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2396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410364721.0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车辆的脚踏板机构。一种用于车辆的脚踏板组件,其可以包括静止板、可移动板、限动器销以及限动器销操纵单元,静止板固定到车身;可移动板分开地联接到静止板并且相对于静止板是选择性地向上和向下可移动的;限动器销选择性地联接可移动板和静止板,以便将可移动板的垂直运动停止到预定位置;限动器销操纵单元包括在可移动板中并且连接至限动器销,其中当可移动板可以承受负载时,限动器销操纵单元磁性地将限动器销从静止板去联接,并且其中当可移动板可以不承受负载时,限动器销操纵单元保持限动器销联接至静止板的状态。
-
-
-
-
公开(公告)号:CN1118452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1910954407.0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扩展空间的车辆,该车辆包括:车门,通过下端部的转轴转动而打开或关闭形成在车辆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的开放部,并且在打开操作时向车辆的外侧方向转动以构成与车辆的地板连接的底面,从而形成与车辆的内部空间连接的平台空间;以及座椅,安装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以向乘客提供乘坐空间,并且被设置为可以朝向车辆的开放部向外侧方向滑动,在车门打开后利用平台空间时提供平台空间中的乘坐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9373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010423882.8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收缩桌。可收缩桌可包括:桌体,当被收纳并被拉出时绕壳体中的收缩机构旋转,并且当被拉出时通过收纳孔而展开到壳体的外部;以及支撑机构,其被设置在桌体的侧端部处,包括多个零件,每个零件折叠成与桌体重叠或从桌体上展开,并且包括设置在这些零件上以提供刚性的磁性体,使得当伸开桌体时,这些零件通过磁性体彼此连接以保持桌体的伸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5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910457363.0
申请日:2019-05-29
IPC: B62D63/02 , B60R16/023 , B60L5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分离和结合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前连接部和后连接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以在与其他车辆结合时连接;前监视部和后监视部,监视车辆的前方和后方;以及控制器,基于通过前连接部或后连接部、前监视部或后监视部接收的信息,判断其他车辆连接到前连接部或后连接部,并且根据与其他车辆的连接方向,控制是否操作车辆的前部件和后部件的每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11809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910822728.5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与车辆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的门,设置在车辆中,打开或关闭乘客出入的车辆的出入口,当与房屋认证时,使车辆的室内空间暴露在外部;以及舱口,设置在房屋一侧壁面的房屋的出入口,当被认证的车辆驻停在房屋的出入口侧时,在车辆的门被打开的状态下连接房屋的出入口与车辆的出入口,以使车辆和房屋的室内空间能够彼此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1811288155.4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KR)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KR)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主动扰流器装置,其可以包括:扰流器壳体,其固定至前端模块并且具有管道,所述管道向前突出并且配置为引导气流;扰流唇,其配置为操作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管道;致动器,其配置为连接所述扰流器壳体和所述扰流唇,以操作扰流唇;控制器,其配置为利用车辆速度信息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06890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10469498.X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保险杠的可变后扰流板装置。所述可变后扰流板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构造成安装在保险杠后梁上并且当连杆机构进行转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改变长度。扰流板连接至连杆机构并且通过连杆机构的旋转而能够上下移动。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保险杠后梁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有连接至连杆机构的第一旋转轴以传递转矩。通过第一旋转轴的转动而使连杆机构的转动从而使扰流板上下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连接至第一旋转轴。扰流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的长度变化操作而发生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