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7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04672.5
申请日:2016-11-15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口电能表运行误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关口电能表在至少两个检测负荷点数据对应的误差数据;采集所述关口电能表在预设运行时间段内的运行负荷点数据并绘制运行负荷点数据曲线;获取所述运行负荷数据曲线上每隔预定时间长度处的运行负荷点数据;分别将每个运行负荷点数据与每个检测负荷点数据进行差值计算,选取与每个运行负荷点数据差值的绝对值最小的两个检测负荷点数据;建立所述关口电能表运行拟合误差计算模型,并分别计算每个运行负荷点数据对应的运行拟合误差;以及根据上述每个运行负荷点数据对应的运行拟合误差,采用加权平均值法计算所述关口电能表在预设运行时间段内的运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29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29245.4
申请日:2016-09-18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PLS-SVM的通用单相谐波负荷建模方法,包括:将电压和负荷电流录波数据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电压电流三角函数表达式;将所述电压电流三角函数表达式转换为Y=ZX+μ的矩阵形式,从而建立基本负荷谐波模型;对所述母线电压矩阵X和负荷电流矩阵Y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数据X0和数据Y0;对所述数据X0和数据Y0进行至少一次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主成分提取使协方差Cov(tm,um)最大,从而得到训练集样本数据{Xm(t),Ym(t)};选择核函数对上述训练集样本数据{Xm(t),Ym(t)}进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分析并建立拉格朗日优化目标函数和拉格朗日方程;以及求解拉格朗日问题的约束因子参数α以及负荷参数矩阵Z建立通用单相谐波负荷模型并快速识别出负荷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7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63650.0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深度学习和递归神经网络的电能计量误差分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影响电能计量误差因素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建立数据存储和共享平台,并且对实际计量电能数据与理论电能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得到电能计量初始误差;利用基于多变量决策树的专家评估模型和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误差评估模型分别对影响电能计量误差的各种因素数据与电能计量初始误差数据进行加权训练,分别得到所述模型下的最终电能计量误差;以及在上述两种模型对电能计量误差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基于AdaBoost的自适应集成学习模型,利用加权投票机制构建最终的电能计量误差评估分析模型,进行电网中电能计量误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92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442664.3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多功能互感器测试仪,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互感器检测电路板和电池,电池为互感器检测电路板供电。壳体的一侧设置显示屏和多功能选择开关。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互感器检测电路板连接,显示屏能够显示互感器检测电路板的输出信息。多功能选择开关通过数据线与互感器检测电路板连接,多功能选择开关能够调换互感器检测电路板的档位。本发明在原有金属探头的基础上加装了固定夹,当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测量时,只需用固定夹夹住被测量接头就可以准确测量,减少了人手抖动和用力大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而且工作人员无需双手拿着金属探头进行测量,可以在测量的同时进行仪器的调试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05607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80498.7
申请日:2015-12-23
IPC: G01R3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实负荷工况下单相智能电能表批量测试准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设置测试条件(2)设置被测表的数量和标准表在相邻表位间接入的时间(3)通过上位软件编程对电流断路器控制器进行控制(4)电流断路器控制器控制电流断路器切换(5)测试完成。本发明能够在实负荷工况下更加精确地测量电能表的计量误差,减少了人工接线的工作量,提高了实负荷工况下测量电能表计量误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1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24819.6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智能电能表的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动态仿真电压源,多功能走字台,可编程交流电子负载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1)编写动态仿真电源、RLC交流电子负载和多功能走字台的Labview驱动;(2)将每个设备的子VI导入Test On Demand;(3)对动态仿真电源设置输出的电压值;(4)RLC交流电子负载设置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功率大小;(5)编写Test On Demand程序;(6)打开各设备电源,Test On Demand编程以实时回读各设备的信息;(7)检测完成后自动生成检测报表。本发明检测结果更加可靠,为现有计量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提供试验数据支撑和实验结果论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08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20251.4
申请日:2015-09-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表箱,箱盖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与电表的计数位置相对应的观察口,观察口下方的箱盖上开设有与观察口同向设置的外滑槽,外滑槽内左右滑动设置有转轴,转轴里端固定连接有转杆和连杆,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放大镜,箱盖后侧上下滑动设置有与观察口前后对应的透明挡板,透明挡板的后面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与转杆相对应,转轴转动后转杆压在压板上;压板上方的透明挡板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内滑槽,内滑槽还带有朝向一侧的开口,转轴位于该开口一侧,转轴转动后能在内滑槽上左右滑动。本发明抄表人方便观察电表度数,放大镜向上转动到观察口所在位置,正好位于电表前方,能够放大电表度数,进一步方便抄表人员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58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20237.4
申请日:2015-09-2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角度桥架,包括分段式卡槽及连接组件,所述分段式卡槽整体成“U”型,分段式卡槽长为30-60cm;分段式卡槽的两侧壁上部两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长度为5-10cm,相邻的分段式卡槽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片I、连接片II及螺栓组成,所述连接片I与连接片II一体化成型,且连接片I与连接片II垂直,连接片I及连接片II的一端均设有安装孔。组合式多角度桥架加工制作简单,便于携带,运送过程灵活省力,简化了工作流程;该桥架可根据现场地形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组装,能够多角度变化方位和长短,安装过程轻松简单,极大的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69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7193.6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偷漏电管理系统,涉及电系统管理领域,包括MIS业务系统、防伪封签管理系统和网络,所述MIS业务系统包括业务数据库、营销网站和客户业务终端,所述防伪封签管理系统包括封签信息数据库、数据访问中间件、WEB应用服务器和远端客户端,所述业务数据库与营销网站、客户业务终端和数据访问中间件连接,封签信息数据库与数据访问中间件连接,WEB应用服务器与数据访问中间件连接,所述远端客户端与所述WEB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所述网络连接,本发明采用高科技手段,从管理入手,以技术做保障,引入防伪管理思路,对用电客户实现实时的、个性化、科学的管理,彻底解决了偷电问题,是一项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534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683386.0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维护与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惯性测量的电力铁塔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北斗导航定位实时动态(Real-timekinematic简称RTK)解算方法实现动态位移监测,利用静态解算方法实现静态位移监测,利用倾角传感器实现铁塔姿态监测,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铁塔水平、垂直相对位移监测,利用气象传感器实现铁塔风偏、覆冰监测。本发明将上述监控方法的实现多维度组合应用,通过前端软件预警和中心端软件分析处理,实现智能化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