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090990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345064.2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J5/52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无线变温黑体辐射源装置,包括:黑体辐射面、温度传感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APP终端;黑体辐射面,由特殊材料喷涂在导热材料表面形成;温度传感器,输入端通过导热材料与黑体辐射面连接,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电源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主控模块连接,APP终端,输入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定温黑体辐射源中的显示、操作面板移植至终端APP,与黑体进行了分离,借助蓝牙来完成两者的通讯,有效的缩小了黑体的体积、降低了功耗,节省了开发与制造成本,为操作人员的安装和调试提供了便利。并且,APP终端在功能上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把黑体温度传给待校准设备,不必再手动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21234045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0806906.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J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红外成像仪和黑体的一体机,包括固定在一起的红外成像仪机头和黑体,所述机头包括红外摄像头、加热驱动电路以及温控器,所述黑体包括加热板、发热体以及测温探头,所述加热板和所述发热体安装在一起,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发热体接触,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测温探头连接,所述加热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温控器以及所述加热板,所述测温探头用于测量发热体的温度并传递给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用于将测温探头测得的温度与设置的黑体温度进行对比,并控制加热驱动电路对加热板加热,使发热体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易于安装,节约了成本;不存在遮挡黑体的问题,可以实时测量;对于安装环境没有限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688684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1562725.7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成像仪,包括摄像头、主控模块、用于稳压的电源模块和用于温度校准的黑体辐射源,所述主控模块上集成有可与移动终端通信的无线模块以及用于增强无线信号的天线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黑体辐射源均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红外成像仪,该成像仪内置主控模块,同时与移动终端构成测温系统,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从而缩小了体积,省去了复杂的接线,节省成本,其安装形式也灵活多样,在小空间场合的使用游刃有余;成像仪内嵌的黑体辐射源,可以实时进行温度校准,保证了测温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274596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1650372.6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测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无线红外点温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装设有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支架、用于将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调理为数字量信号的信号调理电路以及可将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传来的数字量信号送出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号调理电路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无线红外点温计,通过支架支起壳体,并在壳体中集成红外温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完全避免工作人员与被测者接触,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较大的公共场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851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829363.X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库性能评估方法,包括:运行预定数控加工程序,所述预定数控加工程序包含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指示刀库的单次换刀过程;获取在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时的机床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机床数据,确定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所指示的单次换刀过程的一项或多项性能特征;根据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所指示的单次换刀过程的一项或多项性能特征确定刀库的一项或多项总体性能;以及基于预定性能标准来评估刀库的一项或多项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4278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98049.0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刀具寿命预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刀具剩余寿命实时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实时采集数控机床加工时的传感器信号,并进行信号预处理;通过预处理后的信号数据判断加工工况,根据加工工况的不同将加工过程划分为工作子区间;对每个工作子区间对刀具产生的损伤进行累加得到刀具累加损伤指数;以刀具累加损伤指数实现对刀具在目标工况下剩余寿命的实时预测。本发明不需要额外的搭建实验平台,不需要拆装刀具,不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加工,可实现数控机床刀具寿命的实时预测,具有预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8516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829363.X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库性能评估方法,包括:运行预定数控加工程序,所述预定数控加工程序包含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指示刀库的单次换刀过程;获取在执行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时的机床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机床数据,确定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所指示的单次换刀过程的一项或多项性能特征;根据所述一条或多条换刀指令中的每条换刀指令所指示的单次换刀过程的一项或多项性能特征确定刀库的一项或多项总体性能;以及基于预定性能标准来评估刀库的一项或多项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90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905907.1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湖北文理学院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全行程空间误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机床各轴行程及各轴测量数据点的要求确定测量间距ΔL,根据ΔL确定机床空间测量点数,并规划测量路径;(2)安装机床各部件并进行对光,然后将机床运行到X、Y、Z轴坐标0处;(3)根据规划的测量路径以线、面、空间的测量顺序测量机床全行程空间内所有面上点的误差:(4)根据机床全行程空间内已测量点的误差求解机床全行程空间任意位置点的误差。本发明通过仪器一次安装对光就可以实现机床全行程空间误差的测量,测量快速,将误差值应用于数控系统进行实时补偿,具有运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954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21237.3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08 , B23Q3/1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机床刀库的性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a)输入预设参数生成加工指令;(b)数控系统采集机床总数据;(c)采用指令域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刀库性能指标;(d)将刀库性能指标与预设性能标准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的评估结果存储和显示。本发明直接通过数控系统采集数据,无需额外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硬件设备,不影响正常加工,实现了数控机床指令序列的深层挖掘和利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提高了刀库的可靠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80858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171796.1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
IPC: G05B19/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健康状态快速检查方法。该方法利用华中HNC‑8型数控系统,预先在机床中需检查的各部位置入传感器,然后在示波器采样界面,配置采样通道信息;在数控系统诊断界子界面,配置健康检查参数;然后选择加工程序,按下循环启动开始后进行在线采样,系统利用信号分析方法获取采样信息的特征值;最后与标准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对机床健康评估,并图形化显示。本发明使用的外部传感器信号,通过数控系统接口直接传递到数控系统内部,实现了在线采集和分析,改变了传统外部测量、离线建模分析的式,提高了数控机床健康检查的效率、实用性和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