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及能量扩展变换的信号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182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21613.8

    申请日:2013-09-16

    Abstract: 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及能量扩展变换的信号调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抗干扰和保密通信领域的信号调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当采用多参数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变参数混合载波信号时,信号拦截方采用WFRFT解调且变换阶数追踪较准确时抗截获效果差的问题。一、构造能量扩展变换矩阵;二、发送端通过多级串联的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和伪随机交织过程;三、被调制序列x经过信道抵消技术(如信道均衡、信道编译码技术等)处理后得到待解调信号y,信号接收端对待解调信号y做能量扩展反变换实现解调过程恢复源信息序列的估计值本发明应用于保密通信领域。

    一种混合载波CDMA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275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057472.7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一种混合载波CDMA传输系统中的传输方法,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多载波系统的峰均比较高的问题,并提高了在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系统误码性能。本发明在发送端,采用CDMA技术在某一阶分数傅立叶变换域上对数据进行序列扩展,将扩展后的数据变换到时域进行传输。在接收端,根据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可逆性,将数据再次变换到分数傅立叶变换域上解序列扩展得到输出数据。本发明适于混合载波信号传输。

    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码序列之间干扰及码序列复用的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0418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10136938.0

    申请日:2008-08-15

    Abstract: 码分多址系统中降低码序列之间干扰及码序列复用的传输方法。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CDMA系统中码序列之间干扰,及码序列不足的问题,其步骤如下: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数字调制、PN源扩频后送给正变换模块,正变换模块在参数α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经过数字载波调制后的数据再经上变频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后的数据送往反变换模块,在反变换模块中进行解调、解扩和参数-α控制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得到扩频后的CDMA信号,接着经过数字解调工作向外输出。通过本方法以降低CDMA用户间的干扰和提高系统的容量,在不占用额外频谱、时间和码资源的条件下实现对CDMA系统码序列的优化和复用。

    基于多参数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加密和解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561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36939.5

    申请日:2008-08-15

    Abstract: 基于多参数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加密和解密方法,涉及到通信技术领域。它能够打乱原基带信号的星座分布,使得非通信目的者难于截获和检测通信信号。它的方法是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动态加密参数α和动态加密矢量MV、NV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数字载波调制进行加密,然后经D/A转换及上变频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首先进行数字载波相干解调,再经过动态解密参数-α和动态解密矢量MV、NV控制的四项加权类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接收数据得到解密,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本发明适用于现有通信领域中的保密通信设备中。

    连续浮雕阳模的止挡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7016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06856.6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连续浮雕阳模的止挡栅结构属于微光学元件加工技术;在阳模的连续浮雕结构的周边外围设有止挡栅结构,止挡栅结构下端面低于连续浮雕结构下端面,可用于承载作用于压模的总压力,并以栅形设计减小结构下方抗蚀剂所需横向流动的距离,克服了连续浮雕阳模的尖锐顶部结构在压印中易受损伤的问题,并保持了阳模的良好填充效果。

    分数傅立叶域和频域联合跳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2249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64381.4

    申请日:2008-04-25

    Abstract: 分数傅立叶域和频域联合跳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跳频技术,它解决了传统跳频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不高的缺点。在信号发送端由信号源获得两路二进制数字信号,将其中一路调制为分数域跳频信号,另一路调制为传统载波跳频信号,将上述两路信号相加获得混和跳频信号。在接收端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分数域解跳,另一路解调电路先从接收信号中滤出分数域跳频信号然后进行频域解跳,再解调获得频域解跳信号,最后将获得的分数域解跳信号和解调信号通过并/串转换得到用户信号。这种联合跳频方式在同样的频带范围内实现了两路数据的传输,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

    频域直接序列扩频与分数傅立叶域切普信号扩频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256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4312.3

    申请日:2008-04-16

    Abstract: 频域直接序列扩频与分数傅立叶域切普信号扩频传输方法,它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混合扩展频谱技术,解决了接收机中干扰信号对单一扩频系统的影响及单频正弦干扰在传统傅立叶变换后产生的最佳能量聚集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有较大干扰的问题。发射过程二进制信息码源通过串并转换器分为两路并分别进行调制相加后得到发送信号s(t)。接收过程将接收的信号依次通过射频滤波器、采样器和p阶分数傅立叶变换器后得到分数域信号rp(u)。一路解调过程rp(u)通过多阶分数傅立叶域滤波器和变换器、直接扩频序列发生器、载波信号生成器和滤波器,得到用户解调信息r1(t);另一路解调过程rp(u)通过峰值位置判决器,得到用户解调信息r2(t),r1(t)和r2(t)通过串并转换器得到解调信息r(t)。

    一种基于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保密和解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2326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63871.2

    申请日:2008-0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通信保密和解密方法,本发明涉及通信的保密和解密方法。它打乱原基带信号星座分布,使得非通信目的者难于截获和检测通信信号。在发射机端,数据源经过基带调制后送给加密模块,加密模块在动态加密参数α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经过数字载波调制后的加密数据再经D/A转换及上变频后送入信道传送;在接收机端,经过下变频和A/D采样后的数据送往解密模块,在解密模块中首先进行数字载波相干解调,接着再经过动态解密参数-α控制的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之后,接收数据得到解密,然后进行基带解调工作。

    一种基于插零和补零的灵活谱效chirp多载波信号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55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82651.7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插零和补零的灵活谱效chirp多载波信号生成方法,它属于chirp多载波信号生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非正交chirp多载波复用技术的频谱效率受到限制,以及现有非正交chirp多载波复用系统结构的适用性、通用性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的收发两端在进行第一次相位旋转后添加了插零和补零的操作,通过控制插零和补零的数量可以调整DFT和IDFT的点数,以调节chirp多载波复用系统中的带宽压缩因子,进而提供灵活可变的频谱效率,解决了chirp多载波信号生成过程中由于操作点数必须为整数且为2的幂次导致的频谱效率范围受限的问题,进一步扩展了chirp多载波复用系统的结构适用范围,更具有通用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chirp多载波信号生成。

    一种基于子载波间隔压缩的非正交chirp多载波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15872.X

    申请日:2024-06-04

    Inventor: 梅林 李炜 杜兆鹏

    Abstract: 一种基于子载波间隔压缩的非正交chirp多载波传输方法,它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现有SEFDM系统存在子载波间干扰导致误码率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建立了基于DFT和相位旋转的SECDM系统,通过减小正交chirp分复用信号中的chirp子载波间隔,将正交chirp分复用系统中子载波间的距离进一步压缩,从而达到提升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本发明的SECDM系统以chirp载波代替正余弦载波,沿袭了chirp子载波的特性,可以在相同频谱效率的情况下降低ICI的影响,因此,相比于SEFDM系统具有更优越的误码率性能表现。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