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装置及空调系统
    10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13850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790670.3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装置及空调系统,涉及节能领域,用以节能,降低能耗。该动力装置包括转动驱动源和两个或以上的被驱动件,转动驱动源与各被驱动件均驱动连接以带动各被驱动件的转动部件转动,被驱动件用于将流体的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压力能和/或动能。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一个转动驱动源带动两个或以上数量的被驱动件,如此可以减少驱动源的数量,以降低产业能耗,实现节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
    10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3905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764470.9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液泵管路和具有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闭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压缩机管路,液泵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与蒸发器和膨胀阀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一管路包括液泵和位于液泵和冷凝器之间的储液罐;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的第二端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通,以在液泵管路工作时对压缩机进行短路;当压缩机管路工作时,控制储液罐入口与压缩机管路接通,使压缩机管路中多余的冷媒进入储液罐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空调系统因压缩机管路和液泵管路对制冷剂循环量需求不同而使空调系统出现多余液态制冷剂的问题。

    一种温控设备
    10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7431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2037324.6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压缩机、多路阀、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多路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完成温度控制;所述多路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进行吸热或放热操作;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在制热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制冷循环中进行吸热操作;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在化霜循环中进行放热、吸热操作和在所述制冷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本申请通过温控设备,可以避免空调制热运转下结霜和在制冷运转下出风过冷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111981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006688.5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和空调器,太阳能空调热泵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制冷剂能在太阳能集热器中与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换热,还包括第一水管路、太阳能集热器同时设置在第一水管路上、使得第一水管路中的水能与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换热、以通过太阳能制取热水;还包括第二水管路、第二水管路和制冷剂管路在水侧换热器中进行换热、以通过冷媒制取热水;太阳能集热器还能使制冷剂管路中的制冷剂在太阳能集热器中放热、以在水侧换热器中制取冷水。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太阳能集热器与空调热泵机组联动使用时能够同时具有制热兼制冷的功能,提高平板集热器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空调机组的制热制冷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热泵系统
    10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1223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521527.3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其中热泵系统,包括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制热冷媒主循环的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一热源换热器,还包括顺次连接形成辅助换热支路的第二热源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热源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热源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源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泵系统,使热泵系统无论处于制热工作模式还是制冷工作模式,都具有两个蒸发器,使保证热泵系统能够同时利用两个热源,大幅提升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降低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374156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415975.5

    申请日:2019-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中间换热器,压缩机包括排气口、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还包括四通阀,四通阀的四个端分别与排气口、第二吸气口、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和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或室内换热器与中间换热器的一端之间还连接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中间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吸气口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出水(出风)温度,满足制冷工况下温湿独立的控制目标,提高系统运行能效和用户的舒适性;一套系统同时满足制热和制冷的需求,提高系统能效,节约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PVT组件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179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1205784.6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PVT组件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基于PVT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热泵子系统及第二热源热泵子系统,第一热源热泵子系统与第二热源热泵子系统通过第二热源换热器热耦合,以使第一热源热泵子系统中的第一制冷剂能够与第二热源热泵子系统中的第二制冷剂热交换,第二热源热泵子系统包括PVT组件、蓄能装置,PVT组件中具有第三制冷剂,蓄能装置中具有蓄能相变材料,PVT组件通过第三制冷剂与蓄能相变材料热耦合,第二热源换热器通过其中的水与蓄能相变材料热耦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PVT组件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PVT组件与第二热源换热器通过蓄能装置间接热耦合连接,有效克服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效太阳能发电集热及辐射制冷的抛物面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09016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1961549.1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太阳能发电集热及辐射制冷的抛物面型装置,包括抛物面型的箱体、选择性透过膜、第一光伏电池、第一集热板、微通道换热组件、集管、第二集热板、第二光伏电池、空气流道和抛物面反射层,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所述选择性透过膜,所述选择性透过膜下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光伏电池。有益效果:在夜间制取冷空气模式时,关闭进水口和出水口,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热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空气流道,一部分热空气直接和外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将热量传至大气层和外太空,另一部分热空气将发射的红外波段辐射热量投射至抛物面反射层后再反射至外太空从而进行辐射制冷,冷却后的冷空气从出风口流出,送入需冷空气的装置或场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31663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916529.2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装置、热泵系统及空调系统,涉及空调领域,通过将电子膨胀阀和换向装置的第一管口和第三管口连接,该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管口和第四管口;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一时,第一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连通形成流路;当将换向装置置于工作模式二时,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连通形成流路,第三管口和第四管口连通形成流路,从而使得在以第二管口、第四管口作为制冷剂的流入、流出端口时,不论流进、流出方向如何切换,都可以通过改变换向装置的工作模式,保证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制冷剂流向始终保持单一方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1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46610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536839.7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涉及循环的压缩机装置或系统技术领域,该空调系统包括双级压缩机、换向阀、闪发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主板冷却回路,主板冷却回路包括冷却入口和冷却出口,冷却入口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二端连通,冷却入口通过第二支路与第四端连通,冷却出口与闪发器连通,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主板冷却回路的冷却入口的压力高于冷却出口的压力,有利于冷媒在主板冷却回路上的快速流通,有利于主板的快速散热;此外,流过主板冷却回路的冷媒都会流至闪发器,有利于增加闪发器的中间产气量,提升空调系统在制热过程中的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