剔除各集合成员中的任一个后获取对应的新的第二相关系数,并基于新的第二相关系数的变化,更新各集合成员的权重系数,循环执行该步骤直至各集合成员的新的第二相关系数不再提高,得到各集合成员的第二权重系数;基于各集合成员在各预设预测时刻的Nino3.4指数和第二权重系数,获取各集合成员在各预设预测时刻的第二集合平均结果。该方案提高了ENSO预测的准确性。

    图像分类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01659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79364.X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图像分类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初始待分类图像;获取所述初始待分类图像的深度热力图;所述深度热力图是指通过不同色域来表示初始待分类图像中对象的景深深度信息的图像;组合所述初始待分类图像的RGB通道图像与所述深度热力图,得到4通道的目标待分类图像;根据所述目标待分类图像,对所述初始待分类图像进行分类,以得到所述待分类图像是否为大光圈类型的图像。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包含景深深度信息的深度热力图作为待分类图像的一个维度特征,可以提升图像分类的准确度。

    面向数值模型的并行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76493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1019068.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数值模型的并行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网格点编号分配给水平二维子网格上的每个网格点;使第一进程和其他进程分别记录各自对应的并行剖分区域中的计算区所包含的网格点的网格点编号和影像区所包含的网格点的网格点编号;根据第一进程所记录的影像区所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的网格点编号,并根据其他进程所记录的各自计算区所包含的网格点的网格点编号,确定第一进程对应的影像区所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的数据来自第二进程对应的计算区所包含的记录有相同网格点编号的第二网格点;建立第一进程的影像区所包含的第一网格点与第二进程的计算区所包含的第二网格点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将第二网格点的数据传递到第一网格点。

    选择性吸附全氟辛基磺酸盐的磁性氟化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9093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797145.8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选择性吸附全氟辛基磺酸盐的磁性氟化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1)以1:2~1:20的质量比将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的矿物材料置于0.01~0.5mol/L的氟化季铵碘化物溶液中,以便得到氟化矿物材料;(2)利用有机溶剂对所述氟化矿物材料进行洗涤,以便得到磁性氟化吸附剂粗品;以及(3)以1:2~1:50的质量比将纳米铁氧化物与所述磁性氟化吸附剂粗品混合并进行球磨处理,以便获得所述磁性氟化吸附剂。利用该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对全氟辛基磺酸盐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快速的吸附速率,良好的磁性分离特性,且易再生并重复使用。本发明可用于处理含有全氟辛基磺酸盐的废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