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28093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51316.4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种子中介法制备具有海胆状结构的稳定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加热柠檬酸钠和HAuCl4溶液还原得到球形金种子,然后在生长溶液中,通过调节反应试剂的投料比,调控所制得的粒子的尺寸和形貌,粒径可以在55~200nm范围可控调节。各向异性粒子的生长一般是由动力学控制,热力学不稳定,这就阻碍了纳米粒子的近一步应用,我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稳定性,可在生长溶液中存放10多天而不会产生形貌的改变,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粒子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1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88472.0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纳米微粒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纳米微粒为结构基元、微乳液液滴为模板制备二元纳米簇,并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制备以二元纳米簇为核、聚合物为壳的复合纳米簇的新方法。包括纳米微粒合成、纳米簇制备、表面引发聚合等三个步骤。油溶性纳米微粒可以通过两相法、相转移法、高温热解法合成,纳米簇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用量以及纳米微粒浓度来调控。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双功能纳米簇,并与聚合物复合的新方法,实现了多种纳米微粒功能的集成和优化,与聚合物复合后不仅能提高纳米簇的稳定性,也引入了聚合物的特殊性能,从而得到纳微米尺度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在生物、催化、传感、光电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5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86447.3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室温条件下“一锅法”制备高质量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新方法,该方法只需按化学计量比将各种反应物直接混合,经室温短时间放置即可得到不同荧光颜色的纳米晶,并且纳米晶存在生长平台,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荧光颜色不变。在制备中所用原料为镉盐,离子型碲源和/或离子型硒源,巯基小分子,硼氢化钠,氨类化合物,其摩尔比可在1∶0.1~0.8∶1.5~2.4∶1.32~132.3∶5000~120000范围内任意调节。本发明采用反应原料直接混合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预期荧光发射波长的纳米晶,并且可以较长时间保持荧光颜色稳定,显著降低了制备成本,适合纳米晶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07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40887.5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L75/04 , C08L51/08 , C08L33/26 , C08K9/04 , C08K3/30 , C08G18/67 , C08G18/38 , C08F220/28 , C08F220/56 , C08F290/06 , C09C1/04 , C09C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折射率体相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族半导体纳米粒子与高折射率聚合物复合后制备透明高折射率纳米复合光学体相材料的方法。包括合成表面修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在高折射率聚合物单体中的分散及本体聚合三个步骤。在表面修饰剂的存在下,金属盐在有机极性溶剂中与硫源反应合成表面修饰的纳米粒子,再将纳米粒子超声分散在包括含硫的高折射率化合物在内的聚合单体中,最后通过热聚合方法制备出透明高折射率高纳米相聚合物体相光学材料。这种复合体相光学材料可表现出高折射率、高透明性,良好的热稳定性,优秀的机械性能在构造显示器件、光学器件及光学镜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2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67031.8
申请日:2009-06-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簇为核,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微球的方法,包括纳米粒子的制备、纳米簇的制备、核壳微球的制备等三个步骤。有机相的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两相法、相转移法、高温热分解法制取;纳米簇通过油滴为模板法制备;聚合物壳层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微球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来调控;聚合物壳层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浓度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将纳米簇与聚合物相结合的新方法,制备出的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簇核壳微球不仅提高了纳米簇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也引进了新的化学功能,实现了纳米簇与聚合物功能的集成,从而为生物标记、药物检测、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稳定性好、多功能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1754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37928.6
申请日:2010-04-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硫化锌纳米粒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方晶型硫化锌纳米粒子以及应用该纳米粒子制备的纳米复合光学材料薄膜。其是将锌源和硫源加入到多元醇中,再加入多醇胺,通过加热回流或者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得到硫化锌纳米粒子的透明分散溶液。经过处理得到硫化锌纳米粒子的粉末,在超声条件下重新分散到多元醇中,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后,再加入二元异氰酸酯,得到的透明溶液旋涂到光学器件基底上,再放入烘箱中于50℃~150℃温度下干燥,即制备得到聚氨酯/硫化锌纳米复合光学材料薄膜。这种复合光学材料薄膜可表现出荧光、高折射率中的一种或两种光学性能,在光学、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587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3598.1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板发光器件领域,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平板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的方法。具体涉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片表面直接刻蚀制备纳米锥阵列提高平板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纳米锥阵列十分优异的宽波段减反射、增透性能,实现了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提高1.4倍。同时,对于在角度达到70度的时候,两种器件发光强度比值达到了6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60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30673.0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8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即将反应物加入到液体石蜡中通过加热制备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在制备中所用原料为金属源(锌源、镉源、铜源、锰源)、硒源或硫源、脂肪族羧酸配体和液体石蜡;三种类型的原料的摩尔比率为1∶0.25~0.75∶2。通过在选定的生长温度下生长不同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尺寸、形貌的油溶性半导体纳米晶。本发明采用“一锅法”,在合成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注射前躯体的实验步骤,因此实验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同时本发明选用液体石蜡作为反应溶剂,由于液体石蜡价格便宜且绿色环保,因此这种方法有效的降低了试验成本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很适合于纳米晶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64948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67511.4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加入氨类化合物制备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由巯基小分子作稳定剂制备水溶性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前驱体、纳米晶前驱体加入简单氨类化合物在加热或室温放置的条件下生长,从而快速有效的制备出水相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水溶性II-VI族纳米晶前驱体溶液合成阶段所用原料为镉盐、锌盐、汞盐、离子型碲源、离子型硒源、离子型硫源和巯基小分子。纳米晶前驱体溶液加入氨类化合物后在加热或室温避光放置的条件下生长,不同的生长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半导体纳米晶。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低能耗的制备出澄清、透明、发光效率较高的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45931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051710.1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S3/0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中有源光放大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铒/镱稀土离子的聚合物材料,这种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制备有机光波导放大器。本发明利用有机配体与聚合物良好的相容性,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将稀土离子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基质中,既防止稀土发生聚集导致荧光自淬灭,又提高了稀土金属的含量,得到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光学性质优良的特点。包括制备有聚合活性的稀土铒/镱有机配合物,通过溶液聚合方式制备聚合物材料,及聚合物材料的折射率调节等三个步骤。该聚合物材料可完全满足掺铒有机波导放大器制作工艺的要求,采用该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铒/镱光波导放大器可与任何损耗器件集成,对于突破有机光波导聚合物材料吸收损耗较大的瓶颈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