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4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72934.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165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测量方法,包括:实时采集流经避雷器的高频暂态电流;测量当前所述避雷器的内部温度;根据所述内部温度,对所述避雷器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温度校正,得到校正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基于所述校正后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所述高频暂态电流计算得到所述避雷器的暂态过电压。本发明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变电站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3391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72278.8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健康运行状态、故障运行状态下的散射参数;分别利用健康运行状态、故障运行状态下的散射参数构建对应的电压传递函数,作为第一传递函数及第二传递函数;分别获取第一传递函数、第二传递函数的频响特性曲线,作为第一特性曲线和第二特性曲线;将第一特性曲线、第二特性曲线的幅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故障检测结果。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的依据二次电压信号来判断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是否故障的方法,能够有效判断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故障类型,具有易操作、准确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7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0719014.7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故障暂态波形诊断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构建避雷器故障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当互感器模型的二次侧的仿真电压波形与故障录波的实测电压波形偏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偏差阈值时,表明互感器模型的仿真结果真实性高,此时若互感器模型的二次侧的仿真电压波形与互感器模型的一次侧的仿真电压波形的偏差值大于第二偏差阈值,则说明二次侧的仿真电压波形发生了变形,获取互感器模型的二次侧的仿真电流波形,根据仿真电流波形计算冲击电流最大幅值和通流能量总值,如果两者皆小于设计值,则避雷器故障类型为避雷器缺陷故障,否则避雷器故障类型为避雷器选型故障,解决了当前难以判断故障录波波形的真实性和进行故障分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203109.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F23/292 , G01L1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纸绝缘变压器套管用监测器,包括油塞本体、主控模块、压力传感模块、电源、激光探头以及通信模块;油塞本体密封安装于变压器套管的注油口上;主控模块安装于油塞本体上;激光探头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且激光探头经注油口伸入变压器套管内;压力传感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且压力传感模块安装于油塞本体上于与注油口对应位置;通信模块安装于油塞本体上,且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电源安装于油塞本体上。能够准确实时的对变压器套管内油位以及压力进行监测。还公开了一种油纸绝缘变压器套管用监测系统,具有上述相同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96607.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 G01R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合成试验回路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合成试验回路包括:待测的断路器以及与所述断路器连接的电流源回路、电压源回路和调频回路;所述测试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流源回路,向所述断路器施加等效工频短路电流;根据所述等效工频短路电流预测电流零点时刻,并在所述电流零点时刻前预设时间通过所述电压源回路,向所述断路器施加引入电流;其中,所述等效工频短路电流和所述引入电流在电流零点处的斜率相同;控制所述电压源回路在引入电流未过零时被短路,并在所述引入电流过零后控制接入所述调频回路,向所述断路器施加恢复电压,从而完成合成试验回路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92244.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诊断评估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状态评估装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所述装置包括主控模块,用于生成指令进行变压器数据采集,并接收变压器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进而评估变压器状态;采集模块,接收于主控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对变压器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变压器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主控模块;变压器模块,预设有变压器及其外围电路,用于模拟变压器在工作环境中产生暂态电信号,作为数据采集对象。通过主控模块设定采集频率点从而通过采集模块采集变压器的暂态电信号,进而计算变压器的暂态响应特征曲线;提取暂态响应特征曲线特征参数,计算出健康冲击因子,进而计算变压器状态评估系数,量化评估变压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77632.2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绝缘垫块抗短路电磁力冲击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并测试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的第一性能参数;配置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的短路电磁力冲击测试条件;其中,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对应若干短路电磁力冲击测试条件;每一短路电磁力冲击测试条件对应一电磁冲击力幅值、一电磁冲击力时间间隔以及一电磁冲击力次数;根据短路电磁力冲击测试条件对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进行模拟短路电磁力冲击测试,测试第二性能参数,并将第二性能参数与第一性能参数进行比对,得到总比对结果;根据总比对结果确定待测变压器绝缘垫块的抗短路电磁力能力,通过实施本发明,降低变压器绝缘垫块抗短路电磁力冲击评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971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2367.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6F18/22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承受能力评估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结合变压器直流偏磁承受能力试验装置,收集待评估变压器的技术参数;根据所述待评估变压器的结构参数,判断所述待评估变压器的类型;根据所述待评估变压器的类型,将所述技术参数与变压器直流偏磁评估数据库中的对应参数组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评估变压器的直流偏磁耐受能力值。采用本发明,采集待评估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后与变压器直流偏磁评估数据库参数进行匹配,准确地得到所述待评估变压器的直流偏磁耐受能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4302.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振荡型雷电冲击波形调节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被试变压器的实际电压波形和振荡型雷电冲击发生器的初始调波电路参数;其中,所述初始调波电路参数包括初始波头时间、波尾时间和振荡频率;根据所述初始调波电路参数和实际电压波形,结合被试变压器的冲击电压计算公式,通过遗传算法得到被试变压器的最优负载参数和回路杂散参数;根据所述被试变压器的最优负载参数和回路杂散参数,结合被试变压器的冲击电压计算公式,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调波电路参数;根据所述最优调波电路参数,调节振荡型雷电冲击发生器的初始调波电路参数,得到被试变压器的最优电压波形。本发明实现了更高效地获取振荡型雷电冲击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28191.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远距离无线通信中继装置及通信方法,包括:继电器和充放电控制器均水平安装在转动平台的顶部,且充放电控制器位于继电器的前端,电力补偿防护装置固定在继电器的顶部;电力补偿防护装置,用于接收清洁能源,并将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传输给充放电控制器;转动平台,用于调整电力补偿防护装置的位置,以使电力补偿防护装置接收清洁能源;充放电控制器,用于接收电力补偿防护装置传输的电能,并将电能传输给继电器;继电器,用于根据从充放电控制器接收的电能,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信号强度增强后转发;采用本发明能够增强中继时的信号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