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降解系数不确定性的顶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23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094512.7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降解系数不确定性的顶点概化下小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需要计算纳污能力的河段污染源分布特征,河段起始断面位置x,达标控制断面位置x',起始断面污染物浓度C0,测量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2)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该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度α;(3)确定控制断面的污染物达标浓度Cs,结合污染源顶点概化特性,污染物降解系数k及其不确定性α,河段平均流速u,河道流量Q,计算该河段纳污能力的数学期望E(W)作为纳污能力。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能有效的考虑污染源顶点概化下降解系数不确定对河道纳污能力的影响,提高和改进河道水质管理工作水平。

    一种基于天气预报的自动控制精确灌溉小型泵站

    公开(公告)号:CN1113792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70985.2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气预报的自动控制精确灌溉小型泵站,包括进水装置、自动控制精确灌溉装置和出水装置。进水装置包括进水槽、潜水泵、护坡和进水管;自动控制精确灌溉装置包括定位装置、墒情仪、天气预报系统、计算显示装置、纠错机制装置、配电柜和控制台等;出水装置主要包括出水槽和涵管;所述自动控制精确灌溉装置置于出水槽顶部并与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相连接;进水管与出水槽预埋管之间用进水管快速接头连接。本发明能够根据天气、土壤和作物生长期等条件自动控制精确确定农田灌溉量,结构简单、安装和保养简易方便,可以有效实现农田节水灌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直接补渠的单泵站-单水库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827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669719.3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直接补渠的单个补水泵站与单个水库联合运行调度方法,以受水区作物年产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作物各生育阶段水库、泵站供水量为决策变量,以水库年可供水总量、补水泵站阶段可供水量,无泵站、由水库直接补渠的水库水量平衡、水库库容和补水泵站年允许提水总量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直接补渠的单泵站‑单水库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求解,可获得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最大年产量,以及对应的各阶段水库最优供水量、弃水量和泵站补水量过程。该发明可实现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直接补渠的单泵站‑单水库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对提高泵站补渠水资源效率、灌区灌溉保证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土壤采集及间隙水、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3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24362.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采集及间隙水、渗漏液收集的实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渗漏液收集系统、螺纹连接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内为中空腔,中空腔内放置有土壤,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下开口处固定有一个圆形筛孔板,底部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柱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右侧垂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用来取土样的柱式取样口,柱式取样口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的中空腔贯通;土壤间隙水采集系统包括土壤间隙水采集管和土壤间隙水收集器;渗漏液收集系统包括柱形渗漏液过滤装置和渗漏液收集器。通过本发明,利用土壤间隙水采集管采集土壤间隙水的方法可有效消除边壁效应,有利于渗漏液中污染物准确收集。

    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8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29069.0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的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滤液收集系统;污染物迁移实验柱通过螺纹连接装置和滤液收集系统的锥形过滤装置连接,其通过软管连接装置和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相连;干湿交替控制平台包括顶部水箱和底部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污染物迁移实验柱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柱式取样口和管式取样口;滤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更换滤液收集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来实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中上覆水层的高度和干湿交替频率,能有效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一种河湖补水的“两库—两站”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29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216569.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湖补水的“两库—两站”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实测或向灌区管理部门咨询,搜集计算所需的相关资料;(2)系统分解,将“两库—两站”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分解为高库及其补水泵站系统和低库及其补水泵站系统两个子系统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3)子系统优化;(4)系统协调,最终获得“两库两站”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在分解协调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求解,可获得一定供水期内受水区最小缺水量、对应的各水库最优供水量、弃水量过程,以及各泵站提水量过程,解决“两库—两站”系统季节性缺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经济作物多模式随机灌溉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536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71778.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10/06315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济作物多模式随机灌溉管道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灌溉系统布置;(2)分析给水栓的允许工作压力;(3)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4)随机灌溉工作制度拟定;(5)数学模型构建;(6)模型求解,以最大工作流量进行管径优化,以最小工作流量进行校核,获得最优管径组合及满足随机灌溉工作制度的水泵变速调节范围;通过本发明,本发明对提高经济作物管道灌区灌溉工程设计水平,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费用,使工程可持续的发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